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底兒還能撐一年

3月21日,蔚來發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蔚來董事長、CEO李斌和CFO曲玉一起在業績電話會上,圍繞“降本”、“盈利”、“銷量”等關鍵詞展開一個半小時的回應。
財報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蔚來營收197.03億元,同比增長15.2%,交付量達到了72689輛,創季度交付新高,其中樂道品牌貢獻了約2萬輛。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也有了明顯的改善,達到了11.7%,而2023年同期,該資料只有7.5%。

▲ 蔚小理毛利率情況。圖 / 蔚來官方公眾號
放眼全年,營收、交付量都創歷史新高。2024年,蔚來營收657.32億元,同比增長18.2%,全年交付量超過了22萬臺,同比增長38.7%。
但淨利潤方面,卻低於市場預期。2024年,第四季度淨虧損71.12億元,相比2023年同期擴大了32.5%。其他虧損淨額為5.28億元,利息與投資虧損達到了1.7億元,這些虧損對本來就面臨鉅額虧損的蔚來,無疑是雪上加霜。

▲ 蔚小理營收淨利潤情況。圖 / 每人Auto作圖
面對近期市場不斷髮出的虧損質疑,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業績交流會上還是那句話,堅信今年第四季度會實現盈利。
相比於理想、小鵬而言,蔚來在研發上一直都是高投入。幾乎每個季度,蔚來都會投入大約30億至40億元到研發中。2024年全年,蔚來的研發支出總額達到了130.37億元,佔營收比重近20%。這一數字不僅超過了同期理想的研發支出逾20億元,更是小鵬研發投入的兩倍之多。
市場也一直質疑,蔚來的研發都花在了哪裡。例如NT3.0平臺開發、自研神璣NX9031智駕晶片等,都是研發投入的具體成果。
面對如今境況,蔚來並不打算縮減研發方面的支出。蔚來CFO曲玉提到,今年大約每季度投入30億元,會聚焦高投資回報的專案。
在換電站方面,李斌堅持繼續推進換電縣縣通的計劃,今年計劃實現27個省級行政區的換電縣縣通。曲玉介紹道,換電的網路建設儘量會協同合作伙伴資源,所以換電站的建設並不會佔用太多的資本性開支。
曲玉在介紹汽車以外的其他業務盈利情況時指出,儘管2024年售後服務效率和換電站佈局都有所提升,但這些改進尚未能有效收窄虧損。與此同時,技術服務收入達到了2.2億元。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收入會隨著專案週期波動,因此不會在每個季度都保持穩定。今年,如果不考慮技術服務,其他業務還會有微虧,若計入技術服務收入的影響,則有可能在某些季度實現正面的財務貢獻。
除了研發投入巨大之外,銷售、一般及行政支出方面同樣是支出大頭。2024年,蔚來在這方面的支出達到了157.41億元,超出理想和小鵬的支出水平。這一高額支出主要是蔚來第二品牌樂道的推出,初期品牌建設需要大量投資導致。

▲ 蔚小理其他費用支出對比。圖 / 每人Auto作圖
花錢太多了,導致彈藥方面有點捉襟見肘,蔚來目前還有419億元的現金流。在財報中,蔚來也承認,自成立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截至2024年底,流動負債已經達到了623.1億元,超過了流動資產618.9億元。基於持續經營能力及流動性評估,蔚來認為自己的家底兒還足夠支撐一年時間。
對於蔚來而言,現在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

負面輿論,影響了樂道近40%的銷量

被外界認為“定”蔚來生死的第二品牌樂道首款車型L60訂單不及預期,李斌也在財報會上進行了重點回應,他表示,近期市場競爭、負面輿情對銷量有30%-40%的影響。
李斌進一步介紹了樂道今年以來的銷量未達預期的三大原因,第一是品牌知名度不足,僅為蔚來品牌的三分之一,今年春節期間加大了品牌宣傳力度,例如在高鐵和電梯中的廣告投放,並且品牌知名度有所提升,但新增訂單仍面臨挑戰;第二是,銷售網路覆蓋有限,上市初期僅有105家門店,現在已經增至400多家。但新開門店需要時間發揮效能,3個月以上的老店效率是新開店的三倍;第三是,銷售團隊成熟度低,目前60%的銷售人員為三個月內的新員工,他們還在適應新的銷售技巧和培訓內容。
李斌或許從未曾料到,被寄予厚望的第二品牌樂道,初期未能成功成為撬動主流市場的“銷量槓桿”。
2024年9月下旬開始上市並交付的樂道,銷量資料表現不亮眼,拖累了蔚來整體。自去年12月份,樂道品牌月交付量突破了1萬輛之後,此後銷量下滑,幾乎腰斬,到2025年初已經跌破了6000輛大關。

