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的本質是個網紅,能把一分的成果說成十分,他所有的政策都旨在宣傳而不是解決實質問題。

看到這,你可能覺得特朗普取得了偉大成就,達成了拜登政府無法達成的協議。

見微知著,實際上特朗普的整個關稅政策都是一個騙局,他給選民畫了一個大餅,但卻根本無法實現。
特朗普選前怎麼承諾的?說關稅可以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重振美國製造業,並縮小美國的財政赤字,這些說法其實是痴人說夢。
就拿貿易來說,實際上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美國的貿易逆差從2016年的5020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6780億美元,增長了大約33%。2021年美國的貿易逆差更是達到驚人的8590億美元。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沒能促使製造業迴流美國,反而造成消費品價格上漲。
特朗普和拜登合起來八年,迴流美國的崗位仍然侷限在高階製造業,中低端產業仍未迴流美國。地域上看,受惠的主要是德州(當地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而非決定大選結果的鐵鏽地帶。
也就是說,那些從民主黨倒向特朗普的白人藍領並未獲得實際好處。
至於用關稅縮小財政赤字,更是天方夜譚。
特朗普當時吹噓說要回到19世紀末美國以關稅為主要收入的時代,說關稅可以代替個人所得稅成為主要的稅源,稍微計算下,就知道特朗普在胡扯。
2023年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大概為4.4萬億美元,其中個人所得稅2.2萬億美元,佔比50%,公司所得稅4250億美元,佔比10%,工資稅1.6萬億美元,佔比35%,而關稅收入僅為800億美元,不到2%,對財政的貢獻微不足道。
2023年美國進口商品總額為3.2萬億美元,關稅收入800億美元,關稅稅率平均是2.5%,如果要代替個人所得稅,則需要將關稅收入提高27倍,平均關稅稅率提高到67.5%。這等於所有進口商品的價格都要漲67.5%,這對中低層民眾來說是不可承受的。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甚至不能抵消他減稅擴大的赤字。
美國稅收基金會就測算,如果特朗普完全兌現競選承諾,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會急劇擴大。
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將讓美國從2025年起的10年內常規稅收收入減少約3萬億美元,動態稅收收入減少2.5萬億美元。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按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10%算,2025年起10年內將增加2萬億美元收入,20%關稅將增加3.3萬億美元收入。
即使按20%關稅算,美國的財政赤字也會擴大2.2萬億美元,而2023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為1.83萬億美元,等於如果特朗普的政策貫徹10年,美國財政赤字將擴大1.2倍,美國將遭遇嚴重的債務危機。
這還是往好了算,實際上特朗普根本就不可能對全世界商品加徵10%關稅。
一是沒有時間和精力。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對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在2018-2019年度為美國帶來了700億美元收入,並於2020年1月達成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就這一項貿易協議,都經歷了反覆的談判和博弈,耗費了特朗普大量的精力,更何況對全世界無差別開戰呢?
