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鳥,在澳門購物中心建了一座「懸崖庇護所」 2025-04-29 20:12 愛範兒 把山野裝進 生活的褶皺 當考古學家在阿爾卑斯山海拔 3094 米的融冰層下,發現一座沉睡百年的懸崖小屋(Cliff House)時,人類與自然的羈絆被重新校準了刻度。 這種挑戰地心引力的建築形態,源自人類對垂直疆域的原始衝動——19 世紀中葉,阿爾卑斯的登山者用岩石、混凝土或木材在懸崖褶皺處構築庇護所,為一代代冒險者提供住宿、補給和救援。 一個多世紀後,這些融于山野的懸崖小屋,成為全球頂級戶外品牌的靈感圖騰。今年 1 月,ARC'TERYX 始祖鳥在威尼斯人購物中心揭幕了澳門首家 4.0 設計新店,以一座佔地 4000 平方英尺的「懸崖庇護所」,把海岸山脈的巖壁延伸至都市。 當高山基因墜入賭城霓虹,戶外精神如何在消費主義浪潮中保持呼吸? 巖系美學的「肌肉記憶」,把高山基因注入都市生活 以威尼斯水城為藍本打造的娛樂綜合體裡,品牌旗艦店的敘事向來充滿著戲劇張力。 ARC'TERYX 始祖鳥選址於購物中心三層核心動線交匯處,店鋪入口處高達 6 米的宇宙黑花崗岩牆面,自帶一種「向上攀登」的儀式感。 當手掌撫過粗糲的巖壁時,觸覺神經會啟用大腦對懸崖庇護所的本能記憶,正如登山者觸控巖釘凹痕就能讀取前人的攀登路線。 這種源自泰山岩群的岩石,以獨特的水墨狀紋理和粗獷的質感,再現了懸崖峭壁的巍峨凌厲,與 ARC'TERYX 始祖鳥發源地的溫哥華海岸山脈遙相呼應,更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 HMN1880 始祖鳥化石出土的岩石標本。 店鋪內部延續了巖壁主題,花崗岩與原木的組合,彷彿傳遞著一種聲音: 我們追逐的從來不是逃離城市,而是把山野裝進生活的每個褶皺。 在地文化的解構實驗 空間佈局上,設計師以高山層巒為藍本,透過高低錯落的展示架構建視覺等高線。店鋪利用不同高度的展示架和陳列,將銷售區、休息區和 VIP 區等功能區域自然地分隔開來。 其中 VIP 區牆面鋪設的葡式花磚的運用堪稱空間設計的點睛之筆。這種源自葡萄牙殖民時期的建築元素,以馬賽克拼貼工藝和鮮豔的藍白配色聞名,是澳門歷史與文化交融的象徵。 為了與店內的花崗岩、原木元素融合,ARC'TERYX 始祖鳥並沒有照搬鮮豔藍白的配色,而是在保留葡式花磚的工藝上,將其設計成岩石風格的磚塊,形成粗獷與細膩並存的視覺張力。 設計的魅力不是單純的好看,更在於透過與當地人文、環境的碰撞融合,給當地的居民帶來一些全新的體驗。而真正的在地性也不是符號堆砌,而是讓歷史遺產生長出現代敘事的新年輪。 葡式花磚的引入,本質是 ARC'TERYX 始祖鳥可持續設計理念的延伸——透過挖掘本土建築智慧,將歷史遺產轉化為現代商業空間的敘事語言。 將自然轉化為使用者溝通介面 作為實體產品的延伸,線下零售店早已超越單純的交易場所屬性,它們如同城市肌理中的神經元,持續進行著城市、社群與消費者之間的隱性對話。 當遊客從人造運河的夢幻中抽離,推開這扇花崗岩大門時,撲面而來的是崇山峻嶺的戶外氣息,貨架上陳列的 Alpha SV 硬殼衝鋒衣在 LED 冰川造景中泛著寒光,與娛樂場的金碧輝煌形成巨大反差。 在威尼斯年均千萬遊客中,既有追求打卡體驗的觀光客,也不乏尋找獨特消費場景的高淨值人群。ARC'TERYX 始祖鳥的「懸崖庇護所」恰如其分地填補了戶外美學在奢華消費場的空白。 建築師安藤忠雄所說: 最好的建築是能讓人感受到自然存在的建築。 從上海 AAC 力寶廣場店的都市營地出發,到 ARC'TERYX 始祖鳥博物館,再到 Cliff House系列的懸崖庇護所,ARC'TERYX 始祖鳥店鋪設計,猶如一場精心規劃的登山遠征,在城市峽谷中構築起通往戶外的精神棧道。 它們不復制山的形態,而是將自然轉化為可感知的存在。或許,真正的庇護所或許不在海拔數字裡,而在每個觸控巖壁的瞬間——就像百年前阿爾卑斯登山者打下的鉚釘,至今仍在傳遞著溫度。 地址:澳門路凼望德聖母灣大馬路鴻日街威尼斯人購物中心 3 樓 607 號鋪 營業時間:早上 10:00 至晚上 10:00 (星期一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