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將被攻克?全球已有7例艾滋患者被治癒

文/王宇歌 美國免疫學博士 鳳凰網《CC情報局》特約專家
核心提要:
1. 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的一篇研究披露,德國一位患有艾滋病的60歲男子,透過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實現HIV治癒。他是世界上第7例被治癒的艾滋病人,被稱為“下一例柏林病人”。2009年,這位病人被診斷感染了艾滋病。在2015年,他又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血液和骨髓癌症,這讓他反而得到一個有機會被治癒的關鍵。
2. 世界上第一位被治癒的艾滋病人是“柏林病人”蒂莫西。他在確診艾滋後,又罹患白血病。醫生建議他進行幹細胞移植手術,手術3個月後其體內已檢測不出HIV病毒。在2007年底,他的白血病復發,進行了第二次幹細胞移植,艾滋病被徹底治癒。但他最終因白血病於2020年去世。
3. 2019年,“倫敦病人”在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後被治癒;2022年,66歲艾滋病患者“希望之城”被治癒;2023年3月,《自然·醫學》報道了被治癒的“杜塞爾多夫病人”。多名艾滋病患者被治癒,但治療方法難以推廣,一方面治癒者都是艾滋病與癌症雙重患者,另一方面骨髓移植是一種高風險臨床操作。造血幹細胞移植並不是治癒HIV的最好方法,想要獲得應用更廣泛的治療方法,仍需要科學家做更多的研究。

全球第7例艾滋病患者被治癒!這7例被治癒的病人均是艾滋病與癌症雙患者

艾滋病被攻克了?
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的一篇研究披露,德國一位患有艾滋病的60歲男子,在接受幹細胞移植後,於2018年9月開始停止服用抑制HIV的抗逆轉錄藥物治療,截止到研究被提交的近6年中,患者的病毒載量一直沒有反彈,更重要的是,患者HIV-1抗體滴度逐漸下降,而HIV特異性T細胞應答逐漸消失,提示患者已被“根治”(eradication)。

在七月底於德國慕尼黑舉辦的第25屆世界艾滋病大會上,他被稱為史上第7名被治癒的艾滋病人
這名被稱為“下一例柏林病人”的患者,同樣是透過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實現 HIV 治癒。由柏林夏裡特大學醫學院(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的醫生和免疫學家Christian Gaebler教授團隊完成。巧合的是,16 年前,世界上第一位治癒的艾滋病人:“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也是由該醫院的另一支治療團隊治療。這位“柏林病人”於 2020 年因癌症復發去世。
2009年,“下一位柏林病人”被診斷感染了艾滋病。不幸的是,他在2015年,又確診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血液和骨髓癌症但這卻成為使他有機會得到治癒的一個關鍵。
在他之前已有六位艾滋病人,均在此後確診了白血病,透過接受幹細胞移植後實現了治癒。其中較為關鍵的是,除第六名日內瓦病人外,其餘五人,包括本次披露的“下一例柏林病人”所接受移植的幹細胞,均含有一種罕見的基因突變——CCR5-delta32。

