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換拜登”呼聲,哈里斯“兩手準備”

以現在的趨勢來說,拜登勝選的希望不大了。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特朗普的支援率再次領先,與拜登拉開了差距。
這一切變化的原因,就是此前幾日的辯論賽。拜登讓人無法接受的表現,直接拉低了他的支援率。
不少民主黨的支持者,甚至民主黨政客,都在高喊“換人”。這樣的變化,讓美國副總統哈里斯找到了機會。

拜登

參考訊息網報道稱,有民主黨議員公開喊話拜登,要求他主動退出競選,讓更加被認可的民主黨人上臺。
與此同時,美國前議員也在發聲,要求民主黨把總統候選人更換為副總統哈里斯。這樣的言論,讓哈里斯做好了“兩手準備”。
在拜登沒有退選前,哈里斯會一直搖旗吶喊,堅定支援拜登的立場,但若拜登退選,那麼哈里斯將出面競選。
不過,哈里斯忘記了一點,那就是美國選民對她的看法。哈里斯的政治立場和她在關鍵政策領域的執行能力是她受到評價的兩個重要方面。
一些選民可能不同意她的政策觀點,例如在移民、醫療保健、刑事司法改革等方面。
此外,她在處理邊境危機和移民問題上的表現受到了批評,一些選民認為她沒有有效地解決問題。

哈里斯

哈里斯的溝通風格和公眾形象,也是影響選民認可度的因素。一些選民覺得她的表達方式過於官方、缺乏親和力,而其他選民則認為她在媒體面前表現得不夠自信或不夠真誠。
公眾形象的管理對於政治人物至關重要,任何負面的媒體報道或公眾互動都可能影響選民的看法。
美國當前政治環境中存在著嚴重的黨派分歧和政治極化現象。哈里斯作為民主黨的代表人物,她的任何言行都可能被放大並受到來自對立黨派的激烈批評。
這種極化現象可能導致即使哈里斯在某些領域取得了成就,她的努力也可能被政治對手忽視或者扭曲。

移民

哈里斯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同時也是首位亞裔和非裔副總統。儘管這一成就在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但在實際政治運作中,性別和種族因素仍可能影響公眾對她的評價。
一些選民可能對女性和少數族裔領導人持有偏見,而其他選民則可能對她寄予過高期望,希望她能代表所有女性的利益和少數族裔的聲音。
在當今的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和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對公眾意見有著巨大影響力。
哈里斯的形象和言論在媒體上的呈現方式可能影響選民對她的看法。有時,即使是斷章取義的片段或者誤解的資訊,也可能迅速傳播,對她的聲譽造成損害,造成更多人不支援他。

毒品問題也是哈里斯的汙點

同時,哈里斯的個人經歷和背景也是選民評價她的一個方面。她的職業生涯包括擔任加利福尼亞州的總檢察長和聯邦參議員,這些經歷為她贏得了一些選民的支援,但同時也可能成為批評的焦點。
一些選民可能對她在特定案件中的決策或者在參議院的工作表現有不同意見。

美國

說白了,如果拜登退選,哈里斯接任的話,那麼民主黨人可能會迎來大失敗,她幾乎不可能戰勝特朗普,畢竟她在4年任期內沒有取得任何耀眼的成績,也沒有辦法證明自己能夠讓美國更強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