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如何才能有尊嚴地老去?

提問。你父母老了,你會把他們送進養老院嗎?或者這麼問吧。你自己老了,你希望被送進養老院嗎?
今天,我陪同“問道全球”的企業家們,把雙腳踏進了日本老齡化的深水區:養老機構。這也是我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
雖然不願意。但是,養老這件事,誰也迴避不了。中國老齡化同樣日益嚴重,甚至有超過日本的趨勢。所以,深刻理解日本的經驗,對你我都非常重要。
不過,聽完日本第二大養老機構,倍樂生的陳曉瑩博士的分享後,我的心情有點複雜。
我整理一下思路,爭取給你講清楚。

60.8%的老人,不和子女住在一起

我們都知道日本老齡化很嚴重。是全球最嚴重的。那麼,有多嚴重?
前幾天的文章裡,我給你看過一張圖。再看一遍。
1980年,日本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7%。1995年,提高到15%。2023年,提高到29%。預計2060年,會提高到40%。5個人裡面,有2個是老人。老人越來越多。
老人之所以叫老人,就是因為自理能力越來越差。這麼多老人,他們如果不能自理,都是靠誰來解決呢?
在過去,是靠子女。但現在,靠不住了。
看圖。
在1980年,60%左右的日本老年人,是和子女同住的(和未婚子女同住,或者三代同住)。1995年,這個比率降到了46%。2021年,這個比率甚至降到了30%。大部分老人,不和子女住在一起。因為不習慣。或者因為“少子化”,就根本沒有子女。
那他們和誰住呢?老兩口自己住(32%),或者一個老人自己獨居(28.8%)。60.8%老年人,日常只能自己照顧自己。
想想有點淒涼。但是,這可能就是老齡化和少子化的必然結果吧。中國可能也無法倖免。
可是,老年人真的能自己照顧自己嗎?
有點難。各種挑戰。比如:認知症。

2025年,20%的日本老人可能患有認知症

什麼是認知症?
就是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下降。記不得人,記不得事。
導致認知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阿爾茲海默症。比如腦血管疾病。等等。有人把認知症,叫做失智症,或者老年痴呆。這些叫法非常傷人。但是,嚴重的認知症患者,確實生活很難自理。我今天吃過藥了嗎?家門鑰匙放在哪裡了?記不住。
那日本有多少老年人,患有“認知症”呢?
2020年,日本17.5%的老人(65歲以上),患有認知症。預計2025年,這個比率將達到20%。每5個人中間,就有1個。為什麼越來越高?因為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越老得認知症的機率越大。所以隨著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到2060年,日本老人的認知症率將高達33.3%!三分之一!
這些老年人,很難自己照顧自己。但是,他們大部分又不和子女住在一起。怎麼辦?
社會化養老。

日本人為了社會化養老,絞盡了腦汁

日本社會化養老的路徑,值得我們思考。因為他們一定為了這個問題,絞盡了腦汁。他們一定想盡了一切辦法。這些辦法,有些有效,有些無效。無效的,都逐漸被淘汰。能留到今天的,都是血淚教訓。學習這些血淚教訓,能避不少坑。
1960年代,日本老齡化率5.7%(今天29%)。這時,日本就已經未雨綢繆,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1963年,日本頒佈了《老人福祉法》。但是沒有競爭機制,導致服務單一。同時,也增加了中高收入者的負擔。
1970年代,日本老齡化率7.1%。繼續改革。1973年,推出了“老人免費醫療”。免費醫療當然受歡迎。但導致了長期住院,醫療費暴增,成為了社會問題。
1980年代,日本老齡化率9.1%。日本為了解決養老資金不夠的問題,1989年開始徵收3%的消費稅,並推出養老的“黃金計劃”。沒有什麼服務,是沒有代價的。老齡化的代價,透過消費稅的方式,由全社會承擔。
1990年代,日本老齡化率12.0%。資金缺口越來越大。1997年,日本把消費稅,從3%,提高到5%。並推出養老的“新黃金計劃”。然後,日本消費稅繼續逐漸提高到10%。
關於養老社會化的40年變遷,我就寫了這麼幾句話。輕輕鬆鬆。但生活在那40年的人,一定能體會到那種山一樣的巨大壓力。
2000年代,日本老齡化率17.3%。最終,日本正式推出了“介護保險法”。
然後,介護保險法,成為了今天日本社會化養老,最重要的政策之一。
什麼是介護保險法?

