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在深夜在家裡做直播。
前兩天和騰訊拍拍網老同事叨姐、一顆糖創始人大白菜一起連麥直播,聊職場發展,我們三人,分別是 70 後、80 後、90 後,對職場與個人發展各有感悟,一些經歷和觀點供大家參考,可以帶著批評的眼光看下面的文字,歡迎探討。
晚上 10 點開始直播,大白菜還在工作中,在深圳海上世界搭建活動場地的現場,一邊工作,一邊和我們連麥聊天,打工不易,其實創業做老闆,更是不容易。
摘錄一些我們仨聊天直播過程中有感而發,真情實感,真刀真槍的句子,真的是自己經歷過,才有體會。
職場最難的是過於認真
職場可能分三段式吧,第一段,我可能覺得就是初入職場的時候,還是以個人的專業能力的提升為主。
第二階段就是拼軟實力的部分了。軟實力部分就可能已經不是執行力特別強,或者說是活幹的特別好就可以了,就是還有很多那種人情世故在裡面。”
第三個階段,我覺得可能像比較像我現在這個階段吧,就是很多事情就已經沒有那麼執著了,想通了,想開了那種,這是一種心力,如果遇到很多事情想不開,又無法改變,就容易抑鬱,所以,抑鬱很多時候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咎由自取。
以前做事情,在第二階段的時候,我就覺得對自己來說難度最大的那種。難受的點就是自己在職場上做事情太過於認真,其實它不是一個好事情。
這裡注意的是,對認真二字的理解,對具體的工作,是需要認真的,只是在經過努力後,依然有遺憾,那就坦然接受,反思改進,沒有必要繼續糾纏當下,這就是鑽牛角尖回不了頭的執拗的認真,沒有必要,多往前看。
上級的折磨讓人身心俱疲到抑鬱
“認同你的人自然認同。不認同你的人,就是互斥的,你不用去說服他,喜歡你的人,自然喜歡你。”
“你就找一個喜歡你的,認可你的,變得越來越好就可以了,讓別人覺得你不好,你說我能我就是好,沒有必要,沒有必要不要去證明了哈。”
“自己開心最重要,尤其這兩天我就看到那個叫沙白的女孩,去瑞士安樂死,讓自己不要再承受病痛折磨。”就能明白,讓自己有高質量的人生,多麼重要,人生已經不易,何必再讓一個你不喜歡的人去傷害你。
當職場人與自己的上級進行方案彙報、專案進度溝通,如果屢屢被上級批評,甚至責罵,要求一遍又一遍重來,還不給具體的建議,那麼大機率是這個上級不懂管理,不懂溝通,或者不懂業務,任憑個人喜好進行評判,如果上級有能力,他可以篩選團隊,可以平和的溝通,可以指導。
如果他提出的僅僅是評價,而不是事實,更沒有具體的可行性建議,你不用過於內疚,大膽提問就好,方案哪裡不對,說具體一點,是目標不對,還是需求分析不對,還是具體的計劃不對,還是遺漏了什麼;如果是專案進度不滿意,那就明確提出預期,進度慢了,你就反思,講後面的計劃,講需要的資源支援,講風險……
另外,如果上級對你有情緒,甚至責罵,其實,這對於他個人並不是什麼好事,著急上火,先傷害的是自己。
如果,你感受到上級的敵意,不必過於在意,工作,只是生活一部分,每個人都不完美,你有做不好的地方,也正常,就事論事,即便上級對你進行個人的質疑,也不用被打擊到鬱悶的地方,畢竟,別人的評價,都是別人的,你無法左右。
學會用個體心理學的“課題分離”進行自我安慰,課題分離,就是分清什麼是自己的事,什麼是他人的事。做好自己的事,不對他人的事進行干涉。一件事情的最終結果由誰來承擔,這件事就是誰的課題。
因為自己感覺在職場遭遇不公正對待而產生受害人心理,加上無人可以傾訴,無人引導,環境變差,身體變差,睡眠不好,心態不好,感覺前途渺茫,慢慢產生抑鬱,
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是自己事情,上級不會對你的身心健康負責,那麼就自己負責吧,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上級也是普通人,也是需要一個互相磨合的過程,自己虛心請教,不斷修正就好。
這裡說一個職場溝通方法,來自奈飛創始人哈斯廷斯,在他寫的書《不拘一格》中,介紹了他們的“4A反饋準則”。
對於給出反饋的一方:
● Aim to Assist([əˈsɪst]):給反饋的目的是幫助對方改進,而不是為了發洩、為了中傷他人,更不是為了讓自己獲取好處。反饋者應清晰而準確地說明這樣做對他人和公司有什麼好處,而不是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 Actionable:給到的建議一定是對方容易施行的,即具有可行性。
你的反饋不僅要指出他的問題,最好給他提一點建設性的方案,告訴他可以怎麼做。比如,“你與外部合作伙伴會面時在剔牙,這樣做很讓人生氣。”這就是錯誤的反饋方式。正確的反饋應該是這樣:“如果與外部合作伙伴見面時你不再剔牙,那麼合作伙伴可能會覺得你很敬業,我們就更有可能建立牢固的關係。”
對於被反饋的一方:
● Appreciate:接到反饋後,你要想一想,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或者如何才能讓自己做到不憤怒或懷有戒心?