免疫學家Christian Gaebler

但與上述幾位病人不同的是,“下一位柏林病人”的醫生、免疫學家Christian Gaebler在報告中介紹:“自己在找不到CCR5基因的兩個複製都有突變的幹細胞匹配供體的同時,發現了和‘下一例柏林病人’類似的只有一個突變複製的女性供體。”
2015年,“下一例柏林病人”接受了幹細胞移植手術。不到一個月,這名患者的骨髓幹細胞就被供體幹細胞取代了。
截止8月1日,近6年後,研究人員仍在患者體內找不到任何HIV複製的證據
這個艾滋病人是目前HIV治癒病例中病毒不反彈時間持續最久的一個患者,這個患者的治癒的機制,其實是我反覆說的4個機制:1. CCR5Δ32基因;2. 清髓化療(造血幹細胞移植前化療);3. HSCT(造血幹細胞移植);4. GvHD (移植物抗宿主病) 。
這可能會為今後的艾滋病人,提供一個新的治療選擇。
“柏林病人”:全球首例艾滋病治癒者,在十年後因癌症復發去世
美國人蒂莫西(Timothy Ray Brown)是世界上第一位被治癒的艾滋病人。而這是自人類在1981年6月首次發現艾滋病26年後的一個奇蹟。
1995年,蒂莫西在柏林期間感染了艾滋病,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後,他的艾滋病被成功控制了10年。然而不幸的是,在2006年時他又遭遇另一重打擊,他被診斷出患上了致命性的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ML)。這是血癌的一種。
蒂莫西的醫生Gero Hütter的專攻方向是白血病,並且沒有任何治療HIV的相關經驗。對於他的治療方案,那時的目標是治療白血病而非HIV,於是蒂莫西馬上就接受了化療。他在反覆感染和康復中度過了四輪化療,他的白血病確實得到了緩解。
直到2006年底他的白血病復發。Gero Hütter醫生建議為他做存活率低、手術費用高昂的幹細胞移植。徹底清除體內帶有HIV同時又已經癌變的骨髓細胞,並在經歷61次的實驗後成功找到了一個攜帶CCR5基因突變的骨髓配型。CCR5是HIV病毒入侵和感染人類細胞的受體,CCR5 Δ32/Δ32基因突變後,細胞缺乏CCR5受體,HIV病毒也就無法感染。
對於感染HIV病毒的白血病患者,首先透過化療殺死癌細胞,在移植具有CCR5基因突變的造血幹細胞,有可能在治癒白血病的同時,讓患者體內的HIV病毒無法感染,從而逐漸清除HIV病毒,實現艾滋病的長期緩解,甚至是治癒。
2007年2月6日,蒂莫西在德國首都柏林接受骨髓移植的那一天,他停掉了治療HIV的藥物。骨髓移植前他還接受了放射性治療,以摧毀他產生癌細胞的自身骨髓。骨髓移植3個月後,醫生在他的血液中已檢測不出HIV病毒了!蒂莫西自此成為全球首例艾滋病毒治癒者,但出於保護隱私的需要,他一直被稱為“柏林病人”。但他在2007年底回到美國過聖誕節的時候,又一次感染了肺炎後,白血病捲土重來。
2008年2月,蒂莫西不得不從同一個捐贈者那裡接受第二次幹細胞移植。然而,從第二次移植中恢復過來非常困難,蒂莫西差點失明失語,還失去了走路的能力。不過他在接受骨髓移植後就不服藥了,3個月後身體中就測不到艾滋病毒了。也就是說蒂莫西再次被徹底治癒了。“柏林病人”作為蒂莫西的的傳奇代號,一直存在了很多年。其後,蒂莫西成立了一個組織,名叫“艾滋治癒聯盟”。他在2010年公開了自己的名字。然而,最後導致他死亡的還是他的白血病。
2020年10月1日,全球首例艾滋病毒治癒者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去世,終年54歲。這是艾滋病歷史上的一個奇蹟,這個奇蹟被複制,則要到9年之後。
Timothy 在國際艾滋病大會上接受媒體採訪。
“倫敦病人”“希望之城”“杜塞爾多夫病人”“紐約病人”“日內瓦病人”……人類已有7位被治癒的艾滋病人
2019年,《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一位被稱為“倫敦病人”的HIV感染者,在接受治療淋巴瘤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療法之後,HIV感染進入持續緩解,即使停止服用抗病毒藥物,在隨後的18個月裡也沒有發現HIV復發的跡象。
隨後,作者將發表於《自然》的“倫敦患者”在CCR5-Δ32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病情評估從“長期緩解(remission)”改為“治癒(cure)”
目前認為的HIV治癒有兩種,根治和功能性治癒。傳統的“根治”之前只發生在一個病人,即“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身上。但目前學術界認為其被根治的原因是其接受了兩次CCR5delta32骨髓移植,因此接受了兩次清髓化療,同時出現了兩次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vHD)。
《自然》雜誌報道的這位第2例治癒的病例由英國倫敦大學醫學院Gupta釋出。
該HIV患者因罹患霍奇金淋巴瘤接受了CCR5delta32骨髓移植後很快變成了供體純合型,併發生了輕度GvHD,他在接受骨髓移植後的第16個月停止了抗病毒藥,在之後的第18個月沒有出現病毒反彈。其病毒儲藏庫含量大小的金標準檢測方法(VOA法)檢測不到該患者有任何完整的病毒儲藏庫成分。
更為重要的是,該病人的HIV抗體滴度逐漸減少,最終發生了血清轉陰,這一現象在柏林病人之後第二次出現。該患者HIV特異的T細胞應也逐漸消失。目前,這位倫敦病人仍然沒有復發,是史上第2例被治癒的病人。其後,使用CCR5受體的基因編輯療法治療同時“患有癌症與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幾乎成為上述奇蹟治癒的複製品。
2022年,一名66歲的艾滋病患者“希望之城”被治癒。他在1988年被診斷出感染了HIV-1病毒,此後,又患上了白血病,在2019年接受了骨髓移植治療後,停用了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超過17個月時間,醫生沒有發現任何HIV-1病毒複製的跡象。該患者也是迄今為止實現艾滋病治癒的年紀最大的患者。
2023年3月16日,全球首位採用幹細胞移植治療方法的HIV女性+少數族裔患者,被治癒了。她被稱為“紐約病人”。

