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家烤肉博物館即將開幕|3分鐘文化資訊

🍄🖼️
姆明80歲生日
為慶祝姆明(Moomin)誕生80週年,芬蘭赫爾辛基藝術博物館於2024年10月25日起舉辦紀念藝術家和作家託芙·楊松(Tove Jansson)的展覽“Tove Jansson: Paradise”,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4月6日。
姆明的故事始於1945年,託芙·楊松寫下了她的第一部姆明小說《姆明與大洪水》。楊松曾在斯德哥爾摩和巴黎學習藝術,除了作為兒童讀物插畫家和作家的工作之外,她在芬蘭各地創作大型壁畫,併為其他作家的書籍繪製了插圖,包括 JRR·托爾金的《霍位元人》和劉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等。
這場展覽不僅展示了託芙·楊松的公共壁畫和委託作品,還能看到超過180件藝術作品,以及以前未曾公開的素描和炭筆畫。

展覽的一個亮點是楊松為赫爾辛基奧羅拉醫院新兒童病房大樓的樓梯和手術室創作的壁畫。這些壁畫的目的是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在醫院能獲得一些放鬆的時光。
此外,位於芬蘭坦佩雷市的姆明博物館(Moomin Museum)也在2024年9月21日重新開放。
✈️🧑‍✈️🐱
一隻在30,000英尺高空
被收養的小貓
今年10月初,颶風米爾頓和颶風海倫在美國登陸,帶來了強風、暴雨以及高達10到15英尺的風暴潮,造成了嚴重破壞。
10月12日,美國西南航空與非營利組織Lucky Dog Animal Rescue及慈善組織Greater Good Charities合作,用一架航班將145只貓狗從田納西州和佛羅里達州的收容所運送至威斯康星州。這趟航班的機長馬修·普雷比什在飛機上收養了一隻被運送的小貓,名叫艾弗裡(Avery)

圖片來自西南航空
此次運輸是為了幫助收容所騰出空間,以應對因颶風受傷或無家可歸動物的湧入。根據西南航空的訊息,這些動物最初在上個月從佛羅里達州轉移到南卡羅來納州,但在颶風“海倫”摧毀了該州後,不得不再次轉移到威斯康星州。

圖片來自西南航空

圖片來自西南航空
“在這次特別的飛行中,我們本沒有打算在飛行過程中收養動物,但有些事情彷彿是命中註定的,”Lucky Dog創始人兼執行長Mirah Horowitz說,“馬修機長與小貓艾弗裡之間產生的聯絡真的非常特別。”
🍖🧂🔥
世界上第一家烤肉博物館
即將開幕
明年春天,烤肉博物館(Museum of Barbecue)計劃在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開幕,這將成為全球首個專門展示烤肉文化的博物館。

堪薩斯城以其豐富的燒烤文化而聞名,這裡的風味受到南方和中西部影響,隨著移民的到來,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特色。目前,這裡有超過100家燒烤餐廳。
該博物館由美食作家喬納森·本德(Jonathan Bender)與擁有自己餐飲品牌的廚師亞歷克斯·波普(Alex Pope)共同創立。屆時,遊客可以在這裡瞭解燒烤的各個步驟,包括肉類的選擇、醃製時的調味料、香料、醬汁、木材、火焰以及煙燻的技巧,並學習如何將這些基本元素轉化為美味的烤肉。
博物館開幕前的展廳模型
博物館將從美式燒烤的四個主要區域進行展示:卡羅來納州、德克薩斯州、孟菲斯和堪薩斯城,讓人們瞭解每個地區的獨特風味。
🔸🔶
在金字塔下舉辦一場藝術展
Forever Is Now是一個在埃及吉薩金字塔群(Pyramids of Giza)舉辦的大型國際當代藝術展覽,於2021年首次亮相,由埃及藝術平臺Art D'Égypte組織,吸引了全球範圍內的藝術家參與。這一展覽會將當代藝術作品置於古老的吉薩金字塔群背景下,變成一個慶祝當代藝術和跨文化合作的露天博物館。
第四屆Forever Is Now展覽將於2024年10月24日至11月16日舉行,有12位藝術家參與。本屆展覽的主題鼓勵觀眾作為現代考古學家,利用創意發掘日常生活中的隱含意義。此次展覽中的藝術家包括:來自英國的Chris Levine、韓國的Ik-Joong Kang、法國的Jean-Marie Appriou、和埃及的Khaled Zaki等人。此次展覽還引入了兩個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平行專案。
往年作品。
法國當代藝術家JR曾於2021年在Forever Is Now上帶來一個名為《來自吉薩的問候》的作品,這是一個由網狀和鋼結構製成的錯視畫,JR使用了變形技術,讓金字塔在視覺上消失。
錯視畫,來自吉薩的問候,2021 年 10 月 22 日,16 小時 46 分,埃及吉薩,2021 年
2022年,JR再次帶來作品:路人被邀請進入一個獨特的金字塔形照相亭,在那裡他們可以拍攝肖像。每幅肖像都變成了一張比真人更大的黑白海報,印在近 5 米高的空中。領取海報後,參與者可以將他們的影像貼上到展位外的三個廣告牌之一上。他們的肖像以古老的金字塔為背景,使參與者成為金字塔悠久歷史的共同創造者、合作者和主角。
2022 年,埃及吉薩 Forever Is Now II 的 Inside Out Photobooth 裝置。©  Hesham Alsaifi.

