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球智慧汽車產業正開啟一場深刻的變革,「人形機器人」成為了汽車圈、自動駕駛圈的新風口。
截至目前,已有超20家車企計劃進軍人形機器人賽道,從傳統車企到造車新勢力,一夜之間,幾乎所有的車企都開始忙著「造人」。
當特斯拉宣佈Optimus 2025年的萬臺量產計劃,當小鵬Iron在工廠實訓中精準抓取零部件,當廣汽GoMat穿梭於園區及車間,一個顛覆性的產業邏輯正在形成——智慧汽車與具身智慧機器人,正從技術同源走向生態共生。
這場跨界浪潮不僅是車企尋找新增長曲線的戰略選擇,更是AI時代下技術、供應鏈與場景的必然共振。尤其在供應鏈環節,我國擁有全球最完善的製造業供應鏈體系,從核心零部件到整機整合,各個環節都具備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快速響應能力。
憑藉“垂直整合+場景驗證”的優勢,中國正佔據全球人形機器人供應鏈高地——這也是2025年人形機器人企業們量產競賽的重中之重。對於智駕產業而言,其成熟的供應鏈體系,為人形機器人量產提供了不可複製的基礎設施,大部分標準化的車間環境更是成為機器人實訓的首選場景。
除此之外,在製造業、物流、醫療等領域,人形機器人正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隨著企業的試點程序推進,人形機器人將在更多工業場景中實現規模化應用,推動產業升級,今年汽車製造場景或將率先打響人形“落地第一槍”。
由高工人形機器人、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高工智慧汽車聯合主辦的【2025(第二屆)高工人形機器人技術應用峰會】,將於4月10日在上海工業智慧中心舉辦。
本次大會以【聚焦供應鏈, 開啟人形量產元年】為主題,誠邀產業各界共聚,深度探討關於車企跨界人形機器人的全場景生態建設、車企與人形機器人產業如何融合、量產元年如何發力等話題。

擬邀企業:
上游核心零部件企業:
關節與運控模組:綠的諧波、同川科技、杉川諧波、陶氏精密、昊志機電、中大力德、舍弗勒、雙環傳動、紐卡特、三花智控、拓普集團、鳴志電器、匯川技術、禾川科技、西門子、雷賽智慧、步科電氣、新劍機器人、偉創電氣、立豐科技、清能德創、智同科技、巨蟹、鐵近、睿爾曼、鈦虎機器人、三相科技、知行機器人、臥龍電驅、意優機器人……
靈巧手:因時機器人、思靈機器人、靈巧智慧、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帕西尼感知、靈心巧手、兆威機電、戴盟機器人、淳棟觸控、強腦科技……
感測器:鑫精誠感測器、安培龍、藍點觸控、宇立儀器、ATI、帕西尼、海伯森、神源生智慧、柯力感測、奧普光電、華力創、弓望科技、漢威科技、天工俊聯、憶海原識……
晶片:英偉達、英特爾、兆易創新、華為海思、地平線、西部資料、寒武紀、普冉股份、海力士……
具身智慧&人形機器人企業:
國地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杭州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深圳具身智慧創新中心、小米機器人、優必選、宇樹科技、雲深處、傅利葉、智元機器人、開普勒、星動紀元、逐際動力、銀河通用、加速進化、魔法原子、樂聚機器人、跨維智慧、加速進化、有鹿機器人、星海圖、戴盟機器人、大象機器人、天鏈機器人、星塵智慧、優寶特機器人、鋼鐵俠、偉景智慧、千尋智慧、靈寶Casbot、PNDBotics、少年遊、卓益得機器人、眾擎機器人、五八智慧、逐際動力……
終端企業:
汽車及零部件:比亞迪、特斯拉、廣汽、上汽、吉利、零跑、東風日產、蔚來、小鵬、理想、哪吒、沃爾沃、極氪、飛榮達、同馭、聯創科技……
新能源:CATL、鵬輝能源、億緯鋰能、睿恩新能源、欣旺達、隆基、通威、天合光能、阿特斯、晶科、晶澳、億晶光電、賽拉弗、中環股份……
3C電子:華為、富士康、和碩、長盈精密、歌爾聲學、藍思科技、立訊精密、華天科技、均勝電子、領益智造、TCL、創維、美的、格力、海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