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發了一篇文章《楊笠冒犯男性?她只不過是男女對立的犧牲品罷了!》,今天咱們繼續講講楊笠脫口秀這件事情。
關於在脫口秀上發表自己的言論,讓我想起了留幾手以前評價煮老師,說的很有道理。
他說,講話如果只限於自己,那麼問題不大,比如:
女人不該上班,就該多生孩子。這是錯的。
但他如果說:
我的女人不該上班,該給我多少孩子。
這個就是他的個人自由,你不認可,也不會有什麼矛盾。
同理,他說男人就該結婚給女人花錢。也會被罵。
但如果他說我結婚就給女人花錢。那是他個人自由。
我那時候很認可留老師的話。
不過現在的輿論氛圍好像不允許這個邏輯存在了。
比如脫口秀。
眾所周知,脫口秀都是在講“我自己”的故事。
我遇到的奇葩經歷,我的吐槽。
而不是所有人都如何如何。
但即便如此,還是特別容易被罵。
這些人的共同點就是很少看脫口秀,也不愛看脫口秀。
比如楊笠的“普確信”,其實是講“我”出去相親,遇到一些奇葩男孩,他明明這麼普通,卻這麼自信。
“男的,垃圾”梗,也是源自“我”的爸爸喜歡炫耀孩子,得意自己閨女是名人,朋友親戚聚會非要閨女說兩句,表演一下。“我”很尷尬,因為我的脫口秀不適合家庭聚會說,能說什麼?“男的垃圾”?
你看,所有冒犯侮辱都是有上下文的,都是“我”的經歷,“我”的想法,而不是所有人如何如何。
包括對於最近大火的付航的脫口秀的攻擊,在我看來也是非常不可取的。
付航只是講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在我看來這個故事並不好玩。
但這是他自己特有的經歷,他自己的感受,只要是他自己的感受,就值得尊重。
但是很多人一定要把付航的故事上高度,擴充套件到整個社會,整個男性女性,你們男的有什麼好可憐的,有什麼值得被愛的,怎麼就忽視了我們女的長久以來的不幸?
付航講了他自己的故事,並不代表他只關注“男的”,也不代表他和喜歡他的人忽視了女的長久以來的不幸。
他甚至男的女的都不在乎,他只是在乎自己的個人故事而已。
我期待看到的批評是,他的故事本身不好聽,搞笑技術不高明。
但幾乎沒有人講這些批評,所有人都在忙著上高度,擴大群體,擴大整體,以此來攻擊他人。
換言之這是一群不愛看脫口秀,沒有幽默細胞,對喜劇毫無興趣,只有戾氣和謾罵樂趣的人。
對付航的批評,恰恰如之前對楊笠的批評一樣。
和這麼一大群沒有幽默感的人生活在同一個社會,
這就是個很沒意思的事情了。
-end-
更多精彩觀點,歡迎點選關注
歡迎大家把我設定為星標置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