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猴 !
這兩天刷短影片,每個博主都在喊,大國牛市來了!


不休市的港股已經提前漲瘋了,狂飆了十幾個點。
老中們每天看著外圍豬突猛進,卻跟自己的賬戶一點關係沒有,百爪撓心,這個逼假是一天也不想放了啊啊啊啊啊啊。

有史以來第一次 !
瘋狂搞錢的慾望戰勝了休息的慾望,大家這幾年真的憋太久了。

我也怕耽誤大家賺錢,但大家不妨先聽聽,我作為一個老股民的牛市經歷,再去搶錢也不遲。
只耽誤你5分鐘。
因為十年前,我還是一個大學生,就投身到了2014~2015年那輪轟轟烈烈的大牛市。
然後完美的犯下了每一個新手能在股市中犯的所有錯誤。
離場時,我算了一下,我往股票賬戶裡一共投了10萬,賺了8萬5。
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但考慮到我沒有任何理財基礎,是純得不能再純的小白,連戶都是第一次開。
所以我相信那次,無論是我犯的錯誤,還是我離開的方式,都對大家有參考價值。

2014年秋天,我還是一個眼神清澈又愚蠢的大三學生,剛獲得了一份在《南方週末》實習的機會,每個禮拜三屁顛屁顛興高采烈地去上逼班。
到編輯部的第一天,我就發現編輯老師紋絲不動的盯著手機螢幕,上面紅紅綠綠的。
我問老師在看啥?
他說,你太幸運了,剛工作就碰上牛市了,趕快去開個戶吧,一生一次難遇的機會。

當時我啥都不懂,但感覺老師說的應該不會錯,我就去環市東的華泰營業部開了個戶,還在旁邊吃了個團購的賽百味,美滋滋。
因為經常幹兼職,做代購,我在大學期間攢了幾萬塊,有點本金。
但第一次買股票,肯定不敢買多呀,我顫顫巍巍的轉進去2萬,選來選去,最後買了一支我唯一認識的股票:交通銀行。
結果沒想到,買完當天中午TMD漲停了???

當時我感覺自己可太牛逼了。
那天收盤,我就掙了兩千多。
那時候在《南方週末》一個月的實習工資也不到 3000 塊錢啊??那天回宿舍路上我就開始暢想了:
這樣掙錢法,一天 2000,一個月6萬,一年輕輕鬆鬆幾十萬
這一年下來,我還上什麼班啊?

現在回看,出門就撿錢,這是對新手最可怕的事情了。
不怕一上來虧錢,就怕一上來掙錢。
殺豬盤,賭場,都是讓你先賺一筆,才能引誘你投入更多錢。
就像當時的我,產生靠炒股不上班這種幻想時,就離倒黴不遠了。

我犯的第一個錯,叫眼紅別人漲得多
當時,交通銀行漲的很好,但我嫌漲的不夠多,那券商漲的多帶勁啊?
那年的11月,長江證券、中信證券翻了兩倍,天天漲停板,買都買不進去。
東方財富更誇張了,五倍十倍的往上拱,我看著別人賺錢比自己虧錢還難受,一天到晚抓耳撓腮的,就像現在放假時急著入場的人一樣。
當時我去了那個營業部,開通創業板許可權,廳裡全是大媽。
大媽也驕傲的說:買的長江證券,輕輕鬆鬆就翻倍了。
給我眼紅的,後槽牙都快咬碎了。
當時我下定決心,不行,不能再買破爛銀行了,我也要搭上券商的快車道!

然後我犯了第二個錯誤:不敢買漲,哪隻不漲買哪個。
當時的龍頭股票:長江證券,中信證券,要麼開盤就漲9%,要麼就翻倍了。離漲停太近了,根本不敢買,我就想啊:
它都漲了 8% 了,萬一跌停,那就虧大了,漲只能漲2%,跌卻能跌18%,太嚇人了。
咋辦呢?
我就去買那些不漲的,當時挑了證券股裡漲得最差的興業證券。
大家都漲,就它趴在地下不動,買不漲的,我安心。
事實證明,拿著不漲的股票,比坐牢還痛苦。
所有人都漲,就他不漲,倒數第二名都快漲停了,興業證券還是穩如泰山,到最後交通銀行都漲停了,興業證券還是一動不動。
這種巋然不動,讓我想起來高中時我200多斤,每次體育課跑圈都是最後一名,每次都是我一個人,在同學們的的注目中,恥辱的衝過終點線。
後來知道,新手總是不敢買漲的多的,愛去買那些漲不起來的,覺得跌的多的實惠,漲得多的危險。
事後證明這種想法很扯淡,市場在大部分時間是很聰明的,一個東西如果漲不起來,那它大機率就不行。