參與者在 Forever Is Now II 欣賞肖像,吉薩,埃及,2022 年。© Justin Weiler.

🚇
一條地鐵線路
可以把城市開放給所有人
今年10月,倫敦的伊麗莎白線(Elizabeth Line)被評為2024年皇家英國建築師協會斯特林獎(2024 RIBA Stirling prize)的英國最佳建築獎得主。
伊麗莎白線擁有整個倫敦地鐵上最長的站臺、最大的隧道和最快的火車,建設投資高達190億英鎊,並於2022年5月正式投入運營。
這條線路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名字命名,旨在連線倫敦及周邊地區,它從西部的希思羅機場延伸至東部的肖爾迪奇(Shenfield)和阿賓頓(Abbey Wood),全長約118公里,沿途設有41個車站。
伊麗莎白線的地鐵站採用了流線型的現代建築風格;所有站點都注重無障礙設計;在建築材料的選擇上,伊麗莎白線注重使用可持續和環保的材料,穿孔面板有助於減少噪音,並營造平靜的氛圍。

RIBA總裁、斯特林獎評審團主席Muyiwa Oki說:“它改寫了無障礙公共交通的規則,併為市政基礎設施設定了大膽的新標準,向所有人開放了地鐵線路,進而把倫敦開放給所有人。”
🏜️
去宜興,看山製陶
10月19日,UCCA陶瓷博物館在江蘇宜興正式開館。
圖片©︎ Eiichi Kano
該建築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及其設計團隊設計,靈感來源於宜興附近的蜀山,蘇東坡曾對此山頗為喜愛。
圖片©︎ Eiichi Kano
博物館的外立面是與當地工匠合作製作的,其表面保留了不平整的形態,因釉料創造出色彩的漸變會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設計手法形成了豐富多樣的紋理和視覺效果,讓參觀者能夠以有形的方式體驗陶器的“溫度”。
建築師表示:“陶瓷板的溫暖如同中國茶具,粘土顆粒的質地略顯粗糙,體現了這座傳承了千年歷史的陶城的文化。”

圖片©︎ Tian Fangfang
宜興市因其豐富的陶器傳統,尤其是紫陶而聞名,被譽為“陶器之城”,擁有悠久的陶瓷生產歷史,而陶瓷博物館的所在地,過去也是一家陶瓷廠。
🪩🪩🪩
漂浮在中目黑的運河上”
法國藝術家文森特·勒魯瓦(Vincent Leroy)在日本東京中目黑運河安裝了他的最新作品《漂浮的球體》(Floating Orbs)
這個移動裝置由碳棒、3D 列印元件和鏡面球體組成,能夠在水面上旋轉,並對空氣的運動作出微妙反應。這些球體能捕捉並扭曲周圍環境,產生白天和黑夜不斷變化的反射。當它們在運河上搖曳時形成一個永不停歇的轉動。
觀眾可以在運河的步道上從不同角度觀察裝置,感受球體與其倒影之間的互動。
文森特·勒魯瓦以其創新的動態雕塑和沉浸式裝置而聞名。他出生於諾曼底,受到農村環境的影響,培養了對日常材料的實驗和構建熱愛。他在巴黎的國立工業設計學校學習工業設計,開始創作引人注目的動態作品,並在多個畫廊和博物館中逐漸獲得關注。
👔
大阪關西世博會
日本館制服釋出
日本經濟產業省10月17日發表了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上“日本館”導覽工作人員穿的制服。

圖片©︎經濟產業省
這款制服以“身著日本美意識”為主題,設計師中田優也負責設計,採用不分性別的褲子款式,不使用釦子和拉鍊,採用帶狀腰帶以便根據體型自由調節尺寸。
制服的設計靈感源於日本傳統服飾,上衣和褲子為炭灰色,帽子、分趾襪和草履風的運動鞋等配飾則統一使用黑色,還有帶有日本館標誌的圍巾等13件服飾供自由搭配。
圖片©︎經濟產業省
圖片©︎經濟產業省
日本館的主題是“迴圈”,制服的部分面料採用了可再利用的材料。考慮到世博會結束後的回收利用,採用了源於植物的聚酯和以廢舊塑膠瓶為原料的纖維進行製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