去年2月,英國《自然·醫學》月刊報道了第5名被治癒的艾滋病患者。這名53歲的男性艾滋病患者在2011年1月被診斷患上了急性髓系白血病,2013年,他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醫院接受骨髓移植,使用的造血幹細胞來自一名女性捐贈者。這名獲稱“杜塞爾多夫病人”的艾滋病患者約10年前接受幹細胞移植,停止抗艾藥物4年後體內未再檢測到活躍的艾滋病病毒。
這位倫敦病人的名字叫做Adam Castillejo。《紐約時報》報道稱,經歷了十多年的艱辛治療和絕望時刻,他選擇在2020年3月將自己的故事公開,希望成為其他艾滋病患者的“希望大使”。
“日內瓦病人”是第6例被報道的病人,同樣採用不含 CCR5-delta32 突變的骨髓幹細胞移植,2023 年初次披露。尚在觀察階段。

CCR5是艾滋病病毒攻擊人體的一個主要切入點。研究人員認為,透過幹細胞移植將免疫細胞置換為沒有CCR5受體的細胞,可能是停止藥物治療後患者體內艾滋病病毒沒有反彈的原因。
能否在更多的艾滋病人中推廣這一治療方法?
這些被治癒的艾滋病患者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感染艾滋病時,又罹患癌症,並且大部分是白血病。這意味著,如果推廣這些治療方法,可能需要艾滋病人同時還是一個癌症患者。同時還需要找到CCR5基因突變的配型。
這些年來,世界範圍內研究人員對其他多名患者也開展過類似嘗試,但都未獲成功。骨髓移植還是一種高風險臨床操作,即使在現代已經高度最佳化的骨髓移植過程中,實施造血幹細胞移植本身仍具有15%的死亡風險。
同時,並不是所有CCR5Δ32/Δ32 造血幹細胞移植都能獲得治癒。今年二月,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 UIC )曾報道了一例CCR5Δ32/Δ32幹細胞移植後患者停藥2個月後病毒快速反彈,治療失敗的病例。
因此,極高風險的CCR5Δ32/Δ32 HSCT(造血幹細胞)移植並不是治癒HIV的最好方法。相信今後的HIV治癒病例會不斷出現。但應用到更為廣泛的艾滋病人群體,則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