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提車記錄】讓人愛不釋手的霞光紫——小米SU7標準版

CHH ID:SamGod
訂車前言:
女朋友去年有買車的想法,從最早剁椒魚頭到後來ET5都看了一遍,直到後來一起試乘試駕了SU7。
考慮到她駕齡和證齡時間都不長,只體驗了標準版
中秋節下訂紫內紫外+梅花輪轂,年前順延提車,總計等車四個月多點(第一次等車禮包才到沒多久車就來了…)

(PS:寫稿子的時候一看3月定車交付時間都到12月了…好瘋狂)

215900+7000(車漆)+8000(輪轂)+7000(保險)保險好像7000左右記不太清了,落地在24內,差不多23.5


(PS2:不是我付錢,如果SU7早兩年出來,我100%不會在34C中做選擇…)

提車簡單記錄:


找人稍微佈置了點氣球點綴下,提供點提車的儀式感(邊上Max選了刀鋒輪轂也挺好看)



右後45度來一張



右側平拍,個人認為這個角度最耐看



選配梅花輪轂,前輪卡鉗一併升級為佈雷博,整體顏值更高,PA洗車刷輪轂更方便
輪胎為米其林PS EV,前後245/40 R20
(PS:點名批評賓士的多輻條輪轂,刷四個梅花輪轂的時間只夠刷兩個多輻條…)


翻轉式儀表屏,未啟動狀態下這面為若隱若現的SU7側面



內飾方面只拍了主駕這側,簡單分享下內飾上的個人見解吧
方向盤:帶加熱,發熱速度快,對於傳統bba基本不標配方向盤加熱來說, 這個功能很吸引我;尺寸比蜻蜓方向盤小了一圈,握持手感很適合手小的車主,兩個蛋蛋偶爾影響按喇叭的手感
主副駕座椅:坐墊偏硬,舒適度一般,長途久坐屁股骨頭有點痛,標配座椅通風加熱好評
撥杆:限位手感優於賓士新撥杆的手感,左右雨刷鍵、P檔表面比賓士的更細膩光滑,沒有鬆垮的感覺

駕駛感受:


20寸輪轂駛過下陷窨井蓋(坑)的反饋上遠優於C的18寸輪轂,顛簸感更少,車身晃動會小一點
動能回收開輕柔這檔,駕駛習慣和油車差不多,不過大部分時間都是0動能回收,滑行距離更長;電車動力響應太快,目前沒試過boost模式和運動模式,城市通勤安全第一
路面反饋很直接,可能避震比較硬?行駛感受上比試駕et5舒服很多,然後2米寬的車身大概一兩天就適應了(不能按自己的車憑感覺過一些很窄的地方)


LCC和NOA這塊加減速很舒緩,不像賓士ACC一樣猛一個減速、加速
在高速第一次體驗NOA,哪怕沒有雷射雷達,全程下來還是比較省心,能識別路段限速


行程A:普通山路+基本限速80的高速(NOA)+晚高峰城市高架
全程依舊是0動能回收,我看了高速的時候NOA電耗控制的比我右腳好,自己踩估計在14-15左右


充電耗時基本在40-50分鐘,去年在海南旅遊租Model Y對電車充電速度有了認知,快充樁還是喜歡理想2C和特斯拉超充的手感,槍頭輕盈線纜也細
一想到三四十塊就能有500公里續航,頂我400塊一箱油就很羨慕啊!

最後附上幾張還不錯的車頭側顏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