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黃金違約潮來襲:史上最壯觀階層崩塌奇景就在眼前

烏克蘭只是前菜,老歐洲才是正餐我們可能要見識到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由富轉貧的壯觀景象。

風大浪高,點選卡片,關注防迷路
唐總果然位面之子,一定要把這個世界的時間線,攪到黑暗線上去。

昨天烏克蘭被插標賤賣,今天德國大選右翼大勝,歐盟政治上風雨飄搖,新聞頻出。可真正的大事,顯然不在這些表面新聞之上。

歐洲的央行正在面臨迅猛的違約狂潮。

本月中旬開始,全世界第二大黃金儲備銀行,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兌付開始出現問題。

雖然英國持有黃金量僅310噸,位居全球16位,比荷蘭、印度還要少。但英格蘭銀行卻是全球第二大黃金保管機構,負責為各國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保管黃金,全球大約有8400噸黃金儲備在倫敦的金庫中,其中英格蘭銀行直接保管的部分大約40萬根金條,2.8億盎司。
比如全球第二大黃金儲備國德國擁有的3300噸黃金,就被分別存放法蘭克福德國聯邦銀行(約40%),紐約美聯儲金庫(約45%)和英格蘭銀行金庫(約15%)。

然而這個全球第二大的黃金儲備倉,卻發生了嚴重違約。

正常來說,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的黃金合約到期交割的時候,大約只需要2-3天就可以完成實物黃金的交割,但最近這個時間被拉長到了4-8周。
COMEX與倫敦金市之間的“實物交換”(EFP)規則要求在14天內交付,而英格蘭銀行的4-8周交付時間“有效地構成了這些合約的技術性違約”,因為賣方無法滿足交付時間表。
而且這種“延誤違約”還在繼續加劇,根據財富雜誌和金融時報,實物黃金的交付週期已經從一個月前的四周,變到現在的八週,而且還在繼續延後。

市場已經開始傳言,儲藏在倫敦金庫裡的2.8億盎司黃金,可能只有3600萬盎司是可以取用的。英格蘭銀行替別國管理黃金的

一百多年中,許多黃金變成了只存在於紙面上的“真·紙黃金”。

面對質疑,英格蘭銀行的反應也很神奇,英格蘭銀行副行長拉姆斯登在CNN採訪中表示,銀行能夠滿足所有請求,但由於人力所限,黃金運輸和跨境移動的複雜度,導致了交付延誤。大多數交付時段已被現有客戶預訂,新客戶可能需要等待更長時間,但英格蘭銀行行長貝利卻在Sky News上說,金庫內沒有黃金短缺,只是流動受到限制。
到底是人手不足,還是流動性不足?成了羅生門。
別扯來扯去變成黃金不足,那可就好玩了。畢竟黃金是歐洲最後的錨定物,如果歐洲的潑天財富,發現都是建立在倫敦金庫裡的“真·紙黃金”之上,登時就是地動山搖,足以讓三億歐洲人,一夜變成發展中國家。
而戳破這個大泡泡,引發歐洲央行黃金違約的元兇,就是美國。
之前的文章有寫到,馬斯克馬中堂的查賬行動,終於燒到了美聯儲。
一個推特網紅提醒馬斯克,美聯儲Knox軍事基地裡存的4580噸黃金(美國黃金儲備一半多),已經50年沒有檢查過了。

馬斯克問這個網紅,這麼重要的資產,應該每年審計吧?結果回答是,50年沒有審計過。

然後混不吝的馬中堂就要說檢查Knox Fort金庫裡的黃金。為了防止作假和封口,這個檢查將全程直播。

馬中堂不是說說而已,他找到了一直認為美聯儲應當廢除的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國土安全和政府事務委員會主席,Rand Paul,簽發了要求對Knox Fort金庫進行審計的專函。

欽差要查糧倉怎麼辦?這個中國讀者熟悉。

一個辦法是“九龍燒倉”,可真金不怕火煉,黃金是燒不了的。另一個辦法就是“天下第一巡撫”諾敏的“借花獻佛”:當年諾敏糊弄雍正,民間借了幾十萬兩白銀充到藩庫,讓前來請點的官員查無可查。

既然要查金庫,而42年從未被審計的金庫又有虧空怎麼辦?那就從鄰居那邊“挪”一點吧。

過去一個月中,紐約從全世界各地進口了292.85噸黃金,其中從倫敦金庫進口的黃金就達到了151噸。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上美國在24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瘋狂吸納黃金,有媒體估算,耶倫卸任前美國進口了超過600噸黃金,除了倫敦,連遠在新加坡的黃金都被吸到了美國。

當然,明面上,各大西方財經媒體的口風還是高度一致:因為擔心關稅原因,所以要把黃金搬回美國。

不過,不論是為了避免加稅所以搬黃金,還是為了檢查借黃金,甚至為了對抗美元綠紙化囤黃金,結果都是美國瘋狂從盟友哪裡搬空了金庫。

禍不單行,美國瘋狂吸金填補虧空,東方也在瘋狂購買黃金。G2好像提前對好了答案,兩頭一吸,把中間的倫敦金庫給吸空了。

而正如前邊所說,英國自己的黃金儲備區區300噸而已,這些黃金都是歐洲親戚們存在自家金庫的。倫敦紙黃金騙局暴露,整個歐洲的央行手上可就都沒了黃金。火燒連環船,誰都跑不了。

這把算是中美聯手絞殺,歐洲在劫難逃。畢竟上三常都在卷,歐洲卻躺的這麼平,你不上選單,誰上選單?
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只有兩個國家從發達國家墮落回發展中國家,一個是腦子有坑的阿根廷,一個是腦洞太大的南非。都是抽象到一定程度,作死到不知所謂才能落到這個下場。
然而時代變了。好日子過完了,祖宗留下的金山吃空了。
黃金違約大潮過後,我們可能要見識到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由富轉貧的壯觀景象。
縱觀世界五千年曆史,西歐成為世界舞臺的中心,不過五百年而已,並非常態。在冷戰之後的全球化大潮這三十年間,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紅利兩百年全球殖民的紅利已經坐吃山空,老歐洲進入不可逆轉的衰退通道之中。世界正在迴歸歷史常態,西歐也逐步迴歸它五百年前的地位,退化為世界島的一隅。
不破不立,歐洲的泡沫不破,美國的AI泡沫怎麼續命?東方重歸舞臺中心的位置從哪來?蘇德開打之前,也得先握著手分了波蘭不是?
烏克蘭只是前菜,老歐洲才是正餐。人類史上最壯觀階層崩塌的奇景就在眼前
風大浪高,有些不方便說的,可以點選下邊卡片移步可以留言的小號聊一聊,也可關注筆者微博賬號 @躺平學副教授
筆者的新書上市啦,錯愛筆者閒扯的讀者,可以點選下邊的 閱讀原文 購買~~已購買的讀者,記得後臺聯絡筆者,加入VIP讀者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