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教育有多瘋癲?《善意的競爭》讓我開了眼。
作者:沈眉莊。本文來源:公眾號“藍橡樹”(ID: blue_oak)”
《善意的競爭》你看了嗎?這部講述精英女校的韓劇,2月10日一開播就引發了巨大爭議。
瘋癲的情節和精緻的畫面,迅速抓住觀眾的眼球。與此同時,首爾的一些家長卻認為,劇情傳遞的價值觀不適合青少年觀看,抵制聲浪不斷。
在豆瓣,雖然才播放到第8集,《善意的競爭》已經有超過4萬觀眾評分,分數直衝8.9分。

在剛剛過去的週末,我速度刷完進度,直呼過癮。韓國人在陰陽自家教育制度方面,損到讓人上頭。
故事講述了韓國中產階級的女孩們,為了高考不擇手段學習的故事。劇中一些荒誕情節——補習、競爭、排名、內卷,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對應。
網友評論說:看完後不敢躺平不敢內耗,只想好好活著。

“藥和補習班,都不能停”
故事發生在一所韓國彩華女高,這是江南區的一所頂尖女子高中。學生大都來自中產家庭,父母是醫生、律師、演員這樣有頭有臉的社會精英。
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彩華女高中學生也以考入韓國頂尖大學,尤其是醫學院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為了考取全A滿分,她們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來學習,想方設法開發身體潛能,到近乎變態的地步。
黑市買到的違禁精神類藥物,在食堂就餐時毫無顧忌地服用,絲毫不擔心藥物成癮。

人人有份,集體服藥場面很震撼。

服藥屬常規操作,女主角之一的“白富美”劉在伊擁有更多特權。
不僅有專屬的健康顧問,為她營造一個溼度和溫度都完美的學習環境。她還能一邊輸血、一邊刷題。

感謝網友,沒用的冷知識又增加了
在彩華女高,不允許存在惱人的痛經,連止痛片都嫌麻煩,透過手術調節子宮內荷爾蒙濃度,讓內膜變薄,幾乎保持無月經的狀態。
媽媽們會帶高二的女兒來做這種手術,以絕後患。

戒掉睡眠、戒掉娛樂、戒掉生理期,這一切都是為了學習,為了碾壓同齡人。
如果說《天空之城》反映的是韓國家庭對子女的託舉,已經到了戕害的程度;
那麼《善意的競爭》就是一群學生獻祭了自己,心甘情願成為高考“絞肉機”中待宰殺的羔羊。
她們認可弱肉強食的方式,無休止的學習和殘酷的競爭。她們不能接受成績一絲一毫的下滑,因為一旦成績下滑,就考不上好大學,人生就毀了。

作者IP上大分
和藥一樣不能停的,還有補習班。
故事發生在白富美劉在伊,和來自鄉下的轉學生禹瑟琪之間。

禹瑟琪從未參加過補習班,這在首爾學生看來非常不可思議。即便是年級第一的劉在伊,光數學補習就有三個,因為同樣的題目會有不同的解法。

補習班在韓國教育中,是比學校更重要的存在。
開學第一場數學考試中,禹瑟琪發現自己有一多半題目不會做,當她下課問老師第二天會不會講題時。老師卻輕描淡寫告訴她,這場考試是為了給補習班摸底舉行的,講評也會在補習班進行。
第二天,她去補習班諮詢報名時,被補習班近乎天價的費用嚇到。但轉身她就在教室門口聽到補習班在講解白天的學校考題。
電視劇中的情節並不誇張。現實中,韓國的補習產業,超過了韓國軍費預算的一半,只有5100萬人口的韓國,撐起了10萬多家補習班。
韓國大部分學生在課後有2-5個補習班,普通家庭每月在補習班的花費100萬韓元(超過5000元人民幣),中產家庭則是普通家庭的4倍以上,接近2萬人民幣。
補習班不僅掏空了韓國父母的家底,也讓韓國教育內卷加劇。人人都被裹挾到教育的軍備競賽中,學生不得不投入巨大的時間和精力,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睡眠不足,身體不堪重負。

病態的競爭,
從胎兒開始
病態的內卷不進戕害著青少年的身體,他們的人格也漸漸發生畸變。
電視劇名為《善意的競爭》,目前看下來沒有絲毫的善意,用“變態的競爭”還差不多。變態競爭始於孩子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是字面意義打孃胎裡開始。
“白富美”劉在伊的父親是一名醫生,掌管著豐富的醫療資源,是這套競爭遊戲的既得利益者。為了一個“完美的八字”,他精心計算好女兒劉在伊的出生時間,準時做剖腹產手術。

