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男孩培養很好的家庭,基本都做對了6點,家有兒子要儘早瞭解

點選上方藍字👆薩提亞實用心理學”關注我,加星標★
每天學點親子|婚姻|個人成長,每天成長·進步·幸福
預約心理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心理諮詢”
近期課程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課程”
都說男孩難養,但正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放手讓男孩經歷千錘百煉吧,他會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薩姐
作者:木小暖同學
來源:神奇麻麻木小暖(ID:qimiaoysyj)
你知道嗎?男孩身上天生就有很多優秀的品質,比如,勇敢堅強,敢於冒險,好奇心重,探索欲強,性格爽朗……
然而長大後,這些優點卻漸漸消失了,甚至變得懦弱膽小,自私狹隘,小肚雞腸,性格暴躁。
這是為什麼?
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男孩子更好養,不需要多管教,多引導,所以在養育中遠沒有對女孩那麼細緻:
我們認為男孩天生運動能力強,所以不刻意培養運動的習慣,結果男孩長大後喜歡宅在家裡玩遊戲,不擅長身材管理,小小年紀就大腹便便,渾身都是富貴病。
我們認為男孩天生堅強,因此從不注重抗挫力的培養,結果孩子性格懦弱,一點兒風雨就能吹垮他。
我們認為男孩天生就是粗線條,結果養出的男孩沒有共情力,情商低,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我們覺得“女主內,男主外”,從不要求他做家務,結果長大後邋里邋遢,自理能力極差,在婚姻生活中扮演者家務廢物的角色,讓另一半怒火叢生。
《養育男孩》一書中提到:
“男孩不會在一夜之間長大。他們的成長要經歷一個特定的過程,沒有捷徑。”
為什麼這些男孩身上天生具備的優點,有的在成長中被髮揚光大,變得越來越優秀,而有的則完全消失,成為了一個粗魯自私的人?
那些將男孩養得很好的家庭,到底都做對了什麼呢?其實答案也不難。
01
多讓父親陪伴
美國心理學家萊昂納德·薩克斯指出,越來越多的男孩對生活缺乏熱情,他們冷漠、自私、不願意承擔責任,變成了“浮萍男孩”。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強壯、正面的男性榜樣。
甚至有資料表明,在沒有父親的家庭中長大的男孩,青春期後更容易出現自殺、離家出走、輟學及藥物濫用等情況。
對於男孩來說,父親就是自己的人生偶像,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告訴男孩“男人應該是什麼樣的”。
於是男孩們會模仿父親的行為舉止,向父親靠攏。
來自父親的認同,會讓男孩感到更加自信;
和父親的溝通聊天,讓男孩學會用男性角度觀察和思考;
和父親的親密打鬧,讓男孩變得更勇敢,更敢於冒險。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杜布森就說過:讓一個男孩和一個合適的男人在一起,這個男孩永遠不會走上邪路。
想讓男孩未來優秀的第一步,就是要讓父親成為男孩成長路上的主力軍。
02
捨得用男孩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如果我們要擬定一項育兒原則的話,那麼,第一個原則就是必須讓孩子參與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父母越捨得用孩子,孩子就越出色,越有勇氣和力量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在家務勞動上,永遠都不要慣著男孩,尤其是髒活累活,男孩幹得越多腦子越靈活,幹得越多責任感越強,才能成為男子漢。
經常勞動的男孩對生活有熱情,他們追求生活質量,愛惜身體健康,在工作上他們也會更努力。
經常勞動的男孩擁有感恩之心,越勤快的男孩,越能體會到勞動的辛苦,對父母更尊重。
經常勞動的男孩會擁有美滿幸福的婚姻,他們不會讓妻子過“喪偶式”的生活,而是真正能和妻子相互扶持,相濡以沫。
他們更愛孩子,願意陪伴孩子成長。
托爾斯泰說過:假如一個人懂得怎樣勞動和怎樣去愛,那麼他將擁有美好的人生。