二是加徵關稅會抬高物價,大幅增加中低層民眾的負擔。根據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的計算,如果特朗普對墨西哥、加拿大徵收25%關稅,對中國加徵10%關稅,會讓消費者每年多支出2500-7600美元,是另一種形式的通貨膨脹。
具體到物品,增加的關稅會讓烤箱的價格從40美元增加到48美元,運動鞋的價格從50美元增加到59-64美元,床墊套裝的價格從2000美元上漲到2128-2190美元。
總之,關稅的成本將由所有人承擔,而中低階層的痛感將更為強烈。畢竟富人的收入抬高,一雙鞋漲價一倍都不會有感覺,但對於存不下錢,生活拮据的普通人,日用品漲價就太致命了。
別忘了,選民之所以把特朗普再次送進白宮,就是希望他解決通脹問題,讓美國經濟重新好起來,2024年特朗普的一大口號也是說自己會帶來“low price”,而哈里斯只會帶來“high price”。
如果物價飛漲,選民的生活成本繼續飆升,選民將會像懲罰民主黨那樣懲罰共和黨,甚至共和黨會失敗的更慘烈,因為你違背了競選承諾,欺騙了選民,這些情緒都會反映在中期選舉中。
如果中期選舉民主黨同時拿下兩院,特朗普就將成為跛腳總統,在最後兩年一事無成,如果再拖累共和黨輸掉2028年大選,特朗普甚至有可能在卸任後遭到民主黨對手的清算。
可以說通脹關係到特朗普的個人命運,而如今美國的CPI遠沒有下降到合理的程度,2024年12月,美國CPI仍高達2.9%,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這也是美聯儲遲遲不願繼續降息的原因。
在經濟仍然過熱,物價仍然上漲的前提下,特朗普絕不會蠢到真去兌現自己的承諾,他大機率如財長貝森特所說,更多將關稅視為談判手段而非最終目標。
所謂談判手段,就是用不斷增加關稅的辦法對對手施壓,令其在其他方面讓步,如果對手服軟特朗普就會獲利,但如果對手寧死不屈,特朗普能反擊的空間也相當有限。
所以面對特朗普的關稅戰,心態一定要穩,手段一定要硬,切不能被他的虛張聲勢嚇到。
談到這也要批評下簡中網際網路,很多人將特朗普吹得神乎其神,好像他有一盤大棋,但其實他的本質就是一個網紅。
就他的職業生涯看,他的網紅事業遠比房地產事業要成功得多,房地產事業,他破產過3次,但是網紅事業,他是從未輸過,他一直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電視明星之一,也是推特最早的骨灰級使用者。
真正讓他選上總統的不是他的商業經歷,而是他的網紅經歷,如果沒有今天這個社交媒體大普及的時代,特朗普絕沒有機會成為美國總統。
網紅的特點是什麼?就是極度追求短期,追求流量,每一個表態都是言過其實。你做沒做成事不重要,關鍵是讓大眾覺得你做成了事。打造人設遠比實幹要重要。特朗普和今天抖音上大火的網紅們,並沒有本質區別。
就拿俄烏問題來說,特朗普此前宣傳上任後24小時就解決俄烏戰爭,現在十多天過去了,不要說解決,就是談判都無法開啟,普京根本不買特朗普的賬。今天又爆出特朗普希望烏克蘭用稀土換取援助,實際上是往後退了一步,這退著退著可能就變成繼續援烏,維持現狀了。
同是“右派”,米萊就要位元朗普實幹的多。
就拿縮小政府赤字來說,米萊的政策直擊要害,就是降低福利和大裁員。米萊上任後辭退了30%的政府僱員,大幅削減社會福利,減少能源補貼。
米萊改革的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2024年政府支出削減了30%並實現了財政盈餘,盈餘佔GDP的0.3%,通脹率也從25%下降到2.4%。
反觀特朗普,特朗普一方面實行減稅一方面不削減政府支出,赤字只會擴大不會縮小,美國的債務問題會更加嚴重。
2023年美國財政支出的結構是社會保障(主要是養老金)23%,醫療支出25%,軍費15%,退伍軍人福利等10%,非國防支出6-7%。利息支出6%。
特朗普先是承諾絕不削減醫療支出和養老金,之後又承諾要擴大軍費,保障退伍軍人權利,而這四項佔財政支出的比例高達73%,不動這些大頭,支出根本壓不下來。
特朗普天天吹噓的裁減聯邦僱員,最多能讓財政支出降低2%,更何況由於法律限制,最後還裁不了這麼多人。
可以說特朗普的計劃只要稍微有腦子的人,都能看出他在騙人,但一半多的美國人偏失了智,願意相信這個騙子。
*本文為修明札記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199元一年,續費有優惠
加入星球后可入會員群
與修明、鳳來儀和其他大咖交流
讓我們擺脫短期、碎片化的視角,看本質,看長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