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倪閩景
來源:公眾號 新校長傳媒

01


02
教育部門對人工智慧極為重視,許多地區都已在中小學開設了人工智慧課程,這是非常好的舉措。但是我認為人工智慧教育的重心,應該放在應用人工智慧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基於人工智慧的教育環境、新內容和新方法。
簡單來說,只要你有手機,下載幾個App,就能便捷地使用人工智慧,越是年輕上手得越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應侷限於老師向學生的單向傳授模式,而應大力倡導師生共同學習、老師向學生學習以及學生之間相互學習,關鍵在於實踐。
而且人工智慧領域發展極為迅猛,新成果、新技術不斷湧現,如果將教學內容固化,很可能無法跟上發展的節奏。
所以我建議,每一門學科都應依託人工智慧進行教育創新。中小學階段的人工智慧教育,不是簡單增加一門人工智慧技術的新課程,而是要對中小學課程方案進行重構,讓每門學科儘量體現應用人工智慧的思想與方法,這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主動探索應用場景,也需要相應的硬體設施建設,更要鼓勵孩子們基於人工智慧開發個性化的學習方法,而不是做更多的題目。
此外,人工智慧技術課程需要突出計算思維和實踐性,促進孩子的深度思維和自主性。我認為,可以對學校現有的數字化設施裝置進行升級最佳化,為學生提供人工智慧體驗、學習、探究、實踐的空間。
在校內外建設更豐富的多元化、高水平的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室,透過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實踐,加深學生對機器感知、機器學習、模組式控制等計算思維的理解和應用,並分年齡、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人工智慧教育實踐活動。
人工智慧是加強素質教育的利器,應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人與技術、社會的關係,促進其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03
AI時代,
建議把“乾淨的”手機還給孩子
人工智慧時代,建議要把手機還給孩子,當然,還給孩子的是乾淨的手機。
我們可以用人工智慧讓孩子遮蔽掉遊戲、遮蔽掉無聊的短影片,這樣,孩子有了終端,有了網路,就可以學得很好了。
我們不要寄希望於透過培訓讓老師的人工智慧使用能力提升,因為老師的學習能力不如孩子。我們只要把人工智慧的環境還給了孩子,孩子自己會用它很好地學,會超出我們的想象。

目前,人工智慧教育存在課程滯後、師資薄弱的問題。突破的辦法不是透過教師培訓,讓孩子去用就好了。
我們原來讓老師去學、再上課教孩子的邏輯已經行不通了,等到老師學會了,人工智慧又往前走了。科技發展的速度已經超過了我們教育的變化速度。目前最新的東西,已經和我們原來的機制不太適合了。

今日推薦
《茨威格精選集》
上海譯文權威出版
更多精品圖書、雜誌 進本店
進群更優惠,加微信:SillyCat222

▍往期回顧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請加微信 biyuntian33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