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可以掃的△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更多北美
精彩資訊盡在加拿大樂活網 (lahoo.ca)

[加國報告 Canada News編輯]
美國對加拿大加徵關稅,從加拿大的角度看自然是“委屈至極”——我是你好鄰居好盟友好兄弟鞍前馬後兩肋插滿了刀……你欺負別人我不管,你欺負我?我想不通……
美國政府昨日釋出一份超長報告,詳細列出“一系列國家在貿易領域對美國企業的不公”,其中也包括加拿大。

在特朗普看來,美對加加稅“師出有名”……因為“加拿大一直在利用各種貿易壁壘保護本國市場,令美企和農民蒙受損失”。
美方眼中,加拿大的貿易壁壘主要有以下七項:
農產品——“供給管理/配給制度”
加拿大的“供給管理/配給制度”讓美國乳製品、家禽和蛋類產品幾乎無法進入加拿大市場,高達200-250%的關稅讓這些美國產品完全喪失價格競爭力。儘管“美加墨協議”已規定放寬進口限制,但美方認為加拿大一直在“巧妙設限”,未能完全兌現開放市場的承諾。
果蔬——“包裝大小限制”
加拿大以“包裝大小限制”為由,禁止大批次美方果蔬進口,除非其獲得“部長級豁免”——此規定讓美國產品的出口面臨不確定性。美方批評加拿大“人為設定市場障礙”。
酒類——“酒類專營銷售體系”
加拿大多個省份的“酒類專營銷售體系”實行嚴格管控,讓美國酒類產品邊緣化。美國產的酒飲、啤酒和烈酒要面對的是“過高的利潤率限制、複雜的產品規定和特殊的標籤要求”。美企認為,加拿大的這一“令本土品牌始終佔據主導地位”的體系限制了公平競爭。
能源——“選擇性偏向政策”
美方指控阿省在電力出口上存在“選擇性偏向政策”——在電網擁堵時優先本地電力供應,並計劃對美國產電力施加額外費用。美企認為,加拿大利用政策偏向本地供應商,違背了公平開放競爭的市場原則。
“魁北克法語法”(96號法令)要求美企改造包裝,在產品描述、術語位置及標籤上加上法語翻譯(2025年6月1日生效),這勢必導致美企成本增加。美方認為,該法律在貿易上起到了“不公平限制”的作用。
環保——“2030年塑膠零廢棄目標”
加拿大計劃在2030年實現“塑膠零廢棄”目標,美方擔憂在缺乏可替代包裝方案的情況下,該政策可能會影響美國的食品安全,並令美國農產品至加拿大的出口量大幅下降。
數字服務稅——“歧視性設計”
2024年,加拿大根據“使用者資料”對”數字平臺、線上廣告、社交媒體”徵收3%的“數字服務稅”,美企認為,該政策“幾乎專門針對美企”,其設計存在“歧視性”。
總而言之,在美方看來,加拿大長期透過各種“或明或暗”的政策保護本國市場、限制美國產品自由進入。
美國的意思是:現狀根本不是“美國加徵關稅在前,加拿大反擊在後”……恰恰相反,是加拿大的壁壘太多,我們想要打破——“美對加加稅的決定”才應該被叫做“反制手段”吧……
注:本文旨在討論鮮為人知的加拿大對美貿易壁壘相關細節,無關民粹愛國主義。


△我是可以掃的△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注: 如想第一時間看到加國報告最新資訊,請點選本號首頁右上角,新增“星標”
。

來源:魁北客傳媒
責任編輯:馬家輝
平臺:加國報告
微信ID:Canadanews
全加拿大華人都在關注加國報告,就差你了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