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規則進行了調整

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點“在看”,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居里夫人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才能繼續跟大家分享有趣的,有用的,有深度的英國大小事兒~



今天的主人公Akshay Ruparelia,已經有了大家夢寐以求的人設:在他19歲那年,他有了牛津大學offer,也有了千萬英鎊的身家。

高考拿三個A*兩個A,順利被牛津經濟系錄取;他課餘時間開的公司,兩年後市值就超過1200萬英鎊。2018年,他成為《泰晤士報》富豪榜單上最年輕的上榜者。

最難能可貴的甚至不是他年少成功,而是白手起家還不誤學業。如此突出的人設,自然被BBC注意到了。節目組於是邀請小哥分享了自己的心路。

Akshay的爹媽來自印度,父母都是聾人。

“因為我雙親都聾了,所以我和姐姐小時候就要承擔起照顧他們的責任。作為孩子,我們不得不早早長大,”Akshay說。



“我的第一筆生意是賣糖果,那時候,我想買個遊戲機,但是我只想花自己的錢。”
“而學校白天不讓學生出去,於是我想,太好了,我有一群潛在客戶了。”







Akshay明白:靠不了爹媽的孩子,任何一次機會都不能浪費。其他孩子在嘗試各種可能性時,他在想辦法賺錢和省錢。

沒有“靠山”的Akshay,考上學霸雲集的伊麗莎白女王中學。

這所文法男校位於Barnet,以嚴格的教學要求著稱,錄取率只有5%。廣告公司Saatchi的創始人,以及撒切爾夫人的參謀Tim Bell就是校友之一。

然而,Akshay可不想只當個學霸。賺錢宜早不宜遲,小哥哥嘗試了從糖果到其他小商品的生意之後,決心投身房地產。

然而問題又來了:倫敦成千上萬的房地產銷售,人家幹嘛用你一個沒有人脈沒有資歷的小毛孩呢?

“因為我便宜啊,”Akshay對記者說。他特別提到瑞安航空創始人的故事給了他相當大的啟發:當你兌現承諾,就能招攬到顧客。

別的中介收800-1000英鎊代理費,Akshay收99英鎊,相差了10倍。在別人眼裡,這是賠本的買賣,但是Akshay野心很大:先把顧客搶下來,積少成多,也能賺錢。

為了顯得專業,他向家人借了7000英鎊成立自己的房產公司。他同時租了一個呼叫中心,以便在自己上課時能夠接聽電話。

晚上放學回家,Akshay除了死磕書本,還要給客戶回電話。很快,“斜槓少年”就迎來了第一筆生意。
一名來自Sussex的客人要賣房,Akshay必須上門拍照。沒有駕照也沒有車的他不得不請姐姐的男友當司機。
第一單雖然接得倉促,但是客人對他的評估非常滿意:48.5萬英鎊的房子三個星期後就被買走了。

這一單不算小 —— Akshay要是願意,完全可以抽取豐厚提成,去買奢侈品,去開派對。但是,這個還在唸高中的少年決定像偶像那樣兌現諾言:99英鎊,不多不少。
這第一桶金,則用來買了一盒多米諾骨牌犒勞自己。Akshay回憶說,他“然後回家複習,準備考試”。

驚人的自控能力,再加上宏大的格局,讓Akshay早早就明白:自己的目標,不是找工作,不是當房奴,也不是賺快錢,而是成為一名偉大的商人。

Akshay觀察到,大部分地產中介西裝革履,像華爾街的狼那樣,以專業的形象示人,再抽大筆佣金。然而他們的工作沒有多少含金量:拍照上傳,這誰都會啊。

這也就是說,假若提供靠譜的服務,那靠著口耳相傳,根本不會缺顧客。破除了鍍金的外在形象,這其實是個門檻很低的領域。
事實證明,Akshay的直覺相當準確:公司成立兩年後,他已經完成了價值2億英鎊的房產交易。就算不抽取高額佣金,他也賺得滿盆缽。

然鵝小哥的能耐還不僅如此:一轉眼考A Level了,人家一舉拿下3個A*和2個A,順利獲得牛津offer。

賺了這麼多錢的小哥,先給父母買了輛新車。他說等車險下降的時候,他就給自己買輛車。

熱血動漫一般的人生,真是不得不服。為小哥點讚的同時,也喝了一大碗雞湯。

談到自己的創業之路,小哥用獨特的方式“感謝”了困境:
“回顧我的創業之路,可以說我受益於成長經驗吧:因為要照顧父母,所以對房產相關的事宜有親身經驗,然後就知道每個環節花多少錢。”







奮鬥的意義是什麼?
對Akshay來說,也許並不是坐在金融城的辦公樓裡,和大家一起喝咖啡。階級差距固然存在,但正是自強不息的努力,賦予了生命張力和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