2014年一過,瘋狂的券商行情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瘋狂的創業板行情。
和前半年行情不一樣的是,這一輪漲的大部分股票,是大多數人聞所未聞的牛鬼蛇神:銀之傑漲了20倍,全通教育漲了30倍。
看漲幅榜的時候都在撓頭,這都什麼玩意兒?
我還是抱著我的交通銀行吧。
但每天一起床,創業板就漲5%,連續漲了三個月,漲的你頭暈目眩,兩腿發軟,你架得住嗎?
尤其離譜的是新股,只要新股上市,基本都是8~10個漲停板起步。
最離譜的是暴風影音,5塊錢上市,27個漲停板,股價幹到了300多。

這K線看著像是編的👆🏻
那時正好在騰訊實習,有一天下班時發現:暴風影音的股價超越了騰訊,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後來暴風影音就一直下跌,最後創始人成老賴了,股票也退市了。退市前只值2毛8,300多衝進去的大哥,不知道現在咋樣了?

2015年5月,創業板行情太瘋狂了。
五倍的股神已是不入流的了,十倍才有資格上桌吃飯。
當時有一個有名的大V,叫“跟我走吧14”,天天喊要滿倉滿融幹創業板,槓桿上的很滿,估計那一波翻了個十倍是有的,但是後來的下跌也很慘。我看他在雪球上喊了半年反彈,就沉寂了。
最後一次發言還是2015年9月。

在他喊大家抄底之後,創業板又跌了足足四年,指數都腰斬了才見底。
不知道他有沒有一直抄底。

這也是牛市最常見的結局:盈虧同源。
你必須從一開始的信仰就足夠堅定,才能熬過中間的每一次回撥、熊市;
但這也意味著在反轉之後,躲不過慘烈下跌。
是堅定的信仰支撐你走到現在的,你相信創業板未來會 100 倍,那現在腰斬算什麼呢?
所以,這種人賺了十倍,然後再爆倉也是很正常的。
但很多人光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

見好就收?可能嗎?
經歷過牛市的人會明白,真漲起來了,沒有人能見好就收。
進之前覺得掙個兩三萬我就跑,但是等到你掙了 10 萬,甚至掙了20萬的時候,你覺得自己還能掙 50 萬。
因為在牛市後期,每個人往往都掙了很多錢,都在曬自己的收益率,於是每個人的預期都被拉高了。
到最後大家形成一種共識:踏空,就是虧錢。
沒漲停,就是虧錢。

因為那一刻,所有人都在告訴你,你只要一伸手就能賺錢,你只要把錢轉進股票賬戶,就能翻倍。
這他媽跟詐騙有什麼區別?
殺豬盤都不敢這樣承諾。
到牛市後期,真的就是這樣的。因為所有人都掙了不少錢,大家都相信,股市就是聚寶盆,就是提款機,你1塊錢進去,2塊錢出來,2塊錢進去,4塊錢出來。
你今天為什麼沒賺錢?是因為你沒給炒股軟體轉錢,你銀行賬戶裡還有餘額嗎?
為什麼不放進來翻倍?你的小貸還有餘額,只要6%的利率,一個漲停板不就回來了?

