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韓聯社8月4日援引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韓國貿易協會資料報道,7月韓國對華出口同比增長14.9%,為114億美元,為近21個月以來的新高,再次成為中國第二大進口來源國。

雖然中美貿易摩擦引發供應鏈重組,但韓國對中國的儲存半導體、無線通訊裝置零部件等IT中間產品出口增加,推動韓國對華出口呈現強勁回升態勢,1至7月累計對華出口趕超對美出口。
報道認為,鑑於半導體行業向好勢頭有望延續到下半年,預計韓國對華出口也有望保持復甦勢頭。

不過,韓國半導體對華出口可能會受到美國政策的影響。自2022年10月美國限制對中國出口先進半導體裝置以來,美國一直在施壓其盟友採取同樣的限制措施。
由於韓國半導體在華投資巨大,美國去年決定延長對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在華工廠進口美國晶片裝置的豁免期限。
彭博社報道稱,美國要求韓國加強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包括比14奈米更先進的邏輯晶片和比18奈米更先進的DRAM等產品。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可能在9月底將韓國生產的高頻寬儲存器(HBM)納入對華晶片管制物件。HBM是製造AI加速器的重要零部件,主要由三星電子、SK海力士和美光儲存供應。
儘管韓國政府在美國官方宣佈前保持謹慎態度,但認為由於先進半導體產品對華出口佔比較低,即便美國出臺新制裁,影響也將有限。
從事相關跨境賣家
留意最新變化!

Ps: 本文內容由外貿跨境研究中心、外跨境綜合整理自海事服務網CNSS等,轉載請標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