劉在伊有一個同樣品學兼優的姐姐劉在娜。與其說是姐妹,不如更像是競爭對手。從小,父親根據女兒們取得的成績分配愛和資源。

為了激發女孩的競爭意識,劉父會讓成績更好的女兒,懲罰成績差的那個。
劉在伊並不想打姐姐,她一邊恐懼著自己會輸,一邊恐懼自己成為加害者。
對女兒的「善意」不以為然,父親給她講述了聖經中的故事,蓋亞因為妒忌殺死了弟弟亞伯。他想要告訴女兒,「即便是親姐姐,也會因為妒忌而殺你」,別人更是如此。
原本應該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庭,異化成了殘酷的叢林社會。姐妹感情消失殆盡的同時,劉在伊的人性也被逐漸吞噬。

每個禮拜天劉在伊要跟家人去教堂懺悔,起初她覺得很無聊,因為自己沒什麼需要神的原諒。
為了讓自己每個禮拜天都過得不那麼無趣,她開始「作惡多端」。在校園裡馴化其他女孩、早戀縱慾、留戀夜場……在劉在伊的兩副面孔中,藏著東亞教育吃人的真相。

每當劉在伊展努力現出完美笑容時,那種陰鷙的氛圍讓人不寒而慄
普通學生也是「競爭文化」的受害者。
劇中另一個女主角禹瑟琪在一個鄉下的孤兒院長大。
在學校就被各種欺負,在樓頂上被一群女孩毆打到頭破血流,胸口被菸頭燙了很深的疤,要多可憐有多可憐。

一個社會混混教育她,你想要擺脫困境,只有學習一條路。這句話點醒了禹瑟琪,她接過了社會混混遞給她的「聰明藥」,學習成績很快就躍升到了年級第一。
當她考了全校第一後,她發現整個世界都變了。

原先對她不聞不問的阿姨,會特地給她留晚飯了;她還有了專屬房間學習;更重要的是,那些霸凌她的女生也不敢招惹她了。
禹瑟琪發現,學習好真的可以改變生活!
就在這個時候,她得到了父親的訊息。當她從鄉下轉學到彩華女高,才發現曾為彩華女高老師、高考命題負責人的父親意外去世,背後似乎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一邊想要揭開出父親離世的秘密,另一面要面對彩華女高的名利場。面對劉在伊的示好,禹瑟琪並不知道,這個「擁有一切」的女孩是敵是友。

事實上,在這場「你死我活」的爭鬥中,本不可能會存在純粹的友情。更常見的是同學們互相隱瞞學習資料、破壞他人學習計劃、劍拔弩張、聯盟隨時會翻臉,校園殘酷事件氾濫成災。

瘋狂內卷,然後呢?
《善意的競爭》是根據韓國同名漫畫改編,根據漫畫的情節,後續預計將走向爽文的套路——兩位主角聯手向殘酷社會法則抗爭。
看到了變態競爭的殘酷一面,劉在伊和禹瑟琪逐漸敞開心扉,兩個同樣是深受教育暴力的女孩,決定攜手應對危機。
面對劉在伊爸爸這樣權慾薰心的財閥,那些冷漠失德的老師,那些同時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的同學,她們毫不畏懼。最終惡人被繩之以法,女孩們都進入了理想的大學,開啟了美好的人生。
善意的競爭最終讓她們明白,比藥物更有用的是朋友之間的友情。

但生活不是電視劇,觀眾的狂歡改變不了韓國教育扭曲的現狀,只要競爭的邏輯依然存在,就有贏家和輸家,就沒有人願意第一個退出這場比賽。
因為韓國社會比較小,韓國三所一流大學SKY(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和延世大學),對於一個沒有背景的家庭來說誘惑非常大。韓國SKY大學畢業生基本上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所以對韓國人來說,拿到SKY的入場券,不能說是踏入了上流社會,起碼人生就有了保障,在這個上升通道的誘惑下,卷是一條很有價效比的選擇。
要麼“博一把”當人上人,要麼就只能重複庸庸碌碌的一生,如果你是韓國父母和學生,你會怎麼選?

然而,在極致內卷的背景下,韓國年輕人選擇不生育已經不是新聞了,他們決定將內卷終結在這一代。比起爽文劇情,消極抵抗是更多普通人能選的唯一道路。
2023年,韓國出生總人口只有23.5萬人,生育率下降到0.72,遠遠達不到確保韓國人口穩定所需的2.1。
韓國媒體用“人口災難”形容這場危機,如果現狀不改變,到了2100年,韓國人口將減少到目前的一半。
《善意的競爭》雖然是以韓國教育為背景,但我作為東亞三卷國之一的中國家長,完全能夠共情劇中情節。
無處不在的補習班、對985/211的執念、每年考公考編的熱潮,還有「一分一操場」的競爭的思維。
當青少年疲於競爭,年輕人不再期待美好的未來,當家庭幸福繫於孩子的學業,韓國的今天,會不會是我們的明天?
這是追劇的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
▼精英說今日影片推薦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