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優秀的孩子都是“陪”出來的(附人民日報8個陪伴建議,暑假拿來就能用)

責編 | vivi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洪恩兒童樂園」(ID:hongenshizi)
轉眼,孩子們50多天的超長暑假已“到賬”。
提到放假,最高興的就是孩子們,但在一些家長的眼裡,暑假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
對孩子嚴加管教吧,好不容易維持住的良好關係,又要被雞飛狗跳所替代。
不管吧,孩子一個人呆在家裡,還不得徹底放飛自我?
但暑假50多天的時間,孩子是直線退步、駐足不停,還是不斷進步,都取決於父母的智慧與決策。
作家莫言曾說:“優秀的孩子,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最好的教育,其實就是拼爹媽,而高質量的陪伴更是深刻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那這個漫漫長假,如何給孩子高質量地陪伴?
孩子優秀的家庭
父母都擅於陪伴
英國曾經做過一項長達70年的紀實追蹤,從1946年開始,跟蹤記錄了近七萬個孩子的成長軌跡,試圖找出孩子優秀背後的原因。
調查的結果顯示:
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受家庭、社會和經濟水平影響,註定一生平庸。
但仍有20%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夠打破“平庸”的魔咒,成功逆襲。
這部分孩子成功逆襲的關鍵就是:他們從小是父母陪伴著長大的。
被譽為“華人家教典範”的教育家劉墉就養出了一對十分優秀的兒女。
兒子劉軒,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還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高材生,拿過綜藝節目《我是演說家》第二季的總冠軍。
女兒劉倚帆,14歲獲得美國“總統獎”,18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工作3年後,又以全額獎學金考入世界頂尖的沃頓商學院。
談起育兒經驗,劉墉直言:“家庭教育最為重要的是陪伴,從兒童期到青春期,都要陪伴孩子們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即使工作再忙,他也會盡量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
兒子初到美國時很不適應,還經常受到周圍小孩的嘲笑,因此變得內向和叛逆。
為了讓兒子儘快走出這種困境,劉墉常常帶著他去野外玩,一起挖蟲子、種菜,讓他做些扛土這樣的體力活。
另外,父子二人還會經常比賽跳遠、跑步、投球等,培養兒子永不服輸、不氣餒的耐挫力。
在他的陪伴下,兒子逐漸變得開朗、自信,也慢慢開始與人交流了。
在陪伴女兒時,劉墉就更溫柔了。
他會給女兒化妝,陪她一起玩過家家;女兒練琴,他就舉著樂譜當樂譜架;帶女兒做科學實驗,培養她的學習興趣……
就這樣,在父親的陪伴下,兩個孩子變得獨立、樂觀且自信。
還有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他也是一個擅於陪伴的父親。
雖然日程繁忙,卻從未缺席過任何家長會和為孩子舉行的重要儀式。這些放眼很多普通家庭,都難做到。
大女兒瑪利亞出生後,不管工作有多忙,母親米歇爾每天都會接送孩子上下學。
而奧巴馬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回孩子們身邊。
奧巴馬曾經說過:“我不會一輩子當總統,但我需要一輩子做一個好父親。”
陪伴,就是最高階的家庭教育;父母就是最好的家庭教師。
用對方法
才能有高質量的陪伴
作家饒雪漫說過:“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不過是不同方式的陪伴。”
但很多家長都有一個誤區,認為陪伴=陪著。其實,陪伴也是講究方法的。
低質量的陪伴,不僅起不到效果,還會使整個家庭陷入無意義的內耗。
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同時,讓家庭氛圍也變得溫馨和睦。
錯誤的陪伴方式,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這樣的創新專案,叫做“Ready 4 Routine”,目的是幫助家長在有限的時間裡提高陪伴質量、提升孩子的執行力。
研究人員根據實驗總結出了PEERE法則,讓父母懂得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
PEERE是五個單詞的首字母:Pause、Engage、Encourage、Reflect和Extend,即:
  • Pause (暫停)——看見孩子的需求
  • Engage (參與) ——加入孩子的行動
  • Encourage(鼓勵) ——支援孩子的想法
  • Reflect(反饋)——真誠交流想法
  • Extend (衍生)——擴充套件孩子的視野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實驗發現,很多父母使用這些方法與孩子互動之後,哪怕每天的時間非常少,也會取得非常好的陪伴效果。
人民日報給出的
8個高質量陪伴建議
臺灣知名教師宋怡慧也曾在自己的書——《愛讀書的孩子,不會變壞》中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教育上做不到的事,就交給閱讀吧。”
暑假,正是孩子大量閱讀、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絕佳時期,父母不僅要鼓勵和引導孩子多讀書,最好還能陪伴孩子一起讀。
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託德·雷斯利曾做過一項名叫“3000萬字”的調查,最後發現讓孩子更聰明的秘密,竟是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聊天。
聊天的內容可以關於我們自己,也可以關於孩子;可以關於學習,也可以關於興趣;可以關於有趣的事情,也可以關於沮喪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和孩子聊。
陪孩子聊天,是我們給予孩子關注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父母在和孩子一起運動的過程中,不僅能傳遞熱愛生活的態度、剛強勇敢的意志以及合作冒險的精神,還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重視和關注,理解愛的具體方式。
假期在家,陪著孩子一起出門運動運動吧,這樣開學孩子也能更加遊刃有餘地迎接各種挑戰。
畢竟強健的體魄,才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在旅行前最好讓孩子也參與到整個準備和安排中來,包括天氣狀況的瞭解、物品的準備、行程的安排、住宿的選擇等等。
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責任感,這樣的家庭旅行才有意義。
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關注,也才能透過旅行增進親子關係、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前年,教育部發布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規定了以後勞動課將成為獨立的課程進行考核。
這個暑假,不妨讓孩子從最簡單的掃地、疊被子這些家務勞動做起。讓他們除了書本知識外,好好補補生活這堂課。
因為,做飯、做家務這些看似細小瑣碎的生活小事,卻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石,託舉著他們奔向更大的舞臺。
好的教育不是放養,而是有規矩的“守望”。
假期,家長可以抽時間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下“假期的規矩”。
尊重孩子的意願,給予他一定的選擇權;內容也要清晰,利於孩子理解執行。
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烙印在孩子身上。
所以孩子孝不孝順,關鍵是看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否得當。
平時忙,沒有時間,那就著這個假期,多帶孩子去看看老人,關心關心他們的身體,聊聊天,一起儘儘孝道吧。
請相信,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舉動,你的孩子都看在眼裡。
暑假雖然是休閒放鬆的時間,但也是休整學習的關鍵期,暑假的計劃和安排也要陪孩子提前規劃好。
尤其等到新學期開學,孩子就要進入一個新的學年了。所以做一個完整的規劃,是很有必要的。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
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會毀掉孩子的努力與潛力。
所以這個暑假,用正確的陪伴方式陪伴孩子,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和愛。
相信父母用心陪伴的力量定會為孩子的內心注入力量,托起他們人生的路。
來源 | 洪恩
圖片 | 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絡)
本文轉載自洪恩兒童樂園(ID:hongenshizi)——100萬+寶媽寶爸根據地,1000+親子好文。這裡有落地的教育理念和實用的育兒訣竅,致力於讓家長育兒更輕鬆,孩子成長更快樂。
▼精英說優質影片推薦
“在看”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