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FOX新聞5月13日報道 房地產平臺Zillow釋出的資料顯示,對於加州乃至全美許多租客來說,住房負擔能力正成為日益嚴峻的問題。

Zillow指出,目前租客需要年收入超過8萬美元才能“舒適租房”,而五年前,這一門檻僅為6萬美元。
Zillow資料顯示,自2020年4月以來,美國典型公寓的租金上漲了28.7%,達到每月1,858美元;單戶住宅租金則上漲了42.9%,至每月2,256美元。相比之下,同期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僅增長了22.5%,至約8.2萬美元。
此外,自2020年以來,需要年收入10萬美元以上才能租房的城市數量翻了一番。
Zillow高階經濟學家Orphe Divounguy表示:“自疫情前以來,住房成本飆升,租金上漲速度遠遠超過工資增幅。這常常導致租客在其他生活開支上捉襟見肘,也使他們更難攢錢支付未來購房的首付款。高額的前期成本往往被忽視,但它們確實影響著租客是否能繼續住下去。”

哪些城市租金最難負擔?
資料顯示,美國租客平均將29.6%的收入用於房租,略低於30%的“負擔能力警戒線”。
在這8個城市中,有6個城市的家庭平均將超過30%的收入用於房租。
哪些城市租房相對更實惠?
儘管過去五年租金上漲明顯,但在一些地區,對中等收入者而言,租房仍屬可負擔範圍。
最實惠的城市包括紐約州的布法羅(年收入約5.5萬美元)、俄克拉荷馬城(5.6萬美元)和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5.7萬美元)。在這些城市,租客通常將不超過23%的收入用於房租,因此更有餘力進行儲蓄或實現財務穩定。
搬家也成了“奢侈事”?
在紐約和波士頓等城市,高昂的前期成本也使得搬家變得更加困難。
租客在搬入新居時,通常需支付中介費、押金以及一到兩個月的預付租金。不過,這一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紐約市近期通過了《公平中介費用法案(FARE Act)》,紐約州與麻薩諸塞州的立法者也在研究降低中介費的相關改革。

洛杉磯最值得關注的兩個微訊號

看新聞 追熱點 關注這個油管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