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母嬰行業增長密碼:在「孩本位」時代重構品牌心智的三把鑰匙

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
在出生率跌至0.68%的當下,母嬰行業的討論一直圍繞著存量、瓶頸、增長乏力等話題。以至於,諸多品牌在見頂的使用者規模下,束手無策。
但很多人忽略一個事實,中國母嬰市場2018-2024年複合增長率達8.5%,預計2025-2030年增速將提升至14.2%——這是一個還在增長的市場。
這份資料來自2025年巨量引擎母嬰行業峰會。會上,巨量引擎與CBNData聯合釋出了《2025巨量引擎母嬰行業白皮書》。其中顯示,母嬰市場大多的增長來自於一個新的增量:年輕的95後、00後。
*資料來源:《育無定式 愛有共識——2025巨量引擎母嬰行業白皮書》
他們是在充分關注中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一代,更重視自我感受與需求,且對審美、消費體驗、品牌溝通等多方面,都前代截然不同。
這種特質所帶來的生活方式或消費偏好,正在重構整個母嬰行業。至少,品牌再沿用傳統的營銷邏輯,顯然已經無法適應市場了。
那麼,品牌何以突圍?近期舉辦的2025年巨量引擎母嬰行業峰會給了行業一些參考。

解碼新父母:精長時代的三大消費革命
95後、00後父母逐步成為母嬰消費市場的主力軍,他們的消費偏好與決策邏輯,正重塑整個行業的增長曲線。
若想在這片市場中突圍,深度洞察這一屆年輕父母的育兒理念與消費心理,已然成為企業破局增長的必修課。
2025年巨量引擎母嬰行業峰會上,我們發現,2.6億+育兒人群在刷抖音,平均每月使用時長達到斷層式領先的47小時。
透過這群育兒者,我們能夠看到母嬰行業的一些變化:
第一,分齡分階段精細化育兒開始流行。
在出生率下行的而今,母嬰市場一直被認為存量使用者增長天花板凸顯。但為何整個市場還在增長?背後其實是ARPU(平均每使用者收入)帶來的機會。
峰會指出,作為育兒人群中佔比超45%的95後父母,對每個孩子的養育投入更謹慎且追求品質。資料顯示,95後家長每月的母嬰產品消費支出,是前幾代父母中最高的,達到了家庭月收入的30%。
這背後,是95後父母引領的分齡分階段精細化育兒理念。比如,孕期家長關注胎兒發育與自我健康管理;0-3歲側重安全防護與科學餵養;3-8歲聚焦早期啟蒙與習慣養成;小學至高中階段則轉向學業支援、個性發展與心理健康。
*資料來源:《育無定式 愛有共識——2025巨量引擎母嬰行業白皮書》
分階輔食開創者英氏,算得上抓住了這一消費革命。
去年,該品牌攜手新時代辣媽金靖,在抖音上不斷輸出輔食科學餵養理念的內容。比如0-1歲關注腸道健康、過敏防禦,1-3歲關注體質增強、大腦發育等。
此舉之後,英氏 “分階餵養”行業聯想份額增長超過20%;而針對母嬰孕期至3歲的分齡人群,英氏分階輔食的滲透提升了5%~10%。
第二,育兒即育己的理念成為主流。
作為95後父母,從小生活在獨立自主個性的環境中,在他們看來:精養孩子的同時,也要把自己再精養一遍。
這群人既重視孩子的個性與需求,也珍視自身空間與熱愛,拒絕 犧牲式養育。這種對 “自我” 與 “孩子” 雙重需求的清醒認知,催生了 “孩本位” 育兒觀,推動養育從單向奉獻轉向平衡共生。
資料說明一切。
抖音上#爸爸帶娃 、#寶爸帶娃 等話題播放量均超800億,爸爸在育兒中的參與度顯著提升。而這個過程中,爸爸們會不斷提升自我,在抖音上學習烹飪、財商,甚至物理、數學,甚至購買童年錯過的玩具和遊戲機。
白皮書顯示,當下30%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會兼顧自我需求。從孕期的私處護理、皮膚管理,到產後的修復與自我提升,再到孩子入學後的旅遊出行與興趣培養……育兒人群的自身精細化需求,也在持續釋放。
不難看出,此前只關注孩子的母嬰市場,其實早已有了新的增量人群。而這方面,專注原生態孕媽護膚品的袋鼠媽媽、主打高性價比待產包的十月結晶、以產後恢復聞名的犬印本鋪等,早已因此賺到了第一桶金。
第三,育兒群體圈層精準分化。
對於中國母嬰市場來說,圈層細分算得上最大的變化之一。
這一方面是人群的影響。從小生長於個性化、悅己化環境的95後父母,原本就主導了消費網際網路的興趣化、圈層化。而在育兒上,他們也呈現出高度細分的圈層特徵,不同群體的育兒理念與消費偏好差異顯著。
另一方面來自技術的洞察。此前,各個平臺只能依據一些消費行為資料,識別泛母嬰人群。而今年,巨量引擎基於上述分齡人群,透過大模型深度理解母嬰TA人群特徵,從而挖掘出了12大類細分圈層,包括富養隨心黨、反捲淡人媽、養娃精算師、夢想投資人……
相較於以前的泛母嬰人群,這些行業特色人群標籤,更能夠幫助品牌讀懂每一種育兒人群的真實需求。
峰會上,養娃精算師人群被作為案例深度解析——比如該人群在內容上更喜歡育兒攻略和測評內容,在消費上更願意為高品質支付溢價。
那麼,對應的品牌動作該是如何的?為了捕獲養娃精算師的關注,兒童護膚品牌海龜爸爸就在抖音上打了個樣。其透過實驗室探訪、乾貨科普內容等抖音內容傳遞科研實力,展示防曬產品的成分安全性與功效,如防水力、不粘膩特性。
最終,海龜爸爸不僅提升了“強防曬功效”等行業聯想份額,GMV還同比增長了67%。
整體來看,中國母嬰市場新的人群帶來了新的需求。包括好奇、美素佳兒、海龜爸爸等部分母嬰品牌,也已透過新洞察新內容等新營銷方式,實現了對市場變幻的快速反應。
但這些玩法背後是否存在一個普適性的邏輯?有能否總結成一套可複製的方法論?這成了全行業都在探索的問題。

