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百度旗下的無人車“蘿蔔快跑”上了微博熱搜。據稱,1000輛“蘿蔔快跑”無人車已經在武漢大面積鋪開,不過1000這個具體的數字尚未得到百度的確認,我們就暫且認為它們數量眾多。
沒錯,武漢可以坐真·無人駕駛出租車了,駕駛座上沒有安全員,只有一個方向盤軲轆軲轆轉的那種。
武漢司機一貫以駕車風格剽悍聞名,蘿蔔快跑無人車夾雜其中,被市民稱為“苕蘿蔔”(苕就是武漢話裡憨憨的意思),據市民反映,無人車開得很慢,有時候會卡在路邊不動,方向經常搖擺,遇到人群不會繞開。
但還是有很多市民熱情擁抱新事物。
目前,使用者只要下載蘿蔔快跑APP或者在微信開啟蘿蔔快跑小程式就可以打車,等車到達之後,可以看到車後窗上有一塊小觸屏,輸入手機後四位可以解鎖車門。乘客只能坐在後排,不能坐在副駕駛,車上有一塊透明隔板把前排和後排隔開,就怕有人好奇去轉方向盤、按觸控板。

蘿蔔快跑打車全流程|apollo.auto
此外,目前武漢的蘿蔔快跑無人車都是沒有牌照的,只有臨時車牌,而且停車點不能自由選擇,只能停在固定停車點附近。
雖然蘿蔔快跑今年才上熱搜,但其實2022年它就已經開始在武漢重慶上海等城市佈局了,目前除了武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長沙、合肥、陽泉、烏鎮,也都可以打到蘿蔔快跑無人車。

目前能坐無人車的城市|apollo.auto
百度此番高歌猛進,號稱蘿蔔快跑預計2024年底在武漢實現收支平衡,2025年將全面盈利。這兩天蘿蔔快跑的聲量越來越大,百度股價應勢上漲近10%。
百度急於摸索出一套商業模式,證明無人駕駛的變現能力,但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蘿蔔起跑
選擇武漢作為無人駕駛重鎮,自有其道理。據此前公開的資料,截至2023年底,武漢市累計開放測試道路里程已突破3378.73公里,覆蓋武漢12個行政區,超越美國菲尼克斯和舊金山,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區之一。
據新浪科技報道,截至2024年一季度,百度蘿蔔快跑全國累計向公眾提供乘車服務600萬次,其中武漢全無人駕駛訂單比例已超55%,並在4月份繼續上升至70%,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將快速上升至100%。
很震撼,百度是從13年開始做無人車的。十一年來,車型經歷了多次迭代,目前武漢的無人車是極狐和百度一起打造的Apollo Moon,採用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硬體層面搭載了首款7納米制程工藝車規級高通8155晶片、5G基帶以及威馬汽車自研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全車部署了22個感測器,包含5個77GHz毫米波雷達、5個攝像頭及12個超聲波雷達。

圖片來源:apollo.auto
蘿蔔是不是太快了?
當蘿蔔已經超越所有人想象中的速度,在武漢開始快跑之後,許多人有了意見。支持者認為科技進步是好事,能用更便宜的價格打到車更是好事,雙喜臨門。但抱著審慎態度的聲音,也擲地有聲。
直接放在臺面上的就有兩件事:衝擊就業怎麼辦?以及出了事故誰負責?
武漢的網約車和計程車,是一個從業人員多、勞動力市場飽的行業,根據人民網2023年11月的報道,湖北省武漢市聚集了37家網約車平臺企業、59家加盟合作企業和2.4萬名網約車司機。而根據武漢市出租汽車資訊化綜合管理平臺的統計,2021年武漢就擁有了1.7萬臺計程車、3萬餘名的哥的姐。
雖說在武漢這座城市,打車體驗確實經常被市民吐槽,開得不穩、服務不好、拒載不少等問題是存在的。但實打實,有許多人藉此謀生。
如果蘿蔔快跑以及類似的無人計程車,在武漢以及全國各地迅速擴張,這些人就業轉移到哪裡,將成為一個重大的經濟和民生問題。無人計程車的運營也確實會帶來諸如遠端安全員等新職位,但新增崗位數量是否能超過失業司機的數量,或許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另一個和所有人休慼相關的問題是,如果出現事故或違反交通法規的情況,無人駕駛車輛應該如何定責?
7月7日下午,網友的一則影片顯示,蘿蔔快跑無人車在街頭與行人相撞,該事故發生於漢陽區鸚鵡大道與國博大道交匯路口,行人闖了紅燈,而無人車剛剛在訊號燈變綠後啟動。還好車速慢,行人無明顯外傷。

圖片來源:鳳凰新聞
在這次交通事故中,百度作為運營方承擔了事故責任方的職能。但需要看到,這只是一起較輕微的撞人事故,如果出現重大的事故,或者重大的交通違規情況,應該如何認定。目前還沒有全國性的法規,只有地方規定。
2022年,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智慧網聯汽車管理條例》,這是中國首個無人駕駛汽車法規,並於2022年8月1日起實施。北京、武漢等地也陸續出臺了相關的徵求意見稿。
其中對於定責,基本遵循了有司機找司機,沒司機找運營方的思路,比如以《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徵求意見稿)》為例:自動駕駛汽車上道路行駛期間發生交通違法行為的,由公安交管部門按照現行法律法規進行處理和認定。車內有駕駛人的,依法對駕駛人進行處理;車內無駕駛人的,對車輛所有人、管理人進行處理。
然而,交通事故認定本身就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除了責任認定,還有定損、賠償等一系列流程,這都需要接下來實踐過程中,更多的判例積累和廣泛的討論,並最終帶來立法的完善。
僅從技術和商業層面來說,無人計程車已經有了快速發展的基礎。據業內人士稱,蘿蔔快跑的第六代無人車成本已經降至20萬人民幣,遠低於美國同行Google的無人車Waymo的20萬美元,並且會隨著規模化進一步下降。
從好的角度來說,無人車的商業化前景,給很多本是無解的社會問題一個解,比如公眾號小道訊息就在《蘿蔔快跑在武漢應該先停掉》一文中提到,很多中小城市無力運營公共交通,無人車的運營方可以去承包。再比如,很多時候去太近或太偏遠的地方往往會打不到車或拒載,無人車給了這些長尾需求一個可能性。
但是,由於技術發展快於社會、倫理與法律的共識確立,問題和爭議必將長期存在,我們每個人也將參與其中,慢慢的建立和接受新的秩序。
作者:翻翻、Timo
題圖來源:百度Apollo Day 2024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