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任命“加拿大州州長”,特魯多又急又羞!

加拿大作為美國最忠實的“盟友”之一,這幾天被特朗普羞辱得夠嗆。

特朗普拿關稅大棒威脅“盟友”就不說了,他把加拿大的主權國家地位也給剝奪了。

11月29日,特魯多跑到在佛羅里達州求見特朗普。在海湖莊園吃飯時,特朗普建議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特魯多可以當州長,這樣不就沒有關稅問題了。
這種似真似假的戲謔,令加拿大方面極度尷尬。為了給自己挽回點臉面,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部長勒布朗12月3日對記者說,“特朗普是在開玩笑”。

加拿大居然卑微到這種程度,就算是玩笑,難道不是應當由特朗普出來澄清嗎?加拿大官員是特朗普肚裡的蛔蟲?

特魯多如果有點國格和人格的話,就該出來抗議,可是他躲了起來。
就在加拿大官員替特朗普澄清之後不久,特朗普當天在自己的網路平臺上發了一張AI圖片,他站在加拿大國旗旁,腳踩加拿大領土,眺望遠方,並配了一句:“噢,加拿大!”(Oh Canada!),這是加拿大國歌的名稱。
如果說海湖莊園那句話是打了特魯多的左臉,那麼,這張圖則是特朗普打了他的右臉。
兩記耳光下來,特魯多作為加拿大總理,竟還在裝死。
你這麼賤,不多來幾下怎麼對得起你?
12月10日,特朗普直接用腳踹臉了,他又發文說:“前幾晚和偉大的加拿大州州長特魯多共進晚餐,我感到很高興。期待很快可以再次見到州長,這樣我們就可以繼續就關稅和貿易進行深入談判。”
第一次“玩笑”,第二次“陰陽”,那這次呢?耳光響得全村人都聽到了。
加拿大《卡爾加里先驅報》稱,很難想象還有比這更具侵犯性的侮辱。
加拿大州的官員也不得不表示一下憤怒。
國防部長布萊爾稱,“我們是主權國家”,下面沒了。
加拿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弗裡蘭說,“政府決心捍衛國家利益”,完了。再也不見她平時那副惡女人的模樣。

外長喬利不回應,她很怕此事會升級為外交事件。

整個加拿大政府就像是被嚇壞的老鼠,躲在地洞不敢吱聲。

特魯多在輿論壓力下,不得不出來回應,但要還費盡心機地表達不滿。
12月11日,他在“女權主義”活動的一個演講時,指責美國人沒有選女人做總統。
“我們本應穩步前進,但美國第二次沒有選出第一位女總統。婦女的權利和進步到處都受到攻擊。我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一個自豪的女權主義者。我和我的政府將永遠是你們的盟友。”
特魯多聲音還怪怪的,女聲女氣,連音量都控制得很好。

無論加拿大這幫政客怎麼掩飾自己的懦弱與無能,都改變不了加拿大是美國一個“州”的本質。

特魯多甚至還不如州長,加州州長紐森還敢指名道姓地叫板特朗普,而特魯多居然只會抹眼淚。

特朗普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羞辱這位“州長”?

直接原因是特魯多在美國大選押錯了寶,他多次力挺哈里斯。

他還蠢到以為特朗普不會報復他,以為自己跑到佛羅里達示好就能讓老頭消氣,這不是上門找抽嗎?

在8月初,特朗普就戲謔過他,當時特朗普海湖莊園接受“Kick90分鐘”採訪,在談到杜魯多時,他不談政經話題,卻開啟八卦模式。

他說:

“實際上,人們說他是菲德爾·卡斯特羅的兒子,這很有可能。我意思是,在這個世界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

。還故作神秘地笑一下,似乎他知道了什麼驚天的秘聞。

作為美國一名重要政治人物,公開拿一位外國總理身世的網路八卦說事,這本身就體現了他對特魯多的厭惡之情。

那時特朗普還沒贏,現在贏了,他不結結實實抽特魯多的臉才怪。

特魯多作為總理,代表著全體加拿大人的臉面。
這是對加拿大的羞辱,但特魯多怎麼反擊?急死也只敢借“女權主義”拐彎抹角地氣一下特朗普,還不敢直呼其名。
這不就是奴婢對老爺的態度嗎?
論國土面積,加拿大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國,但給人的感覺卻是大而無用。
加拿大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生活富足,卻始終籠罩在山姆老爺的陰影之下。
以前加拿大也掙扎過,後來就徹底躺下了。
加拿大在

輿論上極力包裝出與美國是一對親密愛人的模樣,有共同的價值觀、意識形態、有安全利益……

但它跟美國真的平等嗎?說穿了,就是主奴關係。

它這種奴性是根深蒂固,只不過以前主子是大英帝國,現在是美利堅合眾國。

中國人對加拿大印象不錯,白求恩同志讓我們認為加拿大人都有一副熱心腸、使命感。
但多年積累的好感,後來卻被加拿大政客們一點一點地敗掉,尤其是特魯多執政時期。

從經濟角度說,加拿大企業界在中國有實實在在的利益,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

然而不久,加拿大最大缺陷-政治不獨立,就暴露了出來。

2013年2月26日,中國企業收購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這是中企在海外最大一筆收購專案。

