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清零,開啟國門,經濟就能好了嗎?

文/老C
近期經濟確實不景氣。但開啟國門,放棄清零,經濟就真的能變好嗎?普通人的切身利益,真的因為清零政策和入境隔離受到損失了嗎?如果沒有這兩個政策,普通人的生活就能變好嗎?
1、
與2019年爆發疫情到現在已經快兩年了,武漢的危機,國內抗疫的勝利都已經過去。很多朋友都進入了疲憊期,這疫情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呀。網路上出現了不少對清零政策,以及入境隔離政策不滿的聲音,希望能儘快放棄清零和開啟國門。這些聲音認為,目前的清零政策和入境隔離,嚴重影響了經濟,是近期經濟不景氣的罪魁禍首。
近期經濟確實不景氣。但開啟國門,放棄清零,經濟就真的能變好嗎?
2、
最近的經濟是否景氣?大家也不用掩耳盜鈴,有困難就要承認,確實不景氣。2021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率跌破5%,環比增長率更加難看。第四季度,預計增長率比第三季度還要低。
我自己周圍,抱怨聲也一直不絕於耳。
前幾天,我和健身教練聊天時,他告訴我。疫情前,他一個月差不多能掙4-5萬,在北京買了房,結了婚,生了孩子。以前,每天課程排的滿滿的,一天上5-6節課。現在,一天排兩節課就不錯了,一個月只能掙2萬多,房貸就要還1萬5,快過不下去了。這個教練水平很不錯,但他的很多客戶因為收入下降,公司倒閉,已經負擔不起私教費用了。
線下生意,哀鴻遍野。我朋友上課的一個瑜伽連鎖,北京就有二十家店,瑜伽教練說他們已經兩個月沒拿到工資了。老闆到處找錢借貸。餐館倒閉的比比皆是。
這些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旅遊,航空。出境遊的市場直接變成零。國內遊,到現在也遠沒有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經濟不好,是現實。然而,經濟不好的原因是什麼?是清零政策嗎?
疫情肯定是經濟不好的重要原因。但是,放棄清零政策,疫情就會消失?放棄清零,開啟國門,經濟就會好?
前文和大家聊了以色列的案例。以色列的疫苗接種率世界前列,完全開放後每天每百萬人感染人最高峰飆到了1000以上,新加坡,英國高峰達到了600以上,美國也有500多。
每百萬人1000個感染,對中國就意味著每天140萬人,500個,就是70萬人。就算中國沒這麼多,放棄清零,開放國門,每天10萬人新增感染,是一個很正常的數字吧。
朋友們,如果中國每天10萬人新增感染。你們覺得我們中國人能不受影響,大家能該聚餐聚餐,該看電影看電影,線下消費能完全不受影響?我們沒有老外這麼心大。
我生活在北京。上週外面聚餐有3-4頓吧。至少我還敢在外面吃飯,公共場合還是敢去的。如果每天北京幾千新增感染,全國十幾萬我覺得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敢出門吃飯逛街了。
我們放棄清零,不做隔離,不追查傳染源,每天十幾萬新增。各位朋友,你們真的認為,線下消費會比目前的情況更好嗎?那時,確實沒有隔離,但民眾照樣不敢去吃飯看電影呀。
除非我們連感染數字都不公佈,沒人知道有多少感染,否則放棄清零,只會讓線下消費更加蕭條。但第一,目前即使躺平的國家,也都在公佈感染數字,沒有國家敢連數字都不公佈。第二,要是中國封鎖資訊不公佈感染數字,估計早就被各路人馬罵的狗血淋頭了吧。
放棄清零,真的會讓經濟更好?我對此表示懷疑。
3、
再說說開啟國門的問題。
海外媒體和部分國人,用閉關鎖國,自我孤立等詞語來形容中國。認為中國的入境隔離政策是不可持續的。
然而,中國的進出口數字,2021年高速增長,外商投資金額高速增長。我家小區的老外,大部分也都回到北京了。
哪個時空的閉關鎖國是這樣的?
開啟國門,我們的進出口就能增長,外商投資金額就能增長?
疫情前的2019年,美元計價我國出口同比增長0.5%,進口增長-0.3%,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增長 0.5%。
2021年1-9月,美元計價我國出口同比增長33.04%,進口增長32.51%,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增長25.2%
所謂的“閉關鎖國”的結果是竟然是進出口加速增長, 外商投資也加速增長?