心智攻堅戰:撬動精細人群的三把鑰匙
品牌一切的應對動作,都應當從市場的反饋中來。
在新一代父母新的消費行為特徵下,巨量引擎洞察到了一些細節。比如家長在購買育兒產品會考慮的因素平均達到4個,且在奶粉、紙尿褲等品類購買前會提前半年瞭解。
不難看出,家長選購育兒產品時呈現高謹慎度+長決策鏈的特徵。這一特徵也導致,母嬰使用者的品牌遷移成本比較高,一旦認準品牌之後,輕易不會更換。
所以,巨量引擎母嬰行業也在峰會上提出:在使用者決策黃金期完成第一心智卡位,突破單一維度,構建多維心智壁壘,成為品牌的必選項。
何以卡位第一心智?巨量引擎調研發現,新父母一代消費決策TOP5因素中,核心關注點圍繞商品、場景、品牌三個維度展開。也就是說,商品心智、場景心智、品牌心智的多維心智構建,成為品牌攻堅戰的三把鑰匙。
峰會上講到了海龜爸爸案例。在此之前,海龜爸爸多在商品心智上做輸出,如高倍防曬、防曬傷等內容。而當理解育兒人群心智需求之後,海龜爸爸在場景心智和品牌心智上均有佈局。
2025年上半年,海龜爸爸就透過分人群場景化運營,在釣魚玩水、露營野餐等多個場景傳遞產品適配性。最終, “戶外高倍防曬” 的行業聯想份額提升5%。
此外,海龜爸爸也透過實驗室探訪等內容展示科研實力,藉助亞洲飛人蘇炳添代言,深化品牌亞洲第一心智。一套組合拳下來,其 “亞洲第一防曬” 的行業聯想份額直接提升了4.4%。
但是,海龜爸爸這一套打法,其他的母嬰品牌能否複製?這或許才是巨量引擎母嬰行業峰會最大的看點。