加拿大政府是否同意,居然要看能否得到美國財政部的批准檔案。雖然最終得到奧巴馬批准,但如果奧巴馬不同意呢?加拿大就無法自主地與中國企業達到協議。
網上有些“智者”說,加拿大逆來順受得到了實惠,是一種智慧。

如果這種論調成立,那麼美國人在1776年何必要發動獨立戰爭,與全球最強的大英帝國開戰?難道美國人沒有智慧?

美國的獨立,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這才是真正的獨立,才能發展為一個超級大國。

如果美國為了點小恩小惠在大國面前逆來順受,美國的命運就會跟阿根廷沒什麼兩樣。
加拿大獨立卻是被賜予的,1867年得到“自治領”地位(英王屬地,半獨立),1913年才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自治領”時代,加拿大人安於被殖民狀態,在鄰居面前有自卑感,自己瞧不起自己。
加拿大文化精英作品的首發地往往不是加拿大,而是美國、英國、法國。

加拿大作家必須將自己國家描繪成

“美國的一個州、無知的巨人、不會反抗的鄰居、人類原野、文化荒漠”

等形象,才能符合美國人口味。

作賤自己,迎合美國,文人才能獲得版稅、稿費等豐厚報酬,這也是美國對加拿大采取的文化政策結果。
“加拿大美國化”成了一個專有名詞,文化上盲目追隨美國,就會形成對美國的僕從心理。
當加拿大一些知識分子意識到這一點時,已是在二戰之後。
1951年,加拿大藝術、文化、科學皇家委員會負責人梅西(第一位出生於加拿大的總督)向政府提交了“梅西報告”。
報告指出:加拿大政府和民眾必須警惕美國文化傾銷對加拿大文化的顛覆性影響。

1957年,成立“加拿大文化委員會”,以政府撥款方式扶持本國文化。

美國反擊力度更大,不允許加拿大雜誌、書籍、報刊在美國發行。這導致加拿大文化界的廣告收入銳減,它們根本無法對抗美國文化產業。
加拿大選擇了投降,1963年,美國《時代週刊》被允許在加拿大發行,宣告加拿大文化保護政策失敗。
六十年代後期,特魯多的父親老特魯多總理無奈地聲稱:加拿大與一個超級大國同處一個大陸,如同老鼠和大象睡一張床,老鼠必須規規矩矩,小心翼翼。
七八十年代,大多數加拿大文人都已跪倒在了美國腳下,因為加拿大本來就沒有什麼文化傳承,再加上美國的經濟利益誘惑。
加拿大文人將加拿大定位於雌性地位,它的價值在於討好強勢男人,反抗則意味著被拋棄,沒有經濟獨立權,而孃家也早已衰落。
1993年克雷蒂安上臺,克林頓政府對加拿大各方面的干涉越來越露骨。他不得不對美國表示不滿,“加拿大不能變成美國的第51州”。
但加拿大也只是說說而已。
電影院97.9%是好萊塢影片。
電視黃金時段70%是美國節目。
電視劇,80%以上進口於美國。
紙質媒體,82%由美國控股。
音樂產品,70%美國創造……
如果說加拿大還有什麼能擺脫美式文化,那就是法語作品。
1999年,加拿大政府試圖築牆,減少好萊塢等美國產品進口,美國則以“貿易戰”相威脅,加拿大立馬認慫。
21世紀,加拿大基本上放棄了抵抗,尤其是特魯多的“自由黨”上臺後:
對內,走小清鮮政治路線,把廢死、墮胎、推行LGBT、開放毒品等當成政府首要任務。
對外,奉行無原則追隨美國政策,棄本國利益於不顧。孟晚舟事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為了美國利益,不惜犧牲本國利益,與第二大貿易伙伴關係惡化。
但美國會因為加拿大的效忠而補償它嗎?
想都別想,該罵就罵,該打就打。
一個毫無獨立性可言的加拿大政府,它所謂的價值觀只是自欺欺人。
特朗普的價值觀符合加拿大的價值觀嗎?但他敢拿價值觀裝腔作勢嗎?

除了討好、迎合、唾面自乾,特魯多還敢怎麼樣。

老爺一句話,要怎樣,奴婢就得怎樣。

對於特魯多的奴顏婢膝,特朗普早就看在眼裡,你不就是一個州長嗎?你也配跟我平起平坐?

如果明年特朗普挑起全球貿易戰,加拿大必定受到兩面夾擊。
想要改變自己的地位,加拿大人必須自己覺醒。
否則,誰也救不了這個受盡羞辱的奴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