3月18日,弘景光電在深交所創業板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了2025年開年首家成功上市的智慧汽車供應鏈企業。
弘景光電作為一家專業從事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已深耕行業十多年,目前其產品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智慧汽車汽車及新興消費兩大領域,其中車載光學鏡頭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座艙和智慧駕駛系統。
在過去的幾年中,弘景光電抓住車載光學鏡頭和新興消費電子市場的巨大增長機會,業績實現了一輪高速增長。
資料顯示,從2021到2023年,弘景光電的營收從2.52億元持續增長至7.73億元,年複合增速達75.24%;淨利潤從1525.81萬元增長至1.16億元,年複合增速達176.24%;2024 年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再次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
這其中,弘景光電的智慧汽車板塊作為核心支柱業務之一,為其業績增長做出重要貢獻。
根據TSR研究報告,弘景光電在2022年全球車載光學鏡頭市場的佔有率為3.70%,位居全球第六。其中在車載成像類光學鏡頭領域,公司市場佔有率為 3.10%,全球排名第七;在車載成像類和成像+感知類光學鏡頭領域,公司市場佔有率為3.70%,全球排名第五。
而根據弘景光電的規劃,未來公司還將進一步聚焦智慧汽車和新興消費電子兩大支柱產業。
當前,智慧汽車行業包括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正式進入大規模普及週期,全面引爆視覺感知紅利風口,對弘景光電來說,無論是成功上市、還是全力入場智慧汽車領域,都可以說是正當其時。
而其智慧汽車業務板塊的所體現出來的高成長性,也為弘景光電劃出了一道清晰的業績增長曲線。
視覺感知紅利爆發,車載業務將持續受益
2025年開年,一場由各大頭部車企引發的高階智駕普及趨勢,將讓車載鏡頭和模組市場大幅受益。
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1-12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含免費選裝促銷)NOA交付197.47萬輛,同比增長162.31%。上車方案基本上都是採用多攝像頭模組+域控制器架構,其中,10V、11V配置佔據主流。
資料顯示,2024年ADAS攝像頭(含一體機,不含艙內)前裝標配搭載7615.34萬顆(單車搭載3.32顆),同比增長39.20%;其中,7V及以上方案貢獻佔比已經接近40%,成為了主流的攝像頭配置方案。
在當前高階智駕方案中,7V-10V方案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單車搭載量的上升,也在快速拉動車載攝像頭裝配量的急劇增長。
根據比亞迪一家2025年500萬輛的銷量目標估算,僅比亞迪一家車企的車載攝像頭需求量可能就會超過5000萬顆。
而在艙內感知方面,DMS/OMS等方案也在加速大規模上車,進一步推動車載光學鏡頭和攝像頭市場的需求爆發。
作為智慧汽車車載光學鏡頭的資深供應商,弘景光電早在2016年開始便陸續開發了運用於 ADAS,AVM,CMS及智慧座艙等細分應用場景的車載鏡頭,並與汽車 Tier 1 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2020年以來,弘景光電成功抓住智慧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機會,相繼自研開發了多款車載鏡頭產品,在車載市場快速嶄露頭角,併成為了其業績增長的重要支撐。
資料顯示,弘景光電已經面向智慧汽車領域構建了完善的產品陣營,覆蓋智慧智艙、智慧駕駛的各型別光學鏡頭系列產品,包括800 萬畫素前視和300萬畫素側視等不同角度的ADAS鏡頭,另外還包括250萬畫素超薄型OMS鏡頭、300 萬畫素360環視鏡頭、200 萬畫素 DMS 鏡頭、以及300 萬畫素 CMS 加熱 除霜去霧攝像模組等多型別產品,上述產品均實現了規模化量產落地。
在弘景光電的客戶名單中,包括奇瑞、長安,比亞迪、小鵬、蔚來、長城、智己、戴姆勒-賓士、日產等眾多中外知名車企。
接下來,伴隨著各大頭部主機廠的量產專案的規模釋放,將進一步拉動弘景光電的智慧汽車業務快速增長。
更重要的是,面向接下來的汽車智慧化普及風口,弘景光電已經做好了全線準備。
全面備戰智駕普及,綜合競爭實力凸顯
在汽車智駕普及週期下,車載光學鏡頭和模組市場均將進入量價齊升的階段。但同時,市場的競爭形態也將更加複雜。
