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報考!頂尖大學,校區關停

轉載:軟科
活動預告+錄取大資料分析報告
長按海報,備註城市,掃碼新增小助手報名
直播預告
正文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校長Neeli Bendapudi近日宣佈,由於入學率下降、人口結構變化和財務壓力等原因,將關閉該校19個分校區中的部分校區。
Neeli Bendapudi表示,學校曾試圖挽救這一現狀,但無奈多數校區的入學率持續下降,預計附近地區的人口還將繼續下降。
關閉校區並非孤例。2023年10月,同樣由於入學率下降,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系統(UW)宣佈關閉3個校區,即威斯康星大學普拉特維爾裡奇蘭分校、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的華盛頓縣校區、威斯康星大學—奧什科什分校的豐迪拉克校區。
為了應對財政壓力與高等教育競爭加劇等一系列問題,近年來,校區關停甚至大學倒閉在世界多地輪番上演,引起各國教育界廣泛關注。
01 
停招和倒閉
據報道,日本的奈良佐保短期大學、修實短期大學、福岡女學院短期大學、武庫川女子大學短期大學部、美作大學短期大學部、鈴鹿大學短期大學相繼在2023年12月宣佈停止招生。2023年,日本至少有12所大學停招。
近兩年,

臺灣私立學校“退場”危機繼續延燒。

臺灣首府大學、中州科技大學已於2023年7月起停辦,明道大學、環球科技大學、大同技術學院以及東方設計大學也將於2024年停辦。而更嚴峻的是,從2025年起,受少子化影響,臺灣高校一年級的新生人數將跌破20萬人,此後臺灣高校新生只會越來越少,私立大學招生將更加困難。

依照目前狀況看,未來八年間臺灣省將有超過6000名教師失業,約40所私立大專院校退場。

圖源:CCTV4
韓國的高校亦飽受困擾。據首爾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與南韓保健社會研究院發表的《人口變動和未來展望》報告書預測,韓國現有的380餘所高校,將在2042—2046年期間,腰斬190多所。其中在韓國首都和地方教育差距影響下,韓國地方高校的境地將更加困難。
圖源:CCTV2
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高校,同樣無法獨善其身。《華爾街日報》曾指出,與過去十年相比,美國大學的倒閉數量增加了將近兩倍。百年老校面臨著同樣命運。181年曆史的愛荷華衛斯理大學、174年曆史的麥克默裡學院、1834年成立的綠山學院等學校都未能度過這場“關閉潮”
02
“人”和“錢”
關停倒閉潮的背後,是高校越來越少的生源和捉襟見肘的經費。
受少子化浪潮持續衝擊,招生困難已成為臺灣高校面臨的普遍問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據統計,2022年臺灣地區人口總數連續3年負增長,全年新生兒不到14萬人,比2021年減少近10%,創歷史新低。依出生率推算,島內高校的招生缺額將越來越大。
除此之外,臺灣高校還要應對資金不足的挑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高等教育經費是高校發展的支撐,左支右絀的教育經費是臺灣高校難以維繫生存的原因之一。據臺媒統計,臺灣公共部門每年投入高等教育的經費僅佔臺灣GDP的0.39%左右,同大陸相比可謂少得可憐。尤其對於私立學校,“少子化”使最主要的經費來源——學費收入嚴重減少,破產倒閉潮“山雨欲來”。
圖源:東南衛視
在韓國,2021年,該國近198所四年制大學中有162所未能達到規定的招生名額,其中90%以上為地方大學。超過30所大學招生名額不足200人,有18所甚至不足100人。據報道,在2023年春季韓國大學定期招生(全國統一招生)中,該國14所大學的26個專業出現“無人報考”的現象。
追根溯源,這一問題的存在,部分應歸咎於日益降低的出生率。20世紀70年代初,韓國每年的新生兒數量超過100萬人,到1980年減少至86萬人,到了2020年,數量降至20萬,出生率在全世界197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一。
面對此情形,各國高校使出渾身解數,挽救命運。合併是出路之一。
報道稱,韓國不少大學透過合併來應對招生危機。2022年,據韓聯社報道,慶尚北道聞慶市正在加快建設崇實大學聞慶校區的步伐,將私立大學聞慶大學與本部位於首爾的崇實大學合併。此外,國立大學忠南大學計劃與同一地區的國立大學韓田大學合併。有韓國專家預測,今後走上合併和關閉道路的大學還會增加。
生源不足及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強烈衝擊使臺灣弱勢高校面臨被合併的態勢。2023年,臺灣科技大學與華夏科技大學公佈合併計劃書。華夏科大預計在2026學年度停辦,在整並過渡期間,華夏科大中和校區會提供給臺科大規劃使用,臺科大將成立“臺灣科技大學華夏校區”。此次的兩校整並,也是臺灣省第一起公私大學合併案例。
高校發展必須始終同時代共脈搏。面對大學面臨的困境,日本金澤工業大學校長黑田壽二呼籲:“應該在全國通盤考慮符合人口減少時代的大學配置”。

03

未雨綢繆
近年來,我國人口出生率也大幅下降。據公安部統計,2022年我國出生人口956萬,這幾年大學畢業生超過1000萬,意味著再過十幾年,全員上大學已經不是問題。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稱,“我國高等教育逐步到達普及狀態,未來對高校學位的總體需求將減少,對於不少學校而言,生源危機將逐步來臨,部分高校未來將面臨被撤銷的命運”。
在人口減少衝擊和國內外競爭加劇的壓力下,提高辦學質量儼然成為高校生存的不二法寶。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陳先哲教授認為,人口變局下我國教育發展方式需及時向內涵式、集約式的可持續教育發展方式轉型。面對著未來學生數量減少的嚴峻現實,當學生處於“買方市場”、具有更多選擇權時,高校必須調整戰略,進行差異化發展。
在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強調“要深刻認識人口和社會結構變化對教育佈局結構和資源配置調整的緊迫要求。”提質取代增量,成為最佳化高等教育佈局的必由之路。
圖源:教育部官網
此前,我國已經開始行動。全國多個省份在“十四五”高等學校設定規劃中明確,原則上不再增設/支援申報設定新的高等學校,許多籌建的新大學也陸續被叫停。
當未來教育佈局面臨新調整,高校的辦學生命力將與教育教學質量直接掛鉤,提高質量、保持特色,才是高校在大浪淘沙下的一條出路。
資料透視未來:
本申請季唯一不容錯過的線下講座——2025美本RD放榜錄取資料解讀和趨勢分析現場領取福利:
2025美本申請大資料分析報告

2025美本及多國申請工具書


報名請掃描下圖二維碼:
相關閱讀:

美國知名公立大學關閉校區!讀著讀著學校沒了,正在真實上演……

要開學了,學校沒了?美國大學迎來“倒閉潮”


載:軟科。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掃碼加入視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