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顧|2024彭博買方論壇:宏觀經濟與科技賦能

9月24日,一年一度的彭博買方論壇全球系列主題活動在上海和北京圓滿舉辦。隨著市場發展、科技迭代,金融產品越發多元、投資機遇湧現。彭博特別邀請國內頂尖資管人士與市場專家,與現場來賓共同探討全球宏觀經濟展望智慧投研以及元化投資等市場關注話題。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現場精彩發言。
掃描二維碼
觀看本場活動完整回放
開場致辭
彭博大中華區總裁汪大海先生髮表開場致辭並歡迎現場嘉賓的到來。在當前政治格局調整、全球風險加劇的形勢下,金融產品面臨多重挑戰與不確定性。擁抱技術創新、加快數字化與自動化轉型、使用高質量金融資料將會成為投資者做出前瞻性決策的前提。彭博將繼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資料支援和金融科技服務而做出努力。
主旨演講:全球宏觀經濟展望
彭博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舒暢博士展望了中美兩國經濟發展趨勢目前,全球大多數主要的央行已經進入了一個減息支援經濟的週期,尤其是美聯儲大幅降息50個基點,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前瞻性舉措,增加美國實現軟著陸的可能性。總體來說,美國經濟仍處於擴張狀態,但擴張的速度減緩了,其中通脹以及勞工資料是美聯儲的關注重點。展望未來,美聯儲可能會繼續降息,具體取決於市場和經濟發展態勢。與此同時,中國央行也推出了歷史性的刺激舉措,這一系列的組合拳或將提升經濟增長達到1.1%左右,這無疑是個積極的訊號,但仍需關注房地產市場以及財政支出兩大關鍵方向。
主題分享:彭博企業級產品平臺和AI應用
彭博企業平臺和風險產品全球負責人Jose Ribas分享了金融行業對於技術平臺需求的新趨勢。其一是買方和賣方公司在利潤壓力、波動的市場環境和監管要求的驅動下,傾向於採用整合式、從前端到後端的解決方案,以支援多種資產類別;其二是公司對於價格和資料的一致性有更高要求;其三是公司更傾向於尋找程式化API解決方案,將其整合到各自的技術堆疊和端到端工作流程中。彭博已在人工智慧領域投入15年,極大地提升了分析和結構化大量文字和金融資料的能力,且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NLP)方面投入了更多資金,用於文件理解、推薦、問題解答、資訊提取、資訊檢索、情感分析、異常檢測、金融建模等,以幫助我們的使用者更好地應對變化、做出決策。
主題分享:彭博BQUANT為量化投研助力
BQuant客戶體驗及產品經理Ben Clarke展示了彭博量化平臺BQuant的升級功能。在彭博,來自全球數百家證卷交易所超過4,000億條市場資訊被收集、分析並即時傳送給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使用者,而市場交易資訊的數量大約每四年會翻一番。如何理解海量資訊並在其中尋找投資機會,正是BQuant想要幫助使用者實現的。今年7月,彭博推出了BQuant Desktop,加強了可訪問性,使用者能夠更深入廣泛地訪問彭博金融資料和強大分析;增加了靈活性,可結合Bloomberg API、資料和開源Python庫使用;增強了實用性,更易於修改並提前構建模板,方便使用者快速自定義工作流程。
主題分享:彭博買方解決方案煥新升級
彭博產品戰略解決方案架構師Mark Ellis分析了當前資管行業面臨的挑戰。自2005年以來,全球資產管理規模(AUM)增長強勁,但也掩蓋了行業面臨的嚴峻挑戰。首先,在不考慮市場表現的情況下,來自費用的收入不足10%且在持續壓縮。其次,運營成本平均每年上升5%,且被動投資的產品正在不斷增加。第三,產品創新能力不足,當前全球70%的資管規模投資於存續時間超過10年的產品,且越來越多的資金投資於私募市場。最後,監管壓力也在不斷增加。彭博買方解決方案不僅為企業客戶提供全面的、全託管的技術解決方案,覆蓋整個投資生命週期,還在不斷擴充套件資產類別,改善產品連通性,開放架構並投資於API和AI技術,以期能夠真正地增益使用者工作流程。
圓桌討論:智慧投研助力多資產投資
科技賦能行業發展,智慧投研已成為資管業工作流程中的一部分,當前市場有哪些進展與實際應用呢?彭博特別邀請來自友山基金華泰柏睿基金華安基金的專業人士與現場來賓交流他們的實踐與經驗。
友山基金聯合首席投資官許永斌博士分享了他的投資策略和資料關注重點。友山基金致力於固收市場,主要分為利率和信用兩部分。針對利率板塊,其策略是利用現券及利率衍生品,包括國債期貨和利率互換,進行利率相對價值交易,以及人民幣資產和利率資產的相對價值交易。在資料方面,宏觀資料中的經濟狀況是與利率市場最相關的,經濟不好時、利率下行,經濟好時、利率上行。另一方面,發掘更多的另類資料將會為經濟執行狀況提供不一樣的啟發。
