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也能看癌症?新加坡“流動診所”顛覆傳統就醫模式

▲ 新加坡眼,點選卡片關注,加星標,以防失聯

2025年2月28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出席國立大學醫學組織 (NUHS)頒獎典禮並致辭,表示未來政府將同樣重視“健康”和“關懷”,讓新加坡人延年益壽,並在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過程中能夠持續發展。

以下內容為新加坡眼根據英文翻譯整理:
國立大學醫學組織總裁楊啟源教授,
各位嘉賓,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晚上好!感謝邀請我出席本年度國立大學醫學組織頒獎典禮。
今晚能與諸位老朋友、老同事、傑出醫療同仁及領導者共聚一堂,深感欣喜。上次參與此盛會是2019年——恰逢新冠疫情暴發前一年,當時我向甫卸任的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董事會主席的陳祝全教授致贈感謝狀。
此刻重返此地,榮幸為今年初交棒予陳聰敏先生的謝福華前主席頒獎。祝全、福華與聰敏三位皆以深切熱忱推動我國公共醫療系統發展,這份熱忱正是全體醫療工作者的共同精神紐帶。
使命同心
新冠疫情期間,共同領導跨部門抗疫小組(Multi-Ministry Taskforce,MTF)時,我親睹醫療團隊的非凡奉獻。
彼時挑戰艱鉅,決策維艱,但各級醫療工作者展現的堅韌精神始終如一。無論是醫院、社群護理設施,還是客工宿舍抗疫前線,諸位始終以專業精神守護醫療系統運轉。
憶及疫情初期,我曾召集所有醫療集團和各主要醫院執行長開會。我告訴他們,這次大流行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他們必須做好準備,迎接這場漫長的旅程或與 COVID-19 的鬥爭。我非常擔心他們無法應對。但我非常高興的是,我們的醫療行業領導人都向我保證,他們已經制定了計劃,而且一定會完成任務。
實證明,諸位不僅兌現承諾,更交出了亮眼答卷。因此,我想祝賀你們,你們都做得很好。
每當我們與媒體見面時,抗疫小組聯合主席雖常現身前線,但真正的英雄是每一位在座的無名英雄。
現在,我們必須以同樣的奉獻精神推動公共醫療保健系統的下一步轉型,這與其說是為了應對危機,不如說是為了迎接未來的挑戰。
構建未來醫療體系
面對人口急速老齡化,我們既要讓國人延年益壽,更要確保健康頤養。這正是"健康SG"(HealthierSG)戰略的核心理念——從治病轉向保健。
與此同時,我們啟動"樂齡SG"(Age Well SG)計劃,著力構建支援長者社群養老的生態系統。這項跨世代工程需要醫療、社群及社會服務機構通力協作。
我欣慰見證了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突破傳統醫療邊界,開創多項創新模式:
—居家醫療計劃(NUHS@Home):2020年首創,用於新冠患者居家康復。如今,該計劃繼續為符合條件的患者提供在家中而非醫院接受護理的選擇,多學科(醫生、護士、藥劑師和治療師)團隊利用智慧裝置遠端監控患者病情。已服務逾2900名患者,既提升患者康復體驗,又最佳化醫院資源配置。
—流動癌症診療(NCIS On-The-Go):國立大學癌症中心NCIS )推行的NCIS On-The-Go 允許癌症患者在社群而不是在國立大學癌症中心NCIS )接受選定的服務和治療。這使得低風險患者能更方便地接受治療,同時為需要更復雜治療的患者騰出資源。自2017年推出以來,前往國立大學癌症中心NCIS )On-The-Go就診的患者人數翻了十倍。目前,超過11%原本需要在國立大學癌症中心NCIS )就診的患者已經能夠過渡到這種形式的社群醫療服務,我很高興地聽說,第四間社群診所正在籌建中。作為負責蔡厝港選區事務的部長,特別欣慰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惠及我選區的居民。
科技賦能醫療革新
面對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引領技術革新:
—NUHS App。整合電子病歷資料,實現預約管理、報告查詢及遠端問診,透過彙集電子病歷系統中的“即時 ”資料並部署 Endeavour 人工智慧平臺,NUHS 幫助醫生和護理團隊提高了工作效率,並改善了患者的治療效果。
—RUSSELL-GPT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採用了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來提高人力生產率,例如根據預測的患者需求模式,利用預測分析來最佳化人員分配,以及利用專有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 RUSSELL-GPT,幫助醫生撰寫轉診信和病例摘要。
今晚,NUHS@Home、NCIS-On-The-Go 和 NUHS App 背後的團隊將榮膺“巔峰團隊獎”,以表彰他們各自在推動醫療改革方面做出的貢獻。祝賀你們每一位!祝賀諸位!
致敬卓越
今晚,我們將表彰16位醫療專家,他們將被授予"榮譽顧問"及"榮譽院士"稱號。