勞動會改造一個人的三觀、生活態度,和人生追求,這對於男孩來說至關重要。
03
培養競爭意識
不可否認的是,男人身上擔負著一定的責任,對自己,對家人。
如果男孩的人生態度是隨遇而安,無慾無求,其實是很可怕的。
所以,養育男孩就要從小培養他的競爭意識,讓男孩多參與團體或者對抗類運動,譬如足球,籃球,羽毛球,搏擊等等。
在運動中,男孩能體會到努力帶來的快樂,勝利帶來的自信和滿足。
他們會懂得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脫穎而出,否則你只能永遠坐在替補席上;想要贏,就必須盡全力,去奮鬥去爭取。
規則意識,團隊意識,競爭意識,這些寶貴的東西都能在運動是學到的。
04
不要對男孩過分滿足
從不肯在物質上虧欠孩子一點,所有的願望都會滿足;把孩子放在家庭的甜蜜罐裡,經常和孩子說“家裡的一切將來都是你的”……
最可怕的教育,就是“寒門富養”,父母拼勁全力也要滿足孩子……
動動嘴皮子就能被滿足的男孩,不懂得真心,不會感恩,他們眼高手低,不能吃苦,長大就廢了
養兒子,一定不要在物質上過度滿足。
不要給男孩灌輸“父母的就是我的”的思想,而是要培養男孩的責任感,要讓他知道父母的是父母的,只有自己賺到的才是自己的,否則養出的孩子懶散,無慾無求,只會等著啃老。
予取予求的避風港裡,是養不出頂天立地的男人的。男孩只有切身體會過,才能更好地瞭解父母的艱辛和生活的不易。
所以,一定要在男孩力所能及的時候,讓他承擔家務,為父母分擔;帶他嘗試勞作和照顧父母、管理家事,感受養家餬口的苦和難,他才會懂得上進、也會知道心疼父母。
05
培養男孩的領導才能
具備領導才能的男孩,充滿自信,做事情井井有條,更有規劃。
他們會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具備深謀遠慮的思維方式。
這樣的男孩,更獨立更省心;他們長大後能夠獨當一面,成為一個家庭的依靠,這也是父母最大的成就。
要做到在這一點,父母就要多培養他們平衡利益,分析問題、做決策的能力。
孩子自己的工作讓他自己安排;讓孩子試試作為家庭的管理者,安排吃穿用度。
父母后退一點,男孩就能前進一點。適當放下“家長”的權威,給孩子一點權利,聽聽孩子的吩咐,也許他就能越做越好。
有大成就的人,無不是依靠團隊的力量。
如果男孩愛扎堆玩鬧,別急,他在交朋友。
鼓勵男孩多發表自己的意見,讓男孩瞭解溝通的重要性,學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和意見,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鼓勵男孩真誠、善良、自信,成為大家認可、能影響大家的人,這就是難能可貴的團隊凝聚力。
06
培養男孩的擔當
沒有擔當的男孩,害怕犯錯,不敢承擔責任,做事畏手畏腳,不敢爭取,總是喜歡躲在別人的後面,這樣的孩子很難有出息。
溺愛、野蠻庇護和過分的批評責怪都會讓孩子失去擔當的能力。
日常生活,不要越界破壞孩子的獨立性,照顧的手不要伸到孩子的“空間”。
男孩自己的房間,自己有義務保持整潔;自己的作業自己安排好;做錯的事情要自己彌補,不關父母的事情。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犯錯。不管是什麼錯誤,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承擔責任的勇氣。
當孩子失敗,交給他學會總結經驗教訓,越挫越勇,這樣的男孩才能成長起來。
父母除了要保持界限、賞罰分明,更要做好榜樣。
孩子只會照著父母的樣子去成長。
將尊重他人、孝順父母、認真工作、熱愛生活做給男孩看,他才能將其內化為自己的人生準則,向陽而生。
都說男孩難養,但難走的路往往風景才好,帶刺的花才能不懼風雨。
男孩成長為堅韌、有責任感的男人,註定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心血和精力。
父母看到男孩身上的特性,理解他,也包容他,懂得因材施教,他們才能昂首闊步走向人生的正途。
-END-
作者:木小暖,家有倆娃,80後麻麻,一手執筆,一手帶娃。養娃的日子,充滿了意外驚喜和雞飛狗跳。歡迎來到我的地盤兒,和你一起聊聊帶娃的雞毛蒜皮。來源:神奇麻麻木小暖(ID:qimiaoysyj)。
關注薩姐,檢視更多精彩內容▼
你的每一個在看,我都歡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