稍存理智的人都知道,這不可能,但牛市後期沒幾個人有理智。
真相就是,牛市這個自助餐,最後總要有人買單,先吃完,抹嘴走人的才能落袋為安,而信到餐廳關門的,要為全場買單。
在創業板牛市到高潮的時候,樂視網已經翻了好幾倍,漲到140多。
那時正好我去報道他們的釋出會,他們推出一個LePar合夥人計劃,類似於,用樂視股票激勵大家去開樂視線下店。

當時的樂視網副總給媒體看了一份很大的PPT,看完我舉手提了一個問題,我說現在咱給合夥人的分紅價值,是按照股價140來算的,如果咱將來股價不是140了呢?
副總沒理我。
此時離牛市結束還有一個月。

我那會兒幹嘛呢?
不怕大家笑話,我當時膽大包天,失去理智了
我犯下了第三個錯誤:用自己賠不了的錢炒股。
我大學時的物件,要出國留學,家裡給了她 50 萬的保證金存在銀行。
我天天跟她聊,現在炒股很火熱,感染了她,她就問:這50萬能不能交給我炒?
我說行,收益我們對半分。
然後拿著這借來的50萬,在行情最瘋狂的倆月,成功把這50萬炒成了57萬,14%的收益率。
但我覺得自己沒完成任務,因為眼瞅著創業板天天漲停,我兩個月,才掙了14%,太失敗了。
怎麼說,也得給你幹到80萬才能收手啊?早知道我天天滿倉創業板了,三天不就完成任務了嗎?
不行,我堅決不能撤出來,你讓我再操作操作。
但她說死活不行,馬上要出國了,不能再炒了,你趕緊把錢取出來吧,掙這點夠了。
我非常戀戀不捨,我說再炒一天,就一天,她說行,就一天。
那一天後,我把錢取出來了,我們一人分了3萬5,我們把錢取出來那一天,我捶胸頓足,彷彿錯過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那一天,大盤是 4,800 點,離最後崩盤的5178點,就差300點。

現在想起這件事,我後脊都在發涼。如果我再晚倆禮拜才跑,我拿啥去賠人家這 50 萬啊?
如果把她的本金賠掉了,我能認栽嗎?不能啊。
我肯定會說,前面是沒發揮好,你再給我一次機會,絕對能給你掙回來。
然後越虧越多。
幸運的是,我沒有虧掉借來的50萬,但我自己的錢,可是一點都沒出來。
在大盤5000點那會兒,我賬上將近30 萬了,然後一路下跌。
當然,那時的我覺得每一次回撥都是上車良機,空中加油,給我機會上車啊。
咱之前那幾個月沒發揮好,那創業板的漲停板咱沒抓著,現在大盤迴到了更便宜的位置,咱是不是更應該全力幹進去了,對吧?怎麼能收手呢?

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又做了一個減倉的舉動,是啥呢?
我整容去了!
到最後,我入市時投入10萬,一年後,賬上剩下了9萬,看似虧了1萬。
但中間我提了3.5萬出來過日子,還提了6萬出來做鼻子。
最終,賺了8.5萬。
所以,我是怎麼在上一輪牛市中全身而退呢?
一方面靠有人拉著,一方面賺到之後花了。
無論哪個,都跟我自己的努力關係很小。之前和我的朋友楊天楠在一期播客中說到的,在大牛市裡,能夠把錢留下來的人,都是被媳婦逼著買房了。
所以如果牛市真的來了,有兩件事情很重要,需要你從頭記到尾。
第一個,跟我默唸三遍:
【別人賺的錢跟我沒關係!】
【別人賺的錢跟我沒關係!】
【別人賺的錢跟我沒關係!】
別人哪怕賺了100倍,我只要賺了自己滿意的錢,就走掉,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讓家人過上了更好的生活,那就是勝利者。
相反,為了對自己的生活,根本沒有益處的錢,押上自己根本沒有辦法承擔後果的本金,甚至借貸,就是會上天台的。
第二個,跟我默唸三遍:
【只有花掉的,才是自己的】
【只有花掉的,才是自己的】
【只有花掉的,才是自己的】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錢怎麼來的,就會怎麼回去,盈虧同源。
只有你花掉的錢,會成為你寶貴的回憶,成為你人生體驗以及肚腩的一部分。
所以,如果在股市賺錢了,就不要摳摳索索了,我現在點外賣都不看膨脹金額下單了,努力為拉動內需,做出自己的貢獻。
反正都會回去,不如多吃兩口,這就是我在牛市裡能給出的,最好的建議。

PPS:文中提到的那期播客,我和斯斯,楊天楠,聊到了中年危機,詐騙,破產等等問題,很適合作為今天的補充閱讀,感興趣的可以聽一下。
(感興趣的可以聽一下這期播客👇)

作者:梓泉
助手:菁菁
審閱:小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