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 文 |劉穎慧 《中歐商業評論》特約作者


-
追求GMV高增長(G↑)需補貼海外,但推高虧損(R↓);
-
壓縮補貼保盈利(R↑),又抑制增長(G↓)和社會效益(S↓)
-
透過“施肥→採摘→運輸”全流程資料上鍊進行區塊鏈溯源;
-
透過“無人機巡檢+影像識別病蟲害”獲得政府“智慧灌溉系統”的補貼;
-
利用拼多多自身平臺數據,開發基於社群消費資料預測需求的技術,獲取研發補助;
-
利用政府冷鏈基建債等投資冷鏈基建,即時監控溫溼度和路徑最佳化,降低物流成本。
-
農產品/日用品免平臺佣金政策——吸引源頭廠商直供;
-
產地直髮模式——透過“農地雲拼”縮減6層鏈路為2層。
-
百億補貼精準投放——米麵糧油佔補貼資源70%,價格低於商超20%;
-
“豐收館”場景聚合——整合30萬涉農商家,打造一站式必需品消費入口。



推薦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