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王朔,又在瞎說大實話

這是“頑石”的第 618 篇文章

67歲王朔,終於出山!
無論是出於宣傳書或單純想嘮點嗑的想法,他開了個短影片賬號。
賬號名也沒掛他自己,而是用的書名,叫“起初有個編輯部”。
中國人是最重憂患意識的,多少人奔勞半生就是為了老來享福。以王朔的江湖地位,我以為他的晚年也能過上短影片同款“太上皇”生活。
沒想到他卻展示了一個老中人的噩夢:老了老了,卻活成“孤家寡人”了。
說日常生活,他說自己每天高強度刷10小時短影片,刷到眼睛出毛病得專門治療;
談養老生活,他說女兒警告不可死在屋裡、耽誤房價,最好是死在小院裡;
談身體情況,他說身體不行扛不住造、連外賣都吃不了,得自己做飯。原來還能烙點餅,現在血壓、血脂啥都高,只能吃蒸菜,最多配點醬油。
王朔還是一如既往的誠實。
他明白告訴你,誰老了都一樣。任你年輕時再威風老了還是一樣寂寥、任你再牛人老了還是一樣得忌口、吃淡出鳥的飯菜。
死亡面前眾生平等,唯有生老病死、鰥寡孤獨逃不掉。
王朔確實在說大實話,但看完這個影片我仍然震驚:
無論你是否看得慣他,但王朔作為中國文壇的一種符號,江湖地位就在哪裡。這麼多年他出圈的就一個字,拽。
但這次影片採訪,我才發現王朔竟然如此瘦小。可能長久遠離鏡頭,畫面裡的他再沒有當年揮斥方遒的氣勢。
現在的他眼神里有怯意、肢體動作裡透露著羞澀,像個衚衕的老頭、不像當年那個拽漢。
難怪網友都評論:王朔老了。
算算看王朔已經“退圈”十幾年了。
這十幾年來他人不在江湖,江湖卻有他的傳說。可能現在的年輕人壓根不知道“王朔”是誰,但你一定看過這張食指指人的圖片。
“拽人王朔”,養活了一代又一代媒體。
以前是報紙文摘摘錄、再是公眾號時代封神、現在是小紅書碎片化言論體盛行。甚至你仔細看這些搬運王朔的賬號,不少壓根就是假語錄,只用貼一張他的大頭貼、剩下的文字全在亂編,要的就是王朔的反叛符號。
“王朔”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早已超過了“王朔”的實體本人。
在資訊日漸爆炸的年代,一個人能火3個月很容易、能火3年算你有點本事;
而像王朔這樣能跨越幾代人火上30年的,絕對是有點說法。
現在再看王朔的那些所謂“出格語錄”,我覺得他壓根就在說大實話。被罵是因為他太超前了,任何時代的超前者總是要被批鬥的。
王朔不過是消解了延續千年的苦難敘事。
別人說吃苦是福,他說“這個世界最歹毒的讚美,就是把窮苦人的磨難,當做勵志的故事去愚弄底層人”。
別人說安貧樂道,他說“我認為我還是順的,沒碰到什麼事兒。人不能受折磨,說受苦能鍛鍊人,呸,以後人能好點”。
經常有人把王朔的思想上升成“痞子文學”、彷彿不整點專業名詞就不夠裝逼。但我覺得王朔一以貫之的價值觀其實很簡單:人,不該、不能、也不必找苦吃。
而這才是真正動了“上等人”的蛋糕。
咱們這個民族千百年來都太苦了。
當苦難無可避免,為了維持社會穩定、“苦難”就必須被道德化、因為這樣人才能活下去。這麼多年來底層人就被這麼忽悠著、拿血肉去供養那些享福到腦滿腸肥的上位者。
王朔只不過是不想吃苦。
他不僅自己不肯吃苦、還鼓搗別人苦不好吃;
當大家終於琢磨過來苦難不是美德,身為盜火者的王朔本人,當然引火燒身了。
寫這篇文章,我無意為王朔立傳,他也不再需要任何人立傳。
這次再出山,他一連線受了多家媒體訪問,如果你多看幾家就會發現大家的內容一樣。這倒不是說抄襲,而是王朔本人想說的話,就那麼幾句。
換句話來說,這可能是他最後想對這個世界說的話。
在插科打諢之外,他說了很多關於死亡的話題。
“死”對於咱們來說是個禁忌話題,尤其是上了歲數的人,年紀越大越怕死,因為死亡它真的就在眼前。
但王朔不怕,他不忌諱這個。
最開始他覺得人活到40還不死就是不要臉;
後來他活過了40、走了全世界那麼多地方,還真給自己找個了地方去死;
最後他也放棄了,還是死在原處吧。
現在的想法就是死亡過程能利索點,別佔地;
再就是死亡的地點再精確點,別死在家裡,不然死後房子賣不上價;最好是死在院子裡,乾淨痛快。
看過那麼多名家訪談後,我對王朔的這番“死亡演講”並不稀奇。凡是獲得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總有一套自洽的世界觀。
我驚訝的不是王朔正在“等死”;
而是他無意藉著這些“超凡言論”去扮演一個解脫大師。
他不扮演深沉、不說金句名言,說完那麼多插科打諢的廢話後,他只聊了一點關於自己新書的真話。
都知道王朔2年前出了一本《起初》。
這書當時銷量不錯,幾度登上暢銷排行榜。但說實話除了老粉會買,現在讀王朔的可能還沒讀大冰的多。
所以出這書就不是為了賣錢。
不為錢不為名寫書幹嘛?
這個問題王朔在影片開頭就說了:人活到最後,只能是為自己。
他還有點話想說,但關於“自己”他已經無話可說。
把這些東西寫出來,心裡就會平靜一點。寫出來就踏實了,可以放心去過自己的日子。
至於《起初》這麼個拗口的名字,其實就是王朔版的《史記》。
王朔想的很簡單,他已經老了。
在生命的終極前他選擇誠實,終於他勘破“帝王將相本質上就是老百姓”:沒有那麼偉大,腦袋也沒那麼夠使,我其實就是把他當作一個普通人來寫。
67歲王朔依然是拽爺。只不過以前的“拽”給外人,看咱多牛逼;
現在他是拽給自己看:
名流千古,這是妄想。
縱然名流千古、也未必牛逼。
⇧ 點選圖片 即可購買《起初》四部曲
《起 初》
王朔潛心十五年寫成壓卷之作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本文已完結
作者:大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