40歲以上,必須購買介護保險

介護,就是給無法自理的老人提供護理的意思。介護保險,就是為給老人的護理,購買保險。
只是這種保險,是強制的。
介護保險法規定,日本滿40歲開始,必須購買“介護保險”。介護保險,不是醫保。醫保是醫保。介護保險,是在醫保之外,額外繳納的保險。主要使用者支付護理老人(而不是看病)的費用。
我老了自己照顧自己。不需要介護。我可以不買嗎?不行。必須買。
那買到什麼時候?是不是到了65歲,成為老人之後,就不用買了呢?不是。65歲之後,繼續買。因為太多老年人需要護理了。而且正在越來越多。錢怎麼不夠。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每一分花出去的錢,都必須有人出。但即便這樣強制,錢還是不夠。
2022年,日本在老年人介護上的總支出,是12.3萬億日元。其中介護保險,只承擔了其中的50%。還有50%,最終由國庫(國家級財政),都道府(省級財政),和市町村(市級財政)分擔了另外50%。那麼國庫,都道府,市町村又是哪裡來的錢呢?他們不可能憑空造出錢來。他們的錢,當然就是來自稅費。
非常艱難才籌集的錢,當然要非常小心地花。
於是介護保險法,根據老人需要介護的嚴重程度,分為7個等級。每個級別,對應不同的可以報銷的服務。比如嚴重到什麼程度,可以用洗澡服務。一個星期可以用幾次。
你看到這裡,是不是心情已經挺沉重了?
我們所知道的老齡化,只是一個概念。但是在日本,這個概念已經具體化為了,你一個星期可以洗幾次澡。
那麼,誰來提供這些服務呢?
你當然可以選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當然,你也可以選民營養老機構。

民營養老機構,進入爆發期

2000年《介護保險法》頒佈後,民營養老機構,進入了爆發期。
看圖。
2005年,日本的民營養老機構只有10萬單元左右。但是到了2020年,就漲到了61萬多單元。甚至超過了非營利養老機構。
為什麼?因為非營利,所以提高服務水平的動力不夠。而且效率很低。有的機構的工作人員和老人的配比,會在1:3左右。老人常常不能得到最好的照顧。
這時,民營養老機構的機會就出現了。只要你的服務足夠好,就會有支付能力強的老人,願意自費入住。生意非常好。
在日本排名第一的養老機構,SOMPO,一共經營著469座養老院,服務著近3萬名老人。那麼你猜,這家養老院一年的收入大概是多少?1498億日元。摺合人民幣75億。每位老人,平均每人每年25萬人民幣。
每年25萬人民幣,這麼多啊?是的。就這麼多。為什麼啊?
因為有尊嚴的老去,很值錢。甚至無價。

有尊嚴地老去,無價

陳博士給我分享了幾件事。
她說,有的認知症患者,會產生幻覺。他們會對你說,我看到牆上爬滿了蜘蛛。牆上當然沒有爬滿蜘蛛。那麼,你怎麼回應他?
說,你看錯了,哪有蜘蛛,別瞎想?
不能這麼說。你要說:那我們把蜘蛛掃乾淨吧。因為你認為的幻覺,在他們看來都是真實的。否認他們所見,對他們是一種嚴重的傷害。接納,並給予肯定,才能讓他們獲得尊嚴。
有一位患有認知症的老人,喜歡收藏塑膠手套。為什麼?因為她以前是一位理髮師。她不記得了。但還是喜歡收藏工作用的手套。於是,院長就讓這位老人給自己理髮。理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老人很開心。因為覺得自己依然有用。有用,就有尊嚴。
還有位老人,透過窗戶,看到有年輕人在海上衝浪。就小聲說了一句,我也想試試是什麼感覺。於是,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就和老人一起,制定了一個長達半年的訓練計劃。半年後,在工作人員的保護下,83歲的她,跪在衝浪板上,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衝浪。她說,這是她這輩子最幸福的一天。
我聽完陳博士的分享,目瞪口呆。
有尊嚴的老去,很值錢。甚至無價。
還不止是這樣。

