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S基金登場

本期導讀:
S市場又迎來新力量,百億基金登場。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薦閱讀5分鐘
S 買方陣營不斷迎來新的參與者,而這一次,一股強勁的力量直接注入 —— 百億資金強勢入場。
日前,一隻首期總規模達100億元的S基金成功完成簽約。值得關注的是,該基金背後集結了多家金融機構以及國資力量。
百億S基金登場
2月26日,建設銀行在北京舉辦科技金融推進會暨創業投資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建設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紀志宏,科技部有關司和中心負責同志,部分科技創新重點區域科技廳局、建設銀行相關分行負責人以及基金出資相關省市、金融機構代表參加會議。
在此次會議上,建設銀行旗下建信信託與中國信達、成都交子金控、成都策源資本、合肥興泰控股簽署創業投資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戰略合作協議,首期總規模100億元。
建設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紀志宏指出,做好科技金融是建設銀行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行動、是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主動選擇。建設銀行將多措並舉推動金融與創新深度融合,健全“直接+間接”融資體系,做好耐心資本“貢獻者”和“聚集者”,用好資產管理能力,建立財富管理與科技創新的迴圈生態,持續完善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加大國家重大科技專案融資支援,豐富科技型企業金融供給,提升科技創新重點區域金融支援力度,推動創業投資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取得實效。
科技部三司副司長沈文京表示,我國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金融體系,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政策環境日益完備,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持續推進,地方創新實踐不斷湧現。要加大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投入,加強與建設銀行等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合作,建立國家重大科技專案白名單對接機制,加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支援,高質量推動建設銀行創業投資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發展,重點支援取得關鍵核心技術企業的創投股權退出。加強科金協同和央地聯動,支援地方科技管理部門與建行分行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加大民營科技型企業金融支援力度。
2025年開局,一級市場迎來久違的春意——機構行程密度驟增、頭部專案份額爭奪白熱化等訊號,為行業帶來暖意。在這場以"硬科技"為主導的復甦浪潮中,市場參與者展現出從"防禦性收縮"向"進攻性佈局"的戰略轉向,曾經瀰漫在市場中的消極與迷茫情緒正逐漸被積極佈局的熱情所取代。
從退出端來看,行業正經歷著深刻重構。隨著市場環境變化,退出壓力激增,流動性困境愈發明顯,S市場也成為行業關注焦點。近兩年,S市場新玩家不斷湧現,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
開年多隻S基金落地
除了建設銀行此次百億規模 S 基金的簽約,近期還有多隻 S 基金相繼釋出設立訊息,有力地激發了市場活力
日前,元禾辰坤S基金-元禾賽瑞(以下簡稱“元禾賽瑞”)宣佈已完成5.1億元人民幣的首次關賬,該基金的目標規模為10億元人民幣。據悉,元禾賽瑞是元禾辰坤旗下單獨策略的S母基金,重點關注整體上市成功率更高、流動性更快,同時兼具成長性的核心資產組合,旨在透過多元化的交易策略增強資產流動性,啟用存量價值。
江西潤信贛投接力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也於近期完成備案,據介紹,該基金由中信建投資本擔任基金管理人和執行事務合夥人,由中信建投資本與江西贛投共同擔任普通合夥人。基金規模5億元,系江西省內首支市場化S基金。
2月7日,亞太地區私募股權和資產管理公司中華開發資本CDIB 旗下接續基金完成終關,聚焦大中華區中型市場併購,該基金背後LP包括行健資本等機構。
1月8日,盛京金控集團旗下的科拓新力基金透過中基協備案,標誌著2024年“創投十七條”出臺後,遼寧省首隻S基金成功落地。
此外,近期還有多筆S交易落地。2月24日,科勒資本宣佈,與金沙江創投成功了完成一筆GP主導私募二級市場交易;2月27日,鼎興量子宣佈近期完成了GP主導型資產包S基金交割,創多機構LP聯合承接新正規化。
實際上,自2024年起直至當下,安徽、廣東、廈門等地區陸續設立區域性 S 基金。以廈門自貿領航S母基金為例,其目標規模高達20億元;安徽省首支 S 基金 —— 合肥市共創接力基金,更是動作頻頻,相繼與科勒資本、上實盛世攜手合作,並於近期成功促成兩筆投資業務落地。
與此同時,浙江、廣東、上海等諸多地區也紛紛在推動 S 市場發展領域積極發力。各地相繼出臺舉措,鼓勵險資、銀行理財資金入場。
就在近期,上海科創基金總裁楊斌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透露:“三期母基金將進一步加大對 S 份額市場的配置力度。”
近兩年,募資困境與流動性壓力的雙重挑戰,迫使 GP 重新審視自身策略,將 “退出” 置於首要位置。從市場反饋的態勢分析,眾多機構機構開始將目光投向 IPO 之外的退出市場,S 基金與併購等多元化退出手段逐漸嶄露頭角,日益受到行業的青睞與高度關注。
據FOFWEEKLY統計,2023年至2024年Q3期間,共備案S基17支,備案規模達139.60億,涉及關聯投資機構14家、關聯基金管理人15家。在2023年至2024年9月這段時間裡,全國共有12個省及直轄市設立了S基金,其中江蘇以3支S基金的設立數量位居榜首。
自今年開工伊始,市場對於S基金的關注度急劇升溫多家機構主動就S買方的相關情況向我們展開諮詢
不過整體來看,S基金表面熱度與實際交易活躍度之間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有行業資深人士指出:“這種差距主要源於買賣雙方在資產定價上的分歧,以及買方市場的承載能力尚不足以滿足龐大的退出需求。透過過往的成功交易案例來看,交易成功的關鍵在於資產本身的質量和吸引力。”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S基金參與者越來越越多了。
某S基金負責人表示:“底層資產清晰、可折價購入的 S 基金份額,正受到險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追捧。
總結
如今,銀行系百億S基金的登場,無疑為S基金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不僅彰顯了金融機構對行業發展的信心,也預示著S基金市場將迎來更為多元化的發展格局。
未來,在政策的大力支援下,隨著交易生態持續最佳化、市場體系不斷健全,S 交易有望實現更加常態化發展,為GP和LP呈現更多選擇。
申請加入行業交流群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