有些朋友說,這些增長都是暫時的,馬上就要斷崖式下跌。那也等真下跌了,再調整政策也來得及呀。
關閉國門還有一個好處,之前很多有錢人都出國去買買買,每年創造了兩千億美元的國際旅遊逆差。現在出不了國了,這些消費都留在境內。國際旅遊逆差直接腰斬。2019年,我國服務貿易逆差2000多億美元,2020年,就只有1000億美元了。2021年1-9月,在2020年的基礎上繼續大幅縮窄。這個對中國經濟可是大好事呀。
如果您認為開啟國門能促進經濟,您覺得進出口和外商投資還能增長到什麼地步呢?
如果說,經濟確實不好,消費不振。國家要想辦法提振消費,幫助線下的商戶。進出口現在已經這麼火,開啟國門的好處到底在哪裡呢?進出口還能更火嗎?
4、
確實有很多人因為入境隔離政策受到了損失。他們抱怨很正常。
比如,我一個朋友是一家海外投行的高管。他的客戶都在大陸,但他住在香港。每週一早上飛到大陸,週四晚上飛回去。在大陸住三個晚上。
每年快到年底時,他都要算一下在大陸呆的天數,千萬不能超過183天。為啥這樣呢?因為在大陸呆了超過183天,就是中國稅務居民,要交大陸的個人所得稅。對這樣的頂級金領,在大陸繳稅,每年得多交幾百萬。
入境一要求隔離,他現在就很倒黴。客戶在大陸,必須來大陸,但一隔離就沒法每週往返。他只能呆在大陸,2020年,就超了183天,得按國內標準納稅。他痛罵隔離政策讓他損失了幾百萬這些人利益受到很大損失,生氣也是情理之中。(不過最近好像他們公司找到了方法,呆在大陸也能交香港的稅率,所以最近怨氣就小了很多。哈哈)
另一個怨氣很大的朋友,是奢侈品的愛好者,每年去香港三四次買貨。前段時間聚會,他鬱悶的很,說去SKP的某名牌錶店買表。店員掃了他一眼說,所有的名錶都沒貨,只有一款最便宜的石英錶,而且不接受預訂。他破口大罵,說國內買表比香港貴一大截,還居然沒貨。然後就是一連串的罵隔離政策。
喜歡旅遊的朋友也不爽,往常每年出國玩兩次,現在兩年都沒出過國玩了,天天盼著早點開啟國門。
做出境遊的朋友,更是慘不忍睹。一個朋友本來做海外出境遊租車業務,前幾年風生水起,已經準備上市了,現在業務直接變成零。
瑞麗那邊,最不爽的就是跨境玉石商人,一隔離,就完全沒業務了。
如此種種,他們不爽都正常,切身利益收到了損失。罵娘是他們的自由。
然而,跟著罵的朋友,罵之前想一想,你們的切身利益,真的因為清零政策和入境隔離受到損失了嗎?如果沒有這兩個政策,你們的生活能變好嗎?
5、
大家日子過的不順心,總希望改變。總覺得不順心就是因為某件事情或某個政策。
罵罵街,心裡氣出了,就能好受點。但罵完後也要想想,過的不順是不是真的因為這個政策,如果政策改變了,自己是不是能過得更好。
對需要頻繁出入中國國境的人,確實隔離政策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和利益。有怨氣理所應當。出國旅遊去不了了,奢侈品沒法去香港買了。
但對於那些線上下開店的朋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生意變差,真的是因為清零政策嗎?
清零政策,讓全國可以說90%以上的人口,都不必擔心疫情的威脅。放棄清零,每天新增十幾萬,真的就能讓大家出門吃飯購物看電影?就能讓大家放心的出門旅遊?
經濟確實不景氣,但經濟不景氣和清零政策,和入境隔離關係並沒有這麼大。
至於絕大多數普通百姓,入境隔離對他們的影響有這麼大嗎?放棄清零,他們的生活會變好嗎?
各位讀者不妨想想這個問題。因為這兩個政策受損最大的,到底是哪個群體?
那經濟不景氣的原因究竟是啥?且聽下回分解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