華泰柏瑞量化與海外投資部基金經理凌若冰女士提到了智慧投研在實際業務中的應用。華泰柏瑞量化團隊的主要投資方向是利用量化模型進行自下而上的選股,覆蓋A股和港股,投資策略大概分為三部分,一是指數增強策略;二是絕對收益策略;三是針對A股和港股的最大化alpha策略。團隊的智慧投研體系主要應用於公司後臺,在於資訊的收集、處理和歸納,另一個就是資訊的及時呼叫。旨在讓公司的投研體系更加便捷和智慧。
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張序先生談到了公司在智慧投研領域的佈局和對風險的識別。針對智慧投研,一方面是直接投資,例如增加一些基本面和多因子AI+策略,使用私募量化常用的深度學習模型進行股票訊號處理。另一方面是利用GPT模型處理大量賣方研究員的研報,從中提煉出有用訊號或結論。針對風險識別,主要是關注那些在業績公佈時出現明顯低於預期的公司,透過財務資料、賣方潛在資料以及所屬行業的基本面資料,構建機器學習模型進行匹配,識別未來可能出現超預期業績下修的公司風險。
主題分享:由資料驅動的未來-為風險管理助力
彭博亞太區法規監管資料專家陶俊彥先生介紹了買方風險管理新趨勢。首先是量化信用風險,追蹤公司及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變化,以便提前預警;其次是監管合規要求日漸增加,增加了前中後臺在使用資料時的一致性以及有效性需求;第三是量化流動性風險,針對基金持倉的流動性提前預判,評估潛在交易成本以及基金能否應對突發基金贖回要求;第四是彙集不同資料集,將傳統風險指標和其他資料集結合,從不同角度管理風險。彭博能夠提供彭博提供一系列的信用指標資料和模型,幫助投資者從不同維度追蹤違約風險變化。
主題分享:MAC3量化因子模型在投資風險與決策中的應用
彭博PORT風險分析研究員李鵬先生總結了使用因子模型的益處。風險模型也是一種投資模型,對於風險分析而言,事前風險與事後風險的結合才能使模型達到最好的效果。因子模型則是風險模型中最為普及的型別,第一個好處在於將複雜問題簡單化,也就是把高維度的問題給降成由因子的數量來決定的維度;第二個好處是因子的解釋性,能夠更方便地結合不同投資理念,此外因子模型已經越來越成熟,適用性增強。彭博在2021年推出MAC3風險模型,涵蓋A股和港股,幫助投資者進行風險預測、業績歸因、壓力測試、投資組合最佳化和情景分析等實用功能。
巔峰對話:連線資本——中國與世界的雙向互通
中國金融正向著高水平雙向開放穩步發展,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拓展,為境內外投資者創造更多便捷。彭博特別邀請來自未來資產華夏基金以及嘉實財富的資產專家,為大家解析投資機會。
未來資產中國區ETF銷售主管邴彤彤女士分享了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帶來的機會。未來資產是一家韓國背景的全球化金融機構,管理著超過6,000億美元的資產規模。近幾年,中資投資者透過香港這個橋樑配置海外資產,進行全球配置。透過基金互認、ETF互聯互通以及大灣區的理財通以及更多互聯互通的機制,助力中國資本的進一步開放和改革。但在整個宏觀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全球供應鏈的重塑、美聯儲的降息環境及中國經濟的轉型大背景下,相應的投資挑戰也是並存的。
華夏基金投資策略師丁文捷博士談到了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中國市場最大的吸引力在於變化,在變化中就會有商機。以房地產行業為例,過去20年處於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過去提到“房地產”主要想到的是住宅開發商。然而,近幾年從增量市場迴歸到存量博弈市場,華夏基金的注意力更多地轉向資產運營者、物業管理商以及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商等更廣義的房地產市場定義。作為投資者,投資房地產企業不僅可以透過股票和債券,還可以透過一些另類資產,如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來參與到更廣義的房地產投資中。
嘉實財富全球資產配置總監王智強博士對當前市場形勢進行了分析。透過降息50個基點,可以看出在美聯儲的衡量體系中,過去兩年一直是以抗通脹為要務,其次就是對美國經濟狀況、就業市場的考量。目前投資者對於整體軟著陸比較有信心。此外,在這個降息週期中,隨著美元利率的下行,資本會從美國市場逐漸迴流到其他的非美市場,這對一些非美資本市場也是較為有利的。
一年一度,全球視野,縱覽市場風向。
掃描下方二維碼
回看本次活動中嘉賓們的精彩發言與高光時刻
點選 “閱讀原文” ,預約彭博終端演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