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前面
我們見過很多懷抱醫學夢想的學生,但西亞多的故事,總讓人忍不住一講再講。他是那種你一眼就能看出“認真到有點瘋”的人——初中開始自學神經病學,看遍電視臺所有醫療紀錄片,甚至拿自己練習。
他也曾兩次放棄醫學夢想:一次是面對身份與制度的壁壘,他被太多人勸退,另一次是英語閱讀卡殼後的失落。中間甚至有過“轉行唱歌”的一段插曲,還真辦了一場演唱會。兜兜轉轉後,他又回來了,比以前更堅定。他說,“除了醫生,我什麼都做不來”,這句話看似自嘲,實則是種深刻的自知與忠誠。
申請季,他以“頭鐵”的方式衝刺美國醫學預科,UIUC、UCSB的生物學專業都向他丟擲橄欖枝,他最終選擇了羅格斯的醫學預科(pre-med)專業——這個適合他開啟醫學長跑的起點。這是他在Zi深圳分享會上的演講,我們希望透過西亞多的故事,讓你看到:有些熱愛也許會動搖,會繞路,但只要你足夠倔強,它終將帶你走向你想去的地方。

文/西亞多
編/特寫君
單純分享申請醫學院的經驗大都千篇一律,但是我的故事是獨一無二的。
我首先講講我是怎麼產生對醫學的興趣的,初中的時候,我很愛讀書,我就買了好多的書,當我讀到醫學方面的時候,我發現我很感興趣。
這張圖片裡面全都是我買的書,你可以看到底下那邊全都是醫學相關的神經病學,外科學這些。

有點講緣分,我覺得我可能這輩子就是做醫生了。
接下來,我盡我可能去接近醫學,當時我瘋狂到,週末回到家,一到家我就開啟電視看各種醫療的紀錄片,我把電視上能看的所有醫療紀錄片都看完了。我還買很多器具,你們可以看到我的攤位上那些器具都陪了我好久了,從我初中開始陪著我。

我做過最瘋狂的事情,是拿我自己練習如何抽血(危險,勿學!)我媽說,你要不拿我家小狗練習?我說:怎麼可以這樣,怎麼可以傷害它呢?我還是傷害我自己吧!

後來,我不想待在體制內了,我想要轉國際,我面臨一個問題。我搜了很多資料,中國籍、沒有什麼背景,想去美國就別學醫了,幾乎不可能,這是我第一次想要放棄學醫。我身邊的各種人跟我說基本不可能,你就別想了。最後,還是靠我的檢閱能力,檢閱能力真的是我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我發現其實還是可以申的,特別難特別難,要考各種考試。你要比本地人考的高,但是我還是,想試一下。
畢竟我覺得除了這個,其他我也做不了。
於是我就繼續堅持了。第二次想要放棄的時候,是我在轉到我現在的高中的時候。去年上半年。我準備要申請了,很多人各種勸我:太難了,太難了,申請生物多好呀,我們學校帝國理工IC生物錄得不錯,但是就不要申醫學了。
當時我非常叛逆,我就說,沒有錄取到,不就是因為學校以前沒人申嘛!那我申一下,我說不準呢!
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太多人勸我了。
後來,我在做UCAT的時候,我發現,我英語閱讀太差了。因為我是後面才轉了國際,在公立還挺好,但是到國際完全不行,那個題目我完全做不下來,我就產生了一些放棄的想法。那我當時還問過Huini,要不我去學音樂吧,去申請那個伯克利,反正伯克利也是伯克利,加州伯克利也是伯克利,我就去這個伯克利吧!我還讓他們把做音樂的推給我,結果,我開了一場演唱會,發現,算了,我還是做不成功。雖然那個演唱會,金額上還算挺成功的,但觀感上算了。

所以就到了我自己的轉變,我發現除了醫學,其他東西我真的沒有緣分。包括唱歌,雖然我很喜歡,但是我不是這塊料,就是唱歌歸唱歌,演出歸演出,完全兩碼事。像物理化學,我又不是特別頂尖。那我覺得我還是回到最初醫學這個方面吧。
這些照片都是我後面決定繼續學習的時候,我在一些博物館學習。還有這個是我之前在牛津拿香蕉縫線,因為我練的很早,當時他們就那群老外說:你真太厲害了!你就是做外科醫生的料!