首先來看,智慧汽車ADAS攝像頭已經進入技術和效能正在迭代升級週期,朝著高解析度、大視場角、大光圈、小型化、高穩定性等方面進化。
例如,高階智駕方案的大規模落地,推動8MP畫素攝像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各大供應商也紛紛競逐更高畫素產品,以持續提升車載攝像頭的價值量。
具體到效能方面,車輛前視、後視、側視等各方位鏡頭的規格引數也在不斷升級,同時車載光學鏡頭的焦距、光圈、畸變、解析度等光學指標和溫漂、防水、抗震等耐候性指標均在向更高要求發展。
此外,由於高階智駕方案對環境感知的要求變得更加嚴苛,車載鏡頭產品對防塵防水、抗震、弱光夜視等功能需求進一步提高,並且帶動了攝像頭自清潔、自加熱等功能需求。
這也意味著車載市場的准入門檻還在快速提升,這首先對供應商們的核心技術實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弘景光電在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設計與精密製造領域已取得境內專利 270項,其中發明專利 116項,實用新型專利 154 項;取得 PCT 專利 3 項,包括帶自動加熱功能的攝像模組設計技術以及相關專利、超高畫質攝像模組設計和生產技術、疲勞駕駛監控光學系統及其應用的攝像模組設計技術、高畫質廣角日夜共焦光學系統設計技術、全景雙攝鏡頭光學系統及模組設計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
基於上述核心技術優勢,弘景光電在車載產品效能升級與量產應用方面也保持領先水平。
例如, 弘景光電生產的 800 萬畫素 ADAS 車載鏡頭是國內較早實現定點和量產的產品,截至目前已經在多家頭部主機廠車型中實現規模應用;另外其自研自產帶自動加熱功能的CMS 鏡頭是首批獲得中汽研認證的產品。
據瞭解,基於弘景光電自動加熱功能攝像模組設計技術的車載攝像頭可實現在-20℃的環境下 120 秒內快速去除冰霜的效果,即便是在極度惡劣天氣環境下依舊很好的保障視覺感知效果的穩定可靠性。目前該項技術已處於批次生產階段,並進入知名汽車廠商的專案。未來弘景光電會推出自加熱和自清潔雙功能的車外用鏡頭。
另外,弘景光電基於大光圈 、小口徑、高畫素車載鏡頭設計技術,使得攝像頭模組低照度下成像效能優異的情況下,實現了清晰明亮前埠徑的小型化同時,還能實現降本增效。
市場層面來看,隨著高階智駕繼續向更低價位車型普及,這對無疑對上游感知感測器市場也帶來新的成本壓力,對車載鏡頭供應商們來說,在技術與效能領先的同時,實現更高的質價比優勢才是站穩智慧化下半場的核心優勢。
除了以上,高工智慧汽車從行業中瞭解到,目前下游客戶在選擇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廠商時的要求也會同步提升,核心考量因素除了供應商提供的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產品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產品量產成熟度之外,成本競爭力,穩妥的供貨能力、服務水平等也成為了關鍵要素。
這意味著,智慧化下半場競爭實際上是對供應商們的一場綜合實力的考量。
弘景光電具有十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業量產經驗,目前在光件零部件領域已經實現了100%的自給自造,而這無疑會大幅降低成本,實現極高的質價比優勢。
另外據瞭解,針對高階智駕普及的需求,弘景光電設計完成了包括全玻璃、玻璃+塑膠構件的高性價比和高質價比產品方案組合,為各大Tier1和OEM提供多元化的可選方案。
此外據介紹,其也是行業內首家實現了全自動生產線的供應商,目前該公司已配備國內外先進的生產線裝置和檢測裝置,並透過構建真空鍍膜機、塑膠非球面成型機、玻璃非球面精密模壓機、調芯機、AA 調焦機等精密裝置,大幅提升的生產工藝的穩定可靠性,基於精密生產工藝,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也保證了量產交付。
產能方面,弘景光電在中山、湖北多地均建成了生產基地,形成了多據點交付能力。而根據弘景光電募資專案計劃,還將進一步擴建光學鏡頭及模組產能,屆時還將新增年產逾3500 萬顆精密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的產能。
綜合來看,車載光學鏡頭市場的護城河已經進一步加深,弘景光電這類已經在核心技術、產品部署、客戶積累、量產規模以及產能部署等方面形成了完整戰略部署的本土供應商,必將會成為智慧汽車感知賽道的主力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