營銷大升級:抖音生態賦能品牌增長

逐層心智滲透,對於母嬰品牌而言是直接的提效。
峰會上,巨量引擎特意進行了對比:
洗護行業中,構建起商品-場景-品牌三重心智的品牌,相較於僅有商品心智的品牌,閉環費比低了29%;紙尿褲賽道中,三重心智品牌的新品打爆週期,比單層心智的品牌短了25%;奶粉領域裡,三重心智品牌的消費者偏愛度,高於單項心智品牌37%。
可以說,品牌的心智構建越多層,生意增長越高效。
然而,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大多品牌走到這一步還面臨好幾個問號:
首先,怎樣的內容能夠實現心智滲透?
其次,怎樣的傳播能夠加速多層心智構建?
最後,三重心智達成又該如何進行生意轉化?
透過2025巨量引擎母嬰行業峰會,母嬰品牌找到了一套可以在抖音上實現的答案。
 1  心智滲透背後是情感共鳴。
跳脫母嬰,跳脫抖音內容生態,憑藉我們對全行業內容營銷的常識,其實不難發現:凡是要想進入使用者心智,必須達成情感共鳴。
實際上,抖音上亦是如此。巨量引擎發現,抖音2025內容趨勢主要聚焦在情感內容,比如歸屬認同、治癒解壓、自我重塑等。
袋鼠媽媽,正是透過在抖音上進行精品情感內容的層層觸達,才實現了當下1000%的增速。
實際上,孕婦對 “無新增”“溫和低敏” 的需求雖強烈,但無法透過肉眼判斷產品,因此品牌的專業背書與情感共鳴成為建立信任的關鍵。
為此,袋鼠媽媽在抖音上主要透過情感內容層層深化品牌心智,構建紮實的情感連線。
其先是以短劇《休夫後驚豔全球》破圈,借女性獨立成長主題拉新72%,啟用品牌認知;再聯合中國婦女報發起 #媽咪新風向 話題,聚焦媽媽群體閃光時刻,實現“女性力量”品牌行業聯想份額Top1;最後出品新生代爸媽成長紀錄片《歡迎你來到我的人生》,從女性視角展現育兒中的自我平衡,將品牌從 “產品提供者” 升級為 “成長陪伴者”,築牢社會價值認同。
 2  多層心智滲透背後一定是立體化的傳播矩陣。
找到能夠實現心智滲透的內容之後,傳播成了一個問題。
依舊從營銷常識出發,商品心智重在專業信任,場景心智重在真實感和代入感,品牌心智重在情感價值與調性塑造。如果品牌自身單一賬號傳播,很難實現多重任務。
好在,抖音上存在大量形形色色的優質創作者。
要想強化商品心智,抖音上有母嬰垂類專家、育兒博主為核心,他們能夠透過專業科普讓使用者認知你。
要想強化場景心智,抖音上有時尚、美食、運動、戶外等跨界達人,他們能夠圍繞自己所專注的場景快速與品牌繫結,構建使用者的場景心智聯想效。
要想強化品牌心智,抖音上有明星有官媒有KOC,他們透過權威背書、價值觀引導和使用者證言等,提升品牌公信力和調性。
紙尿褲品牌好奇,就曾跳出單一母嬰垂類,構建 “垂類專家 + 跨界達人 + KOC” 的立體矩陣,實現三重心智的滲透。
其先邀請兒科專家輸出科普 ,強化商品心智,使 “防漏” 商品心智提升48%;再聯動達人打造多個戶外場景,推動“戶外活力” 場景心智聯想效率提升96%;最後釋出媽媽產房的勇敢一天,引發全網共鳴,品牌美譽度最終提升13pp。
 3  生意轉化要求閉環鏈路。
在心智分層滲透之後,轉化承接才是最關鍵的一環。巨量引擎從人群精準觸達、內容高效生產、商品快速轉化等各方面都給到了品牌提效工具和閉環鏈路。
而KOC短影片裂變正是人群觸達的首選,比如嬰童洗護品牌貝德美,就透過場景×人設公式,尋找精媽人設、寶貝人設、婆媳劇情等做跑量內容,並根據不同的目標人群針對性投流。最終,短影片素材ARPU提升4倍+,推商品日均消耗翻3倍。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而這種跑量內容生產的事,巨量引擎AI能力成為一大殺手鐧。數字編導、數字剪輯、1300+數字模特, AI工具讓品牌1個人幹10個人的活。此外,AI還能批次修復素材,5-15分鐘搞定,過審率直接提升30%+。
最後的商品轉化主打全鏈路閉環,流量即轉即收。內容端的品牌藍V評論區互動、千川素材追熱點、直播間標題/裝修呼應熱點,能把流量先黏住;商品端擴充詞包抓搜尋流量,最佳化標題和頭圖提升點選率,能讓商品 “自帶吸引力”;投放端用 “全域推廣工具,把 “熱點內容 + 最佳化商品” 精準推給目標人群,可以直接把流量變成訂單。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總的來說,在市場迎來新的變化之下,巨量引擎為母嬰品牌提供了一套完整的 “方法論 + 工具庫”:針對12大細分圈層,藉助多元創作者矩陣輸出趨勢情感內容,再以AI工具與全域推廣實現內容生產與生意轉化的閉環。
這意味著,無論是初創品牌還是成熟企業,都能在這裡找到適配的路徑,將 “精細人群洞察” 轉化為 “高效增長動能”。
未來,母嬰行業的競爭不再是單一維度的產品比拼,而是多層心智的的綜合較量。母嬰品牌唯有緊跟需求變遷,借力平臺生態構建多層心智,才能夠持續突破增長邊界。

*瞭解更多精彩案例,點選下方關注首席品牌官公眾號。
首席品牌官 創立於 2013 年,是品牌人成長及經驗共享平臺,平臺包括自媒體、社群、培訓和品牌活動

「首席品牌官」自媒體系“CMO 價值營銷自媒體聯盟”發起機構、“公關傳播行業最具影響力原創自媒體”。投稿、內容合作,請聯絡「品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