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丹瑪爾倉庫劇院到西區的哈羅德品特劇院,2023年到2024年,連續兩年持續霸佔倫敦劇場聖誕跨年檔的《麥克白》終於要以影像的形式和大家見面了。這部戲首演就拿下英國《金融時報》《衛報》《電訊報》三大報的五星評論,不管是在丹瑪爾倉庫劇院的小劇場,還是西區的大場地,都是場場售罄,不斷重新整理哈羅德品特劇院的票房紀錄。



新現場過去曾經引進過5個版本的《麥克白》(!!!),不僅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莎士比亞環球劇院、英國國家劇院三大英國頂樑柱都聚齊了,還見證了各位英國導演、著名演員的大斗法,而如今男神大提提也加入了飾演麥克白的行列,不由得讓人感嘆麥克白果然是男星演技的試金石,而且大提提本身作為蘇格蘭本土特產,出演這位眾叛親離蘇格蘭國王是再適合不過。

這版《麥克白》是由近些年炙手可熱的英國戲劇導演Max Webster執導,他曾執導過美妙絕倫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同樣也創作出了英國國家劇院去年復排的王爾德經典喜劇作品《認真的重要性》,可謂閾值非常寬。

在這版《麥克白》裡,導演卻呈現成出一種極強的表現主義色彩,舞美、服裝設計簡約高冷,演員除了大提提和飾演麥克白夫人的Cush Jumbo之外,幾乎都飾演了不同角色,甚至一時讓人有點分不清。然而,這版製作卻在極致的聲音追求中實現了與觀眾最強有力的情感連結,為麥克白的故事和角色本身提供了最沉浸的情感氛圍。

《麥克白》的演出現場,每位觀眾的座椅上都有一副耳機,舞臺上所有的聲音元素都透過耳機傳遞到觀眾耳邊。本劇的聲音設計Gareth Fry已經獲得過兩次託尼獎和三次奧利弗獎,聲音設計作品涉及戲劇、展覽、影視等多個領域。在《麥克白》中,Gareth使用的是“假人頭“雙耳錄音技術(Binarual Recording),即模擬人的雙耳識別聲音的模式,透過耳機傳輸打造模擬的3D立體空間聽覺體驗。這種方式曾經在Simon McBurney的獨角戲The Encounter中被使用,Gareth也是憑藉該劇獲得了他的第二座託尼獎。

Simon McBurney的獨角戲The Encounter劇照
在《麥克白》中,這種聲場的設定很像將觀眾置於麥克白的腦中,站在舞臺中央接受來自四方的聲音訊號,包括枯木上的飛鳥聲、戰場的廝殺聲和麥克白夫人在耳邊的密語;有些場景,比如幾次暗殺,幾乎都發生在場下,觀眾甚至能聽到最後一絲呼吸的聲音。

然而聲音上最為出色的運用則是在女巫的出場。

對於《麥克白》這個故事來說,三位女巫的預言幾乎決定著故事的走向,而開篇的“麥克白會成為國王”與“班柯的子孫會成為國王”兩則矛盾的預言是麥克白無法改變的悲劇的種子,但麥克白只是最後才發現一切阻止悲劇發生的努力是多麼徒勞,感嘆“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幻影”。如此重要的三位女巫,在本版製作中並未出現,而是隻有聲音在空氣中搖曳,雖未顯形,卻入心入腦,心魔一般揮之不去。

同樣值得一提,還有本劇的音樂,混合著傳統蘇格蘭樂器和當代樂器與節奏,同時伴有蘇格蘭高地蓋爾語歌手空靈嘹亮的現場演繹,讓人一秒置身蘇格蘭,貢獻了極大的情感價值。

當然,在高畫質放映的版本中,觀眾不會得到一副耳機來感受這一切,而是透過5.1環繞立體聲的包圍來建立更廣闊的空間感。這版《麥克白》在錄製時也與一般現場錄製有一定區別,特意在幾段麥克白獨白時,讓演員直面鏡頭,這恰恰和大提提上一部NTLive作品《好人赫德》一樣,每每如此,一股寒氣湧上心頭,與聲音已經打造的沉浸感相得益彰

《麥克白》的故事已經講了太多遍,然而在這版對麥克白心聲的處理中,邪惡、暴虐背後那一聲對悲劇宿命的無奈嘆息聲彷彿聽得更清了!
《麥克白》三月排期
3月15日 14:30 江蘇大劇院
3月15日 19:00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曹禺劇場
3月15日 19:30 陝西開元大劇院
3月16日 14:30 峨影1958電影城
3月16日 19:00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曹禺劇場
3月16日 19:00 中國電影資料館
3月22日 14:30 北京中間劇場
3月22日 14:30/19:30 廣州蓓蕾劇院
3月22日 19:30 小莎翁戲劇藝術空間
3月29日 14:30 CHAO藝術中心
3月29日 14:30 江蘇大劇院
3月29日 14:30 小莎翁戲劇藝術空間
3月29日 18:00 新疆人民劇場
3月29日 19:30 小莎翁戲劇藝術空間
“新現場”高畫質放映系列,由北京奧哲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於透過放映的形式向觀眾呈現當今世界舞臺上最優秀的作品。透過與包括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特拉法加發行公司、環球映畫、影院現場、松竹株式會社、百老匯高畫質、法國百代現場、西班牙數字影像在內的多個品牌合作,“新現場”高畫質放映系列目前發行推廣來自英國國家劇院、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皇家歌劇院、莎士比亞環球劇院、莫斯科大劇院、法蘭西喜劇院等多個機構的世界頂級戲劇、歌劇、舞蹈、展覽影像。截至2024年8月,“新現場”放映劇目已達300部,覆蓋北京、上海、廣州、臺北、香港等69地,放映超過11400場,觀影人次超過85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