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

本文是圓方的第1123篇原創
(點選標題下方小耳機標誌可收聽音訊)
01
昨天的文章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命運?裡面,聊到了城市對於我們認知的塑造這個問題。

在文章中,有說到:

對於我們認知塑造更多的其實是城市。
這一點不過多解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這四個城市的市民,就流露出來四種截然不同的氣質。
今天有幾位小夥伴還在群裡面吐槽某個城市的營商環境。就刷到杭州營商環境的影片。影片中杭州8分鐘辦下來獎勵款的政府工作人員還在思考服務不到位,應該不需要企業申請就直接發。
其實一個城市的風格對於我們認知的塑造也是很深的。
所以今天也有跟小夥伴們在直播的時候聊到了營商環境這個問題。
說起來圓方這方面還是挺有發言權的,在過去一年,每個季度,圓方都會受邀參與一個叫做“全國百名企業家信心調查”的問卷。
而是每個季度在填寫這個“企業家信心”的時候,營商環境無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圓方都在想,營商環境到底是什麼呢?
02
是呀,營商環境到底是什麼呢?
有的說,是開辦企業的難度。比如企業註冊的流程啊,時間成本啊,獲得營業執照,稅務登記啊。
有的說,是企業融資的便利。如企業去貸款的便利性啊,貸款的支援,否融資貴,融資難呀。
有的說,是創新環境的好壞。比如企業去投入研發,投入創新是否會得到支援,得到補貼,得到認可。
有的說,是招商力度的大小。比如能不能吸引到世界一流的企業來當地投資,帶動當地的發展。
怎麼說呢,上面這些都是,也都不是。在遠方看來,評價營商環境其實就兩個字,“人心”。
03
如何去理解“人心”。或許我們可以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間看到答案。
該理論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生理需求:這是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空氣、睡眠等維持生存的必需品。如果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人類會優先追求這些需求
安全需求: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後,人類會追求安全與穩定,包括身體安全、經濟保障、健康等
社交需求:包括對愛、歸屬感和人際關係的需求,例如家庭、友誼和親密關係
尊重需求:涉及自尊和他人的尊重,包括成就感、地位、認可等
自我實現需求:這是最高層次的需求,指個人追求自我潛能的最大發揮,實現個人理想和目標
我們一個一個聊一聊。
生理需求就不說了,如果一個地方生理需求都不能保障,就很難說去搞什麼創業和發展了。
先看“安全需求”。
在當下的創業環境下,“安全”本身已經是一個奢侈品,剛搜尋了一下,全國失信人員近1000萬人,其中有多少,是這些年因為創業而“失信”的呢?
創業本身就是九死一生,“生”了,活下來了也未必過得輕鬆,而“死”了,就絕難再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即便沒有失信,當創業者因為各種原因涉及到一些糾紛當中。當經歷過被各個職能部門,拿著放大鏡問詢過幾次之後,估計即便是再樂觀的人,或許也不太會想創業。
“社交需求”
其實也很複雜,在很多地方,當你開始創業,你就多了許多不得不進行的“社交”。有的社交是給彼此能量的,而很多社交其實是消耗人的能量的。
雖然每個地方都有人情世故,每個地方都少不了社交應酬。但是不同地方差別其實還是挺大的。
“尊重需求”
這一點南北差異就比較大了,相對而言,在江浙滬,大灣區,還有杭州,這樣的地方企業家的被尊重感是比較強的。而反之,很多地方覺得企業到我們這個地方就得“服管”,不然就應了《讓子彈飛》裡武狀元最後說的那句話了……
“自我實現需求”
每個企業家當然都有自我實現的需求。但是這種需求有些時候也會被打擊。
比如辛辛苦苦的在一個地方把企業做到了一定規模,有了一定影響力。突然當地政府去外面“招商引資”回來了一個同類型的企業。這個新企業的待遇要遠好於當地發展起來的企業。
那麼這個時候,本地成長起來的企業,我還有那種紮根本土“自我實現”的發展決心呢。
04
最後說回“人心”。
其實真的,培養一批企業家挺難的。許多能夠存活10年以上的企業家,都是九死一生熬出來的。中間犯了多少錯誤,交了多少學費,經歷多少挑戰難以計數。
很多企業家,在殘酷商場競爭環境中可能始終堅守,一直想著把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百戰不餒。
但是正像《盜夢空間》裡面說的那個故事,可能一次營商環境的打擊,一件讓人心涼的事情。就徹底讓他們放棄了在當地進一步發展的想法。
而當這種情況,從1個人到100人,從100人到上萬人。那麼慢慢的,慢慢的,在這個地方,還真的有人願意去做“創業”這種,低迴報,高風險的事情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