▲ 樂道L60。圖 / 樂道官方
樂道低於預期的表現,讓蔚來進一步承壓。
一方面是蔚來整體的單車價格持續下滑。2023年,其單車收入還能維持在30萬元以上,但到了去年第一季度,單車收入已經跌至27.9萬元,這主要是由於老款車型促銷以及售價更便宜的ET5車型銷量佔比提高有關。而進入2024年第四季度,單車收入再次下探,從第三季度的27萬元驟降至第四季度的24萬元,環比下降了3萬元。海豚投研支出,儘管交付結構的變化對本季度單車收入產生了負面影響,尤其定價低的樂道L60車型銷售比例增加,但實際上,蔚來的促銷折扣力度在不斷加大,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與此同時,蔚來在樂道品牌建設上的鉅額投入也未能獲得相應的回報。無論是在店鋪建設還是人員配置方面,大量資金的注入都沒有轉化為市場銷量,反而成為了沉重的負擔。
其實,最初樂道L60疊加BaaS政策,將購車門檻下探到了15萬元的市場,這一策略本應點燃市場的火爆潛力。團隊內部對樂道信心十足,樂道汽車總裁艾鐵成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自去年5月釋出以來,不僅收到了大量的預訂單,正式上市後的初期訂單表現更是遠超預期。然而,由於準備工作的嚴重不足,僅預備了2萬輛的交付產能,導致後續無法及時滿足激增的市場需求,錯失了寶貴的市場機會。
不可否認的是,除了內部準備不足,樂道在市場上可謂群狼環伺。其指導價位於20.69萬元至25.59萬元之間,即便採用BaaS方案後價格下探到14.99萬元,依舊面臨著諸如小米SU7、Model Y等強勁對手的壓力。還有,蔚來長期打造的“高階服務+換電”標籤難以直接移植到樂道品牌上,消費者普遍持有“低價等於減配服務”的觀念,甚至有調侃稱樂道車主無法享受蔚來“牛屋”待遇。
李斌強調,目前樂道正在積極改善這一狀況。透過加大品牌宣傳力度,並且隨著銷售網路投資逐漸見效,樂道每月新增訂單量穩步增長,試駕預約量也在創新高。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樂道相容的換電站數量已突破1500座,在12個區域中,樂道的銷量甚至超越了蔚來。

▲ 樂道相容的蔚來換電站。圖 / 樂道官方
蔚來與樂道,內部正在不斷相容。據一位樂道銷售人員透露,儘管最初計劃是將兩個品牌的交付渠道分開,實際上,樂道L60的交付已經與蔚來合併進行了。
此外,樂道與蔚來共享包括售後、財務及人事在內的多項資源,李斌嘗試讓管理團隊同時負責兩個品牌的銷售和服務,以提升整體效率。不過,他表示,考慮到兩者使用者群體存在顯著差異,不會在門店層面上進行合併。為了促進協同效應,公司內部正在試行一些激勵機制,鼓勵銷售團隊互相支援,推廣對方品牌產品。
儘管如此,多位蔚來銷售向每人Auto反映,目前這些協作機制尚未完全落實到位,蔚來和樂道仍處於獨立銷售的狀態。蔚來員工雖然不能直接銷售樂道汽車,但可以推薦潛在客戶給相應的樂道銷售代表。
這種狀況表明,要實現真正的協同效應,還需要克服不少現實障礙。
今年也是蔚來的產品大年,蔚來將推出9款新車,樂道品牌有2款新車釋出,第二款車L90將在二季度釋出三季度交付,第三款車型將在第四季度釋出。蔚來主品牌釋出6款產品,除了即將交付的ET9外,2025款ET5、ET5T、ES6、EC6都將在第二季度上市,下半年蔚來品牌還將釋出一款新車;螢火蟲品牌首款車型將在 4 月開啟交付。

