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甘肅省通告:在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某幼兒園共有7名幼兒在當地院進行血鉛檢驗發現異常。其中兩個最高值被篡改了,分別由292.37μg/L修改為42.37μg/L、由440.14μg/L修改為103μg/L。
這到底是咋回事?
咱們不妨來假扮福爾摩斯,猜猜原因,我先拋三個磚引玉,大家跟上。
一,外界勢力影響,故意掩蓋事實真相?比如幼兒園派人來說情,所以特意改了報告結果。
我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如果檢驗科真的去通知幼兒園了,說明他們認識到中毒了,才會想辦法掩蓋。但通報上說:「對同一幼兒從2024年11月初次檢出血鉛異常,後半年內又有5次檢出血鉛異常,沒有警覺;對同一幼兒園連續7名幼兒先後檢出血鉛異常,沒有進行系統性、關聯性分析研判,沒有向褐石培心幼兒園進行提醒,缺乏公共衛生安全意識。」從這段話看,這個檢驗科對鉛中毒的可能性沒有警覺,整個是糊里糊塗、一無所知。
二,數字太高需要向上級彙報就改低一點?
這點也不像。首先到目前沒有聽說有個檢測血鉛的預警系統。再說假設某個數值以上需要彙報,比如300以上,那把440改成290不就行了?幹嘛費勁心思改到幾乎算“正常值”的100附近?
三,自己不相信自己檢查出來的數字?
檢驗科的人很質樸,覺得數值太高了,於是貼心地把440和292改到103和42,這樣好讓家長放心。
我覺得這個可能性聽起來很荒謬,但是還是有可能的。不要忘了「該院檢驗科此前也存在違規修改血鉛檢驗資料的問題」,人家就一直是很鬆弛、很隨意,提筆就把資料改了,不是嗎?
大家不要想得太複雜了,人有時候的愚蠢無知是超出我們的想象的。比如我就有一次騎腳踏車騎到高速公路上去了,只好硬著頭皮,在戰戰兢兢的汽車駕駛員的注目下騎到下一個出口,這個事蹟在我家傳為佳話。

大家對這個改數字的操作有什麼想法,說說看?如果更多調查結果出來,也請通知我一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