一頓飯,討論一個星期

老人不記事。怎麼辦?那就透過日常生活幫他們記事。越做事情,記事能力越衰退越慢。這和身體是一樣的。
如果你和老人一起住,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老人適當多做些家務。比如做飯。不是為了自己可以偷懶。而是老人只要動起來,身體機能就不容易衰退。大腦也一樣。
那怎麼做呢?陳博士說,他們提煉了一種簡單實用“白板記憶照護法”。
一位工作人員,帶了6-7位老人開會。下個月大家一起做飯。今天討論,我們做哪幾個菜。老人們各抒己見,工作人員就把大家的意見,寫在白板上。當老人的意見被寫下來時,並不斷討論時,就能不斷刺激和加強記憶。老人們參與得非常積極。討論了2個小時後,終於定下了選單。
第二天,繼續開會。今天的會議,討論誰買菜,誰洗菜,誰做飯,誰洗碗。各抒己見。再不斷記在白板上。又討論了2個小時。
這樣一頓飯,能討論一個星期到一個月。但其實那頓飯,其實不是目的。討論才是目的。老人們參與感極強。不但在不斷進行記憶康復。最後那頓飯吃起來,估計也特別香。
這就是白板法。
還不止是這樣。

養老院裡的小學生俱樂部

陳博士說,倍樂生有些小學生俱樂部和養老院開在一起。
什麼意思?
就是他們在經營養老院的同時,也經營小學生的托育服務。放學後,父母還沒下班。那就先到“小學生俱樂部”來寫作業。在這裡,有專人監督作業進度。
誰來監督呢?除了工作人員,還有住在養老院的老人。
有了工作以後,老人們非常認真。今天有哪些作業啊?為什麼這一頁還沒寫啊?要抓緊了,父母要來接你了。做這種監督工作,很有成就感,很有尊嚴。
有的老人生病了,躺在床上。但還是很想監督孩子們寫作業。於是,孩子甚至回到老人床邊去寫。主動被老人監督。看著朝氣蓬勃的孩子們,老人自己也感覺有了活力。
而且這對孩子也有幫助。孩子會問:為什麼爺爺讓我們自己吃飯,你們卻要人喂呢?然後工作人員和孩子們解釋,因為吞嚥功能的退化。你們以後要多練習,以後才能退化得慢一些。這樣的互動,也增加了孩子們對老人們的禮貌和尊重。
我再次目瞪口呆。這樣的養老院,我也想去住。
那麼,他們是怎麼收費的?

在日本開養老院,也可能很掙錢

在日本的民營養老院,除了提供介護保險法裡提供的服務(幫老人洗澡等),並且按照法定價格收費外,主要是收兩筆錢。一筆是床位費,一筆是服務費。
床位費,就像是酒店一樣。一般一次收5年。這是買住進來的資格。這筆錢,有貴有便宜。主要是看養老院的等級。有的會很貴。
我問,最貴能貴到什麼程度?
陳博士,最貴的,5年的床位費,能貴到2億日元(1000萬人民幣)。也就是200萬人民幣一年。我的天!當然,也有便宜的。比如,大約1萬人民幣一個月的。
那服務費呢?
服務費,就是每個月收的費用了。用於支付工作人員的工資。老人需要年輕人照顧。有些養老院,老人平均年齡89歲,工作人員平均年齡37歲。根據服務的級別,人員的配比,價格不同。好的養老院,工作人員和老人,甚至可以達到1:1。所以就貴。
那,大約費用是多少?一般,大約是30-50萬日元每個月。差不多是人民幣2萬左右。
床位費+服務費。如果你能提供很好的服務,開民營養老院是可以掙錢的。甚至可能很掙錢。
當然,這是高階民營的養老院。普通民營,以及非營利性養老院,就會便宜很多。
那麼中國呢?

那麼,中國呢?

看日本養老產業的目的,不是為了日本。而是為了中國。
看圖。
2020年,日本的老齡化率,全球最高。但是,很多國家正在迎頭追趕。比如中國。比如韓國。
這就意味著,日本花了漫長的幾十年經歷的老齡化社會的歷程,中國有可能會快進一遍。
那麼,日本應對老齡化的商業化努力,我們是否也會同樣再來一遍呢?
中國會不會也推出“介護保險法”呢?會不會也用特定稅收分擔成本呢?會不會也鼓勵民營養老院分流分層呢?
看看日本的過去。再看看中國的未來。
然後,行動。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作者 / 劉潤編輯 / 二蔓  版面 / 黃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274篇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品牌推廣 培訓合作 | 商業諮詢 | 潤米商城 | 轉載開白
請在公眾號後臺回覆  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