改革進入深水區

“現在的挑戰非常大,別家孩子已經考上大學,我們還在復讀。”在近期的內部會議上,李斌曾告誡員工。如何“活下去”,蔚來到了必須交出成績的一年。
在業績交流會上,一位投資人丟擲了一個觸及汽車行業靈魂的拷問:長期而言,蔚來的銷量、毛利、淨利潤水平應該是怎樣的,才能在智慧電動車淘汰賽中存活?
李斌回答,“只有200萬輛以上的規模、20% 毛利率、7 – 8% 淨利潤率是一個智慧電動汽車公司的生存線。”
但目前,不僅是蔚來,大多數車企距離這樣的目標還有很遠的距離。當“活下去”需要擴大規模10倍、毛利率翻倍時,李斌手中的籌碼是什麼?
靠賣更多的車,蓋住缺口,這對蔚來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削減成本方面,蔚來已經在做“誰花錢誰負責回報”的事情改善了。
今年年初,蔚來啟動了一系列“經營手術”。3月中旬,李斌在內部講話中表達了降本增效、啟動組織深度改革的決心:“我們要在有效的資源邊界內,把錢花在刀刃上,把時間花在刀刃上,才有可能走出來。”

▲ 蔚來創始人兼執行長李斌。圖 / 視覺中國
據36Kr報道,一套名為CBU(基本經營單元)的新經營機制在全公司範圍內推行,將研發、生產、營銷等所有環節拆解成12個獨立核單元,每個單元都需設立明確的ROI(投入產出比)指標及業績獎懲制度,不僅要單獨結算成本,還需確保每一筆投資都能產生回報,即所謂的“每一分錢投入都要聽到迴響”。例如,在研發專案中,必須詳細核算人員工時、支出與產出。對於那些低效或無法達到預期ROI的專案,公司將果斷削減或取消;而對於高效且具有潛力的專案,則會加大資源投入,全力推進。
李斌還以自己為例進行反思,“我本人確實需要提高經營意識,需要檢討。以後即使是我說要幹,算不過來賬,也不要幹”。
有業內人士評價,“以前燒錢是為了技術領先,現在燒錢必須換來真金白銀”。
蔚來研發工程師對每人Auto表示,公司內部對最近的調整措施表示高度贊同,認為這是積極的發展方向。在引入了CBU機制之後,整體工作節奏相比以往更加緊湊和高效。削減了那些收益不佳的專案,並將人力重新分配到能夠創造內外部收益的部門。這一舉措並非旨在裁員,而是鼓勵全體員工培養經營意識,確保每個人都能為公司盈利做貢獻。
降本大刀砍向更深層的供應鏈筋骨,過去蔚來的成本團隊只作採購價格建議,現在李斌加強了對供應鏈管理的參與程度,很多采購專案會細查成本,並直接參與到電池等核心零部件的價格談判中。
曲玉在業績交流上介紹,去年開始蔚來已經進行了一系列降本工作,例如,提升車輛零件通用化率,比如蔚來、樂道共用座椅骨架平臺,成本可以降低10%;比如智慧硬體介面統一,成本從 2000 元/車降低到 1000 元/車。
此外,使用神璣晶片相比 4 顆 Orin 晶片成本降低 1 萬元,李斌表示,從ET9開始會逐步使用自研晶片,ET9會首發使用自研神璣NX9031智駕晶片,後續的車型也會用到自研晶片,目前沒有使用英偉達Thor智駕晶片計劃。

▲ 蔚來ET9。圖 / 蔚來官方
有蔚來軟體工程師對每人Auto提到,體系化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例如,透過構建通用元件和服務,將這些資源高效複製到多個產品線上。他們的核心思路是實現平臺化——即開發一套可複用的基礎架構,這套架構不僅適用於蔚來主品牌,也能夠支援樂道和螢火蟲。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存遊戲中,李斌認為,毛利率會在今年第二季度有所提升。今年一季度開始,研發、供應鏈、銷售服務全面降本措施,讓所有團隊為經營目標負責任,目前已經看到了提高投資回報的措施,第二季度,費用、成本顯著改進,第三季度,持續深化成本控制,有信心實現第四季度的盈利目標。
除了內部改革,蔚來近期也獲得強大外援。近日,寧德時代與蔚來達成戰略合作,並向蔚來能源投資不超過25億元。對蔚來而言,這些資金無疑能及時填補換電建設、電池資產儲備的所需資金。
目前來看,蔚來表現出十足的改革魄力和“聽勸”的誠意,只是需要跟時間賽跑了。

每人互動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每人Auto(ID:meiren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