於是,就到了我的申請季,我是去年這個時候找到ZOOMiN做申請。因為我跟Huini也是在學校認識的。當時我說我要去李嘉誠醫學院,她給我微信就備註成了“李嘉誠醫學院”。去年,我這個“李嘉誠醫學院”要去申請美國。因為談到醫學,還是美國比較比較發達,我覺得還是去美國。當然我也是非常頭鐵,我在申請季那個暑假做了非常多的活動塞到一起。
文書營、在交大做科研,又去實習……暑假結束之後我還去西藏做了一個志願活動,非常瘋狂。早上我7、8點起,然後我又要去參加實習之後,我晚上又去另一個地方學雅思。下一週又是另一個非常滿的東西,所以我整個申請季也是非常的忙碌的。
我在申請的時候也非常頭鐵,ED時,Zi老師問我:你要申請哪個呀?我說康奈爾! 我就斬釘截鐵康奈爾,因為我說我們學校之前錄了好多康奈爾,我就不信他不錄我。
然後ED1,拒! EA我錄取了羅格斯,第一個錄取我的美國學校。然後,RD的時候,我也被學校很多拒絕,我收到了UIUC和加州一些學校的錄取。到最後,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羅格斯,我來了!
我糾結過,在一些比較重排名的人眼裡,有人建議我去排名最高的什麼UIUC,或者去加州聖芭芭拉。我當時也跟我的老師討論很久。他說,醫學是一個長跑過程,四年本科,四年MD,還要residence。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一個週期。這是我排除UCSB的原因,UCSB是quarter制,我肯定吃不消,算了吧!UIUC也算了,太中了。最後又來到羅格斯。
我覺得,如果你想成為醫生的話,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倔,我真的非常的倔,雖然我也放棄過兩次,但最後我還是過來了,我跟我媽說,只要我想做什麼事情,基本沒有做不成的!我就一定要把它做成!還有一個就是抗壓,各種能抗,比如我熬大夜之後早上醒來很早去實習。晚上兩節課,然後回去寫作業,寫到凌晨睡覺,再早起,基本上都是這個狀態。你也要有一個非常好的一個精力。

我再講講我跟ZOOMiN的一些故事。雖然說我跟我的輔導老師JK很鐵,但很多東西也是我自己決定要去做,自發的想法。比如說,我去西藏之前,我沒有告訴他我要去西藏。JK看到我去西藏做公益發朋友圈,我才告訴他。我們會常常交流做這些活動的心得。
另外申請後,我也特別喜歡ZOOMiN的老師,我經常跟他們一起吃瓜,比如我看到那個簽證取消,我是我基本上第一個看到我立馬發給JK,問沒事吧?沒事吧?我還能去美國嗎?應該沒事吧?JK說沒事,還有包括Kelly老師,我申請後也各種跟她交流,她能給到我很多的像是朋友一樣的建議。我經常會刷到一些比較成功的錄到藤校的案例,Kelly建議我說,“你看看你跟這些錄到前20或者Top文理學院的人,你們的區別在哪裡?你透過暑假把它追趕上來,那你到時候就跟他們是同一起跑線。” 我覺得有道理!
我很喜歡ZOOMiN的整個氛圍,而且我覺得申請季對我的改變也很大,我覺得我以前非常的功利。一定要申請到前20,但我現在覺得,適合自己最好,而且他們不僅改變了我對於申請的觀念,而且是我這接下來走MD,走醫學,漫長的路程的一個觀念。ZOOMiN他們在做的事情是,我們之間看似發生著很普通的交流,但我覺得就是在跟JK、Jenny、Niki在頭腦中暴各種讓我認識到我是什麼人,這才是對我最重要的改變,最重要的影響。
今年ZOOMiN在生命科學方向錄取
獲得韋爾斯利生物x環境、伯克利生命科學x創業、
UCLA神經科學錄取等
更多生物、醫學相關申請
聯絡我們預約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