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800天
在沙烏地阿拉伯發表講話時,特朗普宣佈將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並向伊朗丟擲談判“橄欖枝”,敦促其就限制核計劃達成協議,以換取經濟制裁的放鬆。他強調,伊朗“永遠不會擁有核武器”,但也警告若談判失敗將重新施加“極限施壓”。當天,特朗普還吹捧了沙特6000億美元對美投資承諾,宣稱中東正迎來“無限潛力的增長”,並批評西方傳統的“民主輸出”和“國家建設”,強調新時代的區域變革源自本地領導力而非外來干預,明顯與小布什時代的外交理念劃清界限。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特朗普表態可能解除敘利亞制裁的同時,敘利亞新領導人艾哈邁德·沙拉(Ahmed al-Sharaa)也正透過商業與地緣戰略手段試圖打動華府,以爭取與特朗普會面。他提出在大馬士革修建“特朗普大廈”、與以色列緩和關係、併為美國企業開放敘利亞油氣資源,作為推動制裁鬆綁的籌碼。儘管這一會面因特朗普行程緊張與美方內部分歧而被認為不大可能成行,但敘方仍在積極尋求透過中東盟友與親特朗普人士建立聯絡,以繞開華盛頓建制派的阻力。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方目前尚無明確的敘利亞政策,但正逐步以反恐視角重審對敘關係,重點施壓敘政府清除外國武裝人員並滿足財政部與國務院提出的多項條件。沙拉則試圖以與以色列的間接談判與“和平姿態”作為突破口,然而以色列近期的空襲顯示雙方關係依然緊張,敘方寄望特朗普以“交易式外交”打破僵局,重演其對朝鮮破例接觸的模式。

美國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3%,核心通脹率達2.8%,結束了3月小幅下跌的走勢。儘管經濟學家普遍預計關稅將推高物價,但最新資料顯示,4月通脹上行速度為2021年以來最慢,漲幅低於市場預期。
特朗普政府藉此反駁“經濟將因關稅承壓”的悲觀論調,並加大對美聯儲降息的施壓。儘管關稅總體維持高位,聯儲官員警告進口成本終將傳導至消費端,但目前服裝、汽車等高暴露品類價格仍未顯著上升,部分甚至回落。通脹的主要推手反而是住房成本,佔當月漲幅逾半。分析人士預計,年內通脹將回升至3%,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但低於先前3.5%的預期,關稅效應或將在未來數月逐步顯現。

圖片來源於網路

根據特朗普在5月12日簽署的行政令,針對中國低價直郵商品的“最低限額豁免”關稅大幅下調,自5月14日起,對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郵政小包裹徵收54%關稅,較此前120%顯著降低。同時,原定6月1日將小包裹固定收費由100美元上調至200美元的計劃被取消。對於透過UPS、FedEx等商業快遞渠道運輸的中國商品,關稅稅率亦從145%降至30% (也就是10%的關稅再加上特朗普政府因芬太尼危機加徵的20%專項關稅)。

圖片來源於網路
該舉措是在中美日前達成90天互降關稅協議後出臺,被視為貿易戰緩和的重要步驟,不過白宮與貿易代表辦公室尚未正式回應。儘管如此,中國電商巨頭Shein與Temu仍將面臨高額關稅與物流成本壓力,尤其是依賴空運快速上新模式的Shein受影響尤甚。分析人士指出,此舉雖緩解了短期緊張,但標誌著中美小包裹“黃金時代”終結,關稅漏洞爭議與跨境電商監管問題仍未解決。

圖片來源於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