新晉榮譽顧問之一,婦產科專家阿里吉特·比斯瓦斯教授(Professor Arijit Biswas)35年來專注高危妊娠領域,累計接生14,000名嬰兒可能是接生嬰兒最多的醫生之一。現場特別邀請曾受其救治的產婦瑪格達琳·(Magdaline Tan)女士及其女兒卡魯娜(Karuna)護士——大約25年前,瑪格達琳·陳(Magdaline Tan)女士在懷孕初期被發現腹中胎兒周圍沒有羊水。這意味著胎兒必死無疑,但比斯瓦斯教授沒有放棄,在臨產前的每一週,透過羊水灌注術創造生命奇蹟,如今被救女嬰卡魯娜(Karuna)已經成為一名盡職盡責的白衣天使。我們很高興陳女士和卡魯娜今晚與我們一起共慶比斯沃斯教授的成就。
今年首設的"榮譽院士"稱號將被授予亞歷山大醫院(Alexandra Hospital)高階護理顧問洪慧卿醫生(Dr Emily Ang)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Emily曾領導過國立大學醫學組織的多個機構,從領導國立大學癌症中心NCIS )的腫瘤護理,到國立大學護理部主任,再到國立大學醫學組織的護士長。洪醫生還是幾代護士的模範導師,推動了新加坡國立大學護理學院的課程改革,並制定了新加坡國立大學保健學院護理願景和護理架構。72歲高齡的她,仍積極推動護理教育革新和領導力的發展,主導國立大學護理課程改革,培育數代護理人才。她對護理事業的奉獻和對培養未來醫療保健領導者的承諾,使她成為當之無愧的 “榮譽院士 ”稱號獲得者。
今晚的 77 位獲獎者在患者護理、研究和教育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請允許我向他們致以最衷心的祝賀。請大家再接再厲,繼續為我們的醫療和健康事業貢獻力量!
特別緻謝
藉此機會,我謹向謝福華前主席過去五年對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董事會的領導表示感謝。
我認識謝福華先生已近 30 年。我們一起在私營企業工作,一起做專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福華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我總是非常努力地與我的商業夥伴就合資業務進行談判,他是我的合資夥伴之一,我與他和他的團隊進行了非常努力的談判。但他總是溫和地說:"請給顏金勇這個年輕人一個機會,不要討價還價。因此,我一直非常尊敬他,認為他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
的確,福華,您的領導推動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克服了許多挑戰,特別是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
此外,您還見證了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的許多里程碑事件,包括亞歷山大醫院的重建和即將落成的登加綜合與社群醫院(Tengah General and Community Hospital)的規劃。
結語
過去60 年,我們建立了一個強大而有韌性的醫療保健體系,讓國民可享用高質量而又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服務。展望未來,我們必須同樣重視“健康”和“關懷”,讓我們的人民不僅活得更長,而且活得更健康,並確保我們的醫療系統在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過程中能夠持續發展。
這不是政府能夠單打獨鬥做到的,而是需要我們所有醫療保健工作者共同努力。請允許我再次感謝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團隊的全體同仁,感謝你們的奉獻、承諾和服務。讓我們攜手實現"健康SG"與"樂齡SG"的願景!
感謝各位,祝晚宴愉快!
FS丨翻譯
HQ丨編審
新加坡總理公署丨來源
新加坡總理公署丨圖源
免責宣告:

1.凡本公眾號註明文章型別為“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屬於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註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眾號註明文章型別為“轉載”、“編譯”的所有作品,均轉載或編譯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閱讀
  • 83年前,新加坡差點淪陷!這段歷史太震撼
精彩影片
新加坡眼旗下影片號你關注了嗎?
點選下面影片,檢視更豐富的內容!
想第一時間瞭解新加坡的熱點/突發新聞,可關注新加坡眼旗下“看南洋”微信公眾號,同步下載新加坡眼APP,不失聯。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
新加坡眼官網搜尋更多關於新加坡的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