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發朋友圈,曬4歲女兒的獎狀,朋友回覆:最好看仔細再發吧

來源 | 網路
伴隨著網路科技和電子產品的普及,朋友圈成為了人們曬出日常生活的主要方式。
尤其是有了孩子的一些父母,更是將朋友圈當作了曬娃的最佳場合,而且他們會把孩子的每一次進步曬在朋友圈裡和他人一起分享。

小麗的女兒4歲了,在幼兒園裡讀小班。因為女兒一直以來都比較調皮,所以小麗總是擔心女兒在幼兒園裡會不會闖禍。
就在春節前夕,女兒放假回家帶回來了一張幼兒園發給女兒的獎狀。當她把獎狀交給小麗的時候,還一臉驕傲地說:“媽媽,這是老師獎勵給我的。”
女兒的獎狀讓小麗非常的開心,畢竟這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張獎狀。
欣喜不已的小麗連忙拍下了女兒的獎狀,並將獎狀照片發在了自己的朋友圈裡,表揚女兒的努力。
之後,小麗想象著自己會受到朋友們的點贊和對女兒的誇獎。然而,當她再次開啟手機看朋友圈的時候,的確有一些好友給點了贊。
但是其中有一條評論卻讓小麗慌了神。
原來有一位朋友在小麗所發的獎狀照片下面回覆“最好看仔細再發吧”。
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卻表明了女兒的獎狀是存在問題的。
看完回覆後,小麗再次開啟獎狀仔細檢視,終於發現獎狀上的“好孩子”竟然被寫成了“好該子”,難怪朋友提醒小麗要仔細看獎狀。
感到尷尬的小麗連忙刪除了自己發的那條朋友圈,心裡卻非常的氣憤,將錯誤都歸咎到了孩子班主任的身上。
小麗認為如果老師在頒發獎狀之前能夠認真對待的話,那麼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這張獎狀在女兒的眼裡是老師對她的肯定與認可,如果女兒知道獎狀出了錯那麼必定會不開心,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其實,如果小麗能夠妥善地處理這件事情的話,女兒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這就關聯到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因為良好的教育總是能夠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表現。

那麼,作為父母應該如何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呢?

1、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

很多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後,就會越來越不喜歡與家長進行溝通了。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溝通方式是錯誤的。

作為家長,應該學會理解孩子,接納孩子的情緒,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訴說,並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擁有自律,果敢的性格。

2、正確管教孩子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管教

有了子之後,家長應該從孩子的行為習慣,理想以及品性等方面去教育孩子,讓孩子能夠擁有毅力,正確的人生目標以及優良的品性。

3、配合老師的工作

孩子上學之後在學校的時間會多於在家的時間。

為了能夠讓孩子更好地學習,家長一定要和老師結合起來,確切地瞭解孩子的內心所想,及時的發現孩子的問題。

唯有家長和老師雙管齊下,孩子才不會迷失方向。

孩子的成才離不開家長的正確教育,但是教育孩子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所以,作為父母應該耐心地去探索,和孩子相互磨合,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推薦閱讀:

做個合格的父母
長按識別二維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