我們在受到批評時都會為自己辯護或尋找藉口,這是人類的本能。當你收到反饋時,你需要有意識地反抗這種本能,告訴自己,要心平氣和對待,既不辯護,也不生氣,還應該滿懷欣賞和感激。因為被別人指出錯誤,意味著你又有機會可以進步了。
● Accept or Discard:當接到反饋時,你要自己來判斷別人的反饋,然後決定是接受還是拒絕。在網飛,不是每條反饋都要求你照辦,但是,你有必要向反饋者真誠說一聲謝謝。
如果你覺得上級還算不錯,不至於告別,那就找個機會把4A 分享給他,在團隊裡面倡導採用4A 原則進行溝通,讓團隊的協作更順暢。
記住一點,一個烏煙瘴氣的團隊,多數時候是背後有一個烏煙瘴氣的管理者,趁早遠離。
給自己多留一條路
職場年齡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不要真的到了 30 歲,35 歲,面臨裁員的時候,才想起自己無路可走。
自己現在的賺錢能力,能賺到多少錢,是由你前面幾年的投入產生的一個當前的結果,如果不明白這點,就一直陷入焦慮,有了這個認知,就會知道當下賺錢少,不要糾結,趕緊為明天的賺錢機會趕緊籌劃。
這裡不是鼓勵大家都去盲目搞副業,而是根據未來市場預判,技術發展,個人工作內容等綜合考慮,譬如我在 2013 年時候,是做產品經理,就在微信公眾號推出的半年時間開始做原創公眾號,現在過去 11 年,寫了1000 多篇文章,包括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經驗、產品經理職業感悟、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等內容,寫作和工作是互相促進的關係。
企業發展,需要提前思考第二曲線,並儘快付諸到行動,個人發展,也是如此,趕緊尋找自己的第二曲線吧。
“就是你要考慮去做一些副業。就是萬一發生了啥,務必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人一定要學會在職場當中去。看自己,看他人,看整個團隊,看行業,從多角度的去進行一個思考,才有可能獲得更大的一個進步吧。”
“職場裡面,你要會學會去看這個職場的目標,每個人的工作目標究竟是什麼,這樣才有可能更好的合作。”
“一旦企業出現那種員工這個拉幫結派一定不是員工的問題,那是他上級管理者的問題。”
“如果這個企業真的烏煙瘴氣,拉幫結派,那麼你還是趁早走。”
“如何判斷這個企業的文化氛圍是否還不錯,看員工口碑,尤其是離職同事的評價,比如說我在鵝廠離職之後,鵝廠有很多離職群,對鵝廠評價還是不錯的,群裡的鵝同學多數是互助關係。”
“不要等到你40歲的時候你才去思考這個問題,你要在你30歲的時候就要去想你40歲的問題。”
“不要輕易創業,不要輕易創業,這個就跟炒股票一樣,我一直都說不要輕易。不要炒股票,不要炒股票,創業是95%的人,甚至是 99%的機率,都是失敗的。”
“身體最重要,不要因為工作忙,飯也不及時吃了,身體搞壞了,就得不償失。”
“我覺得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比我身體健康,精神愉悅,要來的更重要!”
“自己先認可自己。那真的很重要,你把手搭在上面,你就給自己點贊。”
“職場裡面還是有很多這種遠一點小團體,有些挑事的人,他喜歡去拉一些小群,然後在後面去蹭蹭蹭說別人的一些壞話,透過這樣的方式宣洩自己,打擊別人。”
“你可能要想想他為什麼會討厭你?就是有的時候。就是他們討厭一個人,有的時候不是因為這個人不好。而是因為這個人太好了。就太優秀,你做事情太認真了,然後,那些個菜鳥,就想要抱團,就是想來攻擊你。”
“你還是要自己的做事情的實力過硬,然後這個還是很重要的一個點。”
“就是一切要為了自己的業務目標或者說是自己的這個要達到的目的為導向,因為你只有你拿到了更高的業務目標,你有更漂亮的這個成績,你才有機會被上面的領導看到,然後你有機會往上爬。”
“一旦在企業裡面倡導員工透過這個四A的溝通方式來進行溝通,那麼就有可能在大家之間的那個誤解和間隙哈就會少很多。”
如果想了解更多內容,可以去 Blues的影片號看當天的直播回放,歡迎探討。
推薦一本書,療愈自己:
================
歡迎關注 Blues的影片號,我們後面繼續在影片號直播聊天互動,有任何職場和人生髮展問題,歡迎來聊。
近期,我崴腳了,無法跑步,只好練習引體向上,目前超越了自己的大學水平,多一點運動,對多數人都是好事情,祝大家身心健康往前走!
如果職業人生髮展規劃感興趣,你也可以加 Blues的 個人微信(blueslan2009),註明:職場交流,透過好友後,發個人實名介紹,再邀請進職場發展交流群。
=======================
公眾號:BLUES,持續更新了11年的原創公眾號。公眾號主理人蘭軍,有20多年豐富的職場經歷,連續創業者,歷任騰訊高階產品經理、YY語音高階經理、迅雷產品總監等職位,2016年創辦深圳梅沙科技。公眾號800多篇文章寫職業發展、企業管理等內容,一起洞察職場與人生,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