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艾雲成立於2021年,以中醫藥大資料診斷為主要方向,面向線下連鎖的B端客戶推廣軟硬體產品。目前,公司已與歌曼麗達成合作,為其定製減肥場景下的中醫藥大資料診斷軟體服務,逐步進入其線下數千家門店。
近些年,伴隨老齡化程度加深,慢性病患者增加的趨勢,中醫藥養生行業規模逐漸擴大。智研資料統計,2023年我國中醫藥市場規模達4818億元,同比增長6.9%。
然而,中醫藥行業仍面臨人才稀缺、技術難以標準化等問題。為提升中醫診療效率,儘快在康養等場景落地,中艾雲選擇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合作,將大資料與大模型技術切入中醫藥和康養診斷領域。
截至目前,中艾雲的基礎模型已積累超300萬中醫藥大資料,進駐3000多家中醫養生門店和醫療門診。
與同類型將“望聞問切”診斷功能結合的四診儀相比,中艾雲中醫大資料診斷裝置的面診與舌診可完成在不同型別光源照射下的診斷,以及針對不同需求的個性化問診。
推廣方面,市面上的四診儀以醫院、診所等地為主要鋪設場所,由於採購成本較高,推廣進度較為緩慢;此外,醫生在診斷時對這類裝置的依賴程度較弱,使診斷資料積累以反哺產品也變得困難。
相比之,中艾雲以養生消費為主要推廣方向,透過合作超千家門店的大型B端客戶,使消費者在門店便可使用。
中艾雲聯合創始人蘇曉告訴硬氪,消費者只需在門店店員的指引下,填寫基本資訊並選擇需求型別,按照裝置指示進行舌診或面診等操作,便能在1-2分鐘獲得診斷報告和調理方案。
收費模式上,中艾雲以低成本為大B客戶提供硬體裝置,減少高昂的硬體支出以提升推廣效率;主要針對軟體產品收取年度服務費,以投入產品的研發迭代。
除中醫診斷裝置外,中艾雲在應用層面研發“中醫智慧診斷裝置+智慧艾灸服務機器人”。使用者首先透過中醫智慧診斷裝置根據健康需求進行針對性辯證,而後填寫性別、身高和肩寬等資料。
艾灸裝置可根據個人資料確定身體經絡穴位,內建的7組電機透過三維運動,對應人體7條經絡、15個關鍵穴位進行艾灸智慧操作。此外,智慧艾灸服務機器人還可透過毫米波雷達感知使用者心率,避免不適宜人群誤用。
今後,中艾雲將拓展康養場景,在乳腺、頭療、藥浴等美容養生門店推廣中醫藥大資料診斷裝置,並計劃打造專門的體驗區域“元氣小屋”推廣智慧艾灸服務機器人。
在研發方向上,中艾雲基於前期研發,將加大人工智慧投入,並適時釋出中艾雲更具應用場景的中醫多模態大模型。
團隊方面,蘇曉曾服務國內多家美容養生行業連鎖企業,具有20年大健康行業經驗;公司創始團隊擁有多年智慧中醫技術開發經驗和技術儲備。



獨家、深度、前瞻,為1%的人捕捉商業先機
36氪旗下精選公眾號
👇 真誠推薦你來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