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週三晚間,美股開盤漲跌不一,道指跌0.88%,納指漲0.18%,標普500指數跌0.43%。隨後美股三大指數快速反彈,截至發稿,道指漲0.32%,納指漲1.26%,標普500漲0.58%。
個股方面,默沙東、禮來、輝瑞均跌超3%,此前特朗普稱美國將對藥品徵收關稅。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幅擴大至2%。嗶哩嗶哩漲6%,小鵬汽車漲5%,京東漲逾4%,阿里巴巴漲3%。
不過,就在美股迎來反彈之際,美債卻在面臨大拋盤。
01
美債正在面臨超級大拋盤
傳統意義上來講,美債作為避險資產,當權益類資產下跌時,美債的需求會上漲,導致美債收益率下跌。
但在本輪美股下跌之時,一度被視為“安全避風港”的美債卻遭受罕見的拋售潮,收益率飆升。素有“全球資產定價之錨”之稱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連續三個交易日走高,三個交易日振幅超16%,實屬罕見。

此外,30年期美債收益率目前已直線躥升“破5”,日內極其誇張地一度暴漲25個基點至5.010%,創下了2023年末以來最高水平。
根據著名研究機構Bianco Research的創始人吉姆·比安科(Jim Bianco)的統計,自上週五到現在,3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短短不到三個交易日的時間內上漲了56個基點。上一次收益率在3天內上漲這麼多是在1982年1月7日。
誰在大規模的拋售美債?市場眾說紛紜,有一個主流猜測是美債基差交易平倉。這類交易利用國債現券與期貨價差套利,槓桿可達50或100倍,規模約1萬億美元。當市場波動時,保證金要求上升或融資受阻會迫使對沖基金拋售頭寸,加劇市場動盪,類似2020年3月的危機。不過,基差交易總額約為5000億美元,僅為今天的一半。
還有一種說法是,日本正在出售美國國債以阻止其賬簿上的虧損並提高流動性。然而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週三表示,不會利用該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作為關稅談判工具。
第三種說法認為,美債拋售的核心導火索是美國財政部58億美元的三年期國債拍賣需求疲軟。
BMO Capital Markets策略師Vail Hartman指出,此次拍賣只有79.3%是由“無需參與拍賣”的投資者購買的,為2023年12月以來的新低。如此低迷的需求導致美債出現大幅拋售。
不管怎樣,美債拋售的危機仍然沒有解除,市場目光聚焦於流動性枯竭的危機是否會發生,以及美聯儲是否會施以援手。
知名金融部落格zerohedge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廣泛的對沖基金拋售規模正在“摧毀”流動性,即在國債、高階公司債券和抵押貸款支援證券之間輕鬆買賣資產的能力。
此外,下週的4月15日是一個關鍵時點,當天為美國個人所得稅繳納截止日,預計將有2000-4500億美元資金以稅款形式從銀行體系流向美國財政部的TGA賬戶。
2022年和2024年4月中旬,這種流動性抽離曾對股市造成顯著壓力。
有分析指出,如果美聯儲不快速降息,美股可能很快迎來1987年式的暴跌。
4月9日,美元指數持續走弱,跌破102關口,日內一度下跌逾1%。在加上美股近期的持續下跌,美國可以說是正面臨著股債匯“三殺”的局面。
隨著美債收益率飆升和美股持續下跌,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資產配置策略——美債這一傳統"避風港"的失效,可能迫使資金加速撤離,轉而尋找更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在這一背景下,鳳凰“K 說聯盟”特邀中航基金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鳳凰“K說聯盟”成員鄧海清、前券商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以“全球貿易變局投資邏輯何時迎來反轉?”為主題進行直播連線,就特朗普關稅政策、美股、A股等熱門話題進行深度探討。
“按照特朗普關稅戰玩法,美債肯定繼續暴跌,沒有貿易順差,誰有錢買美債?加上通脹水平還要高飛,美債崩盤是有強邏輯的。國債無風險收益率上漲,美國科技公司營收還下降,美股也必然會崩。”鄧海清說。
他認為,特朗普這關稅大棒,最後可能沒有討到什麼便宜,但是把帝國美元霸權的房頂給掀翻了。“特朗普這把賭的大,他本來是想訛詐筆鉅款補貼國庫空虛的美國,沒想到可能結果是把美元錢袋子給湊破個大洞。”
此外,鄧海清還表示,美債和美股雙殺,有可能引爆美國新一輪金融危機。
02
美股“宇宙頂”套住17萬億美元散戶資產
直播中,李大霄特別強調了自己對美股"宇宙頂"的獨到判斷,他回憶道,這一判斷最早形成於2024年底至2025年初,當時基於詳實的資料分析得出這一結論。
"我的判斷依據主要來自估值指標,"李大霄詳細解釋道,"當時道指的市淨率達到9倍,標普6倍,納指7倍。這樣的估值水平不僅超過了1929年大蕭條前的高點,也超越了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甚至比2021年市場崩盤前更為誇張,堪稱美股歷史上的估值巔峰。"他進一步指出,這樣的泡沫程度在全球範圍內也屬罕見,僅略低於日本1989年的泡沫水平。
在分析當前形勢時,李大霄認為:"美股的泡沫破裂才剛剛開始。"他特別指出一個矛盾現象:"美國一方面想透過關稅政策獲取短期利益,卻忽視了其高科技'七姐妹'企業本質上都是全球化公司。這種政策很可能會反噬這些跨國企業的盈利能力。"
對於市場前景,李大霄持謹慎態度:"雖然美聯儲可能會在股市下跌到一定程度時出手救市,但這次的情況有所不同。"他強調,"美股已經吸引了全球約17萬億美元的散戶資金,包括不少中國投資者。令人擔憂的是,很多投資者是在美股估值已經處於歷史高位時,還願意支付50%的溢價進場,這種行為實在不夠理性。"
03
A股3000點是地平線,被擊穿的機率極低
對於A股近期受到影響而調整,李大霄認為,本輪市場的底部訊號在4月7日就已經出現了,當時指數已經非常接近3000點這個關鍵位置。“我始終堅定地認為,中國股市的3000點是‘地平線’,這個位置經過17年的反覆夯實,在2024年9月26日被正式突破後,已經從過去的中軸線轉變為真正的地平線,未來被擊穿的機率極低。”
他提出有三大核心邏輯支撐著當前A股市場:
一是估值優勢,當前A股銀行板塊市盈率僅6倍左右,紅利指數約7倍,央企板塊約9倍,這樣的估值水平在全球資本市場中具備顯著吸引力。
二是股債收益差創歷史極值,目前30年期國債收益率僅1.8%,10年期更是回落至1.6%,與高股息資產的收益率形成鮮明對比,權益資產的配置價值凸顯。
三長期資金持續入場。無論是匯金、社保基金、險資的入市,還是上市公司的積極回購,在當前估值水平下都具有堅實的經濟邏輯,是真正"划算"的投資行為。
參考資料:
《美債遭史詩級拋售》上海證券報
《美債“爆雷”!未來48小時:美國金融系統“生死時刻”?》財聯社
往期推薦

剛剛,“救市”三箭齊發!劉紀鵬最新預判
深夜,美股無人入睡,也無人生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