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十年前,我們打破常規,建了經濟特區。抗疫這件事,要不也試試搞特區?
1
最近幾天,看到上海發生的各種事情,心情很低落。上海的吹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所謂“精準防疫”,被證明就是一個笑話。
現在,上海的形勢,比2020年的武漢還要嚴峻。武漢當時,雖然面對一種未知的病毒,困難很多,但上下齊心,合力抗疫。而今天的上海,明顯做不到這一點。抵抗傳染病,需要上下齊心。就算有10%的感染陽性不齊心,不配合防疫,這10%的人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傳染10倍的人。抵抗Omicron這個傳染力極強的病毒,必須上下一心,堅定信念,通力合作。
如果上海始終無法做到上下齊心,始終無法做到動態清零,那怎麼辦?一直封城嗎?實現全民感染群體免疫,需要至少1500萬感染,按目前一天2-3萬,這個速度,得搞一兩年。封城搞動態清零,必須打速決戰,爭取1個月,最多2個月解決問題,絕不能拖拖拉拉變成持久戰。
有些人覺得,斬了馬謖換了將,就能改變現狀了。
然而,上海現在的問題,並不是靠斬馬謖就能解決的。現在的問題是,馬謖下面的校尉和士兵都心不齊,馬謖自己也指揮不動下面的人,有勁使不出來。
斬了馬謖,換了王平,很可能還是指揮不動。總不能把下面人都換掉。
如果未來一段時間,上海的抗疫還是今天這種狀態,真不一定能搞得定。就和香港一樣,香港最開始也想動態清零,但搞不定呀。
就算把林鄭和港府高層都換了,照樣搞不定。畢竟,打仗是要靠一線人員打的。
如果無法短時間出現拐點,如果真的實現不了動態清零,那怎麼辦?總不能上海一封封一兩年吧。
是不是要考慮考慮後備方案?
2
如果上海做不到動態清零,後備方案其實只有兩種,一種是上海放開,全國其他地方繼續堅持動態清零。第二種是全國都放開。
我WB上做了一個調查,大概只有不到15%的人支援全國放開。我的粉絲肯定有偏差,但我相信,在今天這個時點,支援全國放開的人數,應該不會過半。因為上海一個城市,把全國都拖下水,對其他地方也不公平。
那麼,全國其他地方堅持動態清零,把上海做為一個單獨的“新冠放開共存”實驗區,是不是一種可行的方案?
我覺得不是完全不可行,至少應該思考一下。
2020年初,我們實際上也停止了武漢向全國其他地方的人口流動。武漢是九省通衢,交通要道,封鎖武漢的難度,其實比封鎖上海更大。上海也不需要完全禁止人口流動,只不過離開上海,需要按照入境標準,做10+7或者14+7的集中隔離。
其實,現在很多城市,也已經要求從上海來的人,一律按高風險地區處理,要接受14天集中隔離了。這個要求,並不比現在的要求苛刻太多,只是全國統一定標準,嚴格執行就可以了。
上海和崑山太倉之間,有跨城通勤的人。這可能就沒太好的辦法了。香港和深圳之間,以前也有跨境工作和跨境學童,疫情期間也就沒辦法了。北京和燕郊之間也有跨城通勤的人,在防疫面前,只能想辦法適應。蘇州也許可以做一些防疫泡泡,閉環管理。
人流問題,不是無法解決,現在基本上,上海到其他省市之間的人流交通,也已經基本下降到一個很低的水平了。下決心,堅決一點,不是做不到的。
維護一道140公里的管控線,以我們的基建能力,不算太難吧。相比之下,繞武漢一週,差不多得有500公里。

3
物流和供應鏈的問題也許會更大。
首先是上海的物資供應。這一點其實是有一些先例的。比如,可以在邊境建立物流轉運,集裝箱貨車直接換車頭,或者司機到上海境內不下車,卸貨後,馬上離開。由上海本地司機轉運進入上海市區。深圳和香港的物流,
同時,上海可以加大從國外的物資進口,補充國內供應的不足。
上海運出的貨物,也不是沒有辦法,就和進口貨物一樣,走消殺流程。我們每年這麼多進出口,貨物也都有消殺流程,雖然還是有一些物傳人的案例,但也沒引發太大的疫情。
當然,供應鏈會受到很大延誤,但上海目前的情況,供應鏈本來就已經遭受很大沖擊了。上海內部放開,復工後,我認為供應鏈應該能比目前狀況更加改善。
再怎麼著,也會比一直封著要好吧。
按這個方案,上海的經濟也不一定會多差。未來可以把全部出入境航班都集中在上海嘛,反正是共存放開實驗區了。離開上海的時候,再做隔離唄。估計很大一部分上海人和外國人都會很開心的。
而且,也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幾個月就可以恢復正常了。
上海本來也有一塊自由貿易區,不行就擴大一點唄。
上海這個社會有優點,有缺點。對群策群力抗疫,這個社會不適應。說不定搞一個實驗區,上海這個社會反而能很適應,爆發出巨大的活力呢。
4
當然,對上海市民來說,做為實驗區放開,還是繼續動態清零,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上海市民中,肯定也有希望堅持動態清零的。
反正現在也都有手機,人人都要做核酸,可以用手機客戶端,做個民意調查呀,2000萬人都參加。
兩個選項,第一個選項是上海放開做實驗區,第二個是繼續動態清零。抱歉,全國都放開,需要全國人民同意,上海只能在兩個中選一個。
這個民意調查的結果,作為決策參考。要是上海大多數人都希望繼續動態清零,那也有民意的尚方寶劍了。這種情況下,上海市民也別沒事BB,就團結努力堅持到底動態清零吧。
如果大多數人都接受一個與國內其他區域隔離的實驗區,那就搞實驗區,我覺得也挺好。
畢竟,我們國內也要嘗試,如果真的放開,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原來也要考慮選擇一個地方做試點,上海肯定不是最佳的試點地區,但如果真的上海控制不住了,沒辦法了,也只能這樣。
這是,上海就可以真真正正的學習香港的抗疫模式。居家隔離,自願檢測,全民感染。香港整個爆發期,也就2個月時間。上海人口多一些,從放開,到全民感染,到新增案例大幅下降,估計也就是3-4個月就了事了。
這三個月,全國其他地方嚴防死守,和當時應對香港一樣,努力堵住上海的外溢。反正撐3個月上海也差不多應染盡染了。現在這麼每天幾萬新增,外溢問題同樣嚴重。
過了3-4個月,根據上海的經驗,再確定後面的方向。
其他城市,有一些希望共存放開的朋友,也可以主動去上海嘛,體驗一下感染Omicron的快樂。
5
“人定勝天”,只要齊心合力,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但問題是,如果沒法齊心合力,一部分人根本不想戰勝疫情,那肯定打不贏呀。
我今天仍然認為,如果每個人都配合防疫,動態清零仍然是成本最低,最好的辦法。但如果有一部分人,即使只有10%的人消極抵抗,不配合防疫,那麼動態清零的成本將指數增長。
這種情況下,我們真的應該考慮一下後備方案了,有備無患嘛。畢竟,任何事都沒有100%的把握。
幾十年前,我們打破常規,建了經濟特區。抗疫這件事,要不也試試搞特區?
本文純屬胡言亂語,開腦洞,大家都別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