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過後的新片最佳,目前應該就是它了!

結束了春節檔的喧囂和激戰,內地院線在本月底又將迎來一部前所未有的型別之作:《詭才之道》是一部令人眼前一亮的電影,在上週的全國點映過後,本片在豆瓣獲得了連續評分上漲,目前收穫了7.7的亮眼評分。
影片構建的“冥界娛樂圈”世界充滿想象力,鬼魂們為了生存需要靠嚇人賺取“點選率”,拿下“厲鬼證”以免魂飛魄散,這一設定巧妙地將現實職場的內卷、流量競爭等問題進行了荒誕化的呈現。“冥界選秀”“金鬼獎頒獎”“粉絲應援”等情節不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更是對當代娛樂產業畸形生態的辛辣諷刺。
本片融合了恐怖與喜劇型別,建立了詼諧的鬼界世界觀。做“鬼”也要卷事業,透過“嚇人”完成“鬼委會”的績效考核,解構了恐怖敘事,形成與當下的互文,打工人看後狠狠共情。王淨飾演的廢柴鬼就像無數半躺不平的普通小孩,“被看見”的渴望如同一道縈繞於心的無形詛咒。在呈現陰陽兩界生存法則的荒誕表皮之下,用當代職場映象重構了異度空間的生存哲學——做人做鬼都精彩。

影片的節奏把控也非常精妙,驚悚橋段與喜劇元素有機結合。跳嚇(jump scare)和血漿點綴帶來的驚悚效果,與無厘頭笑料相互搭配,營造出“笑中帶叫”的獨特觀影體驗。
同時,《詭才之道》不僅僅是搞笑與驚悚的結合,它還深入探討了當代年輕人面臨的生存焦慮。無論是“嚇人KPI”對映的職場內卷,還是“流量至上”的行業規則,都讓觀眾在歡笑與驚悚中對現實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結尾處主角們對“何為成功”的反思,更為影片增添了一抹溫情,讓觀眾在笑淚交織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實。

在表演方面,演員們的表現堪稱出色。陳柏霖一改往日形象,化身賤萌經紀人Makoto,透過幽默的臺詞和誇張的表演撐起了全片節奏;張榕容則將過氣鬼後凱薩琳的優雅與冷豔以及喜劇魂完美融合,令人眼前一亮;王淨飾演的社恐女鬼“同學”,從迷茫社恐到鬼界逆襲,演技細膩,極具感染力。他們之間的互動真實自然,為影片增添了許多笑點與淚點。

本期導筒也將帶來本片兩位核心主演陳柏霖和張榕容的獨家專訪聽他們暢談《詭才之道》部在型別融合、表演、節奏把控和深度內涵上都表現出色的電影還有哪些精彩的幕後故事也希望觀眾走進影院親自品味這部型別片佳作
導筒專訪陳柏霖正文
導筒:首先想請您聊聊最初是怎樣接觸到《詭才之道》這個專案,並決定加入的?
其實我跟導演已經是十幾年的好朋友,可是從來沒有跟他合作過,那時候就知道他會有一個這樣的劇本跟概念,然後就跟我大概聊了一下角色故事,我覺得我也沒有考慮太多,我知道是榕容也會在,然後我想說我們就來做一部就這樣的作品。

導筒:您在《詭才之道》中飾演的陰間經紀人的角色性格,在去世之前和之後他有怎樣的變化,您是如何理解和塑造這個角色的?
我覺得他還在人世的時候,當然是一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然後非常有自信的一個即將成為偶像歌手的一個人,然後當他變成鬼之後,我覺得他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就把這個夢想轉嫁於可能是凱薩林身上,後來他也知道這個圈子是怎麼樣的感覺,他就去找到了“同學”,當然一開始也只是充個人數而已,就沒想到真的中了。所以他的心態的調整其實也都是一直覺得說你要哄你要騙人,你要怎麼樣沒關係,可是直到真的遇到“同學”之後,他又重新對整件事情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跟認識。

導筒:您認為《詭才之道》在實際拍攝中,您個人最喜歡哪一場戲?
陳柏霖:我尤為鍾愛我們五人最終在雨中奔跑、身著女裝,最終緊緊相擁的那場戲。那場戲不僅展現了角色們釋放自我、彼此接納的溫暖瞬間,也傳遞出一種深刻的情感共鳴。儘管拍攝過程充滿挑戰,情緒表達要求極高,但無論是拍攝時的投入還是最終呈現的效果,都讓我感到十分滿意和珍視。那場戲不僅是對角色內心世界的深刻描繪,也是對我們團隊共同努力和藝術追求的美好見證。
導筒:與張榕容,王淨都有很多對手戲,與她們合作感覺如何?
陳柏霖:這是我與兩位演員的首次合作,而榕容則是我相識十餘年的老朋友,王淨也與我認識多年。此次能夠一同工作,我感到非常開心且體驗獨特。拍攝過程雖然短暫,卻讓我意猶未盡,渴望能夠繼續共同創作。角色之間的互動與情感建立,讓我感受到一種溫馨的氛圍,彷彿一家人般的親密與和諧。這種合作體驗不僅加深了我們對角色的理解,也讓我們在藝術創作中找到了共鳴與支援。

導筒:您如何評價《詭才之道》恐怖和喜劇融合的風格?這次參與這樣的風格作品給您帶來了哪些新的啟發?
陳柏霖:儘管這並非我首次涉足恐怖喜劇領域,我已參與過至少兩部恐怖喜劇及一部驚悚恐怖片的拍攝,但《詭才之道》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核心並非單純追求恐怖或喜劇效果,而是蘊含了深刻的核心價值觀和主題思想。因此,對我而言,這部作品更像是一部劇情片,而非傳統的恐怖喜劇。然而,從表演節奏的角度來看,此次的表演確實與以往有顯著不同,尤其是這個角色所帶來的全新體驗,讓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突破。

導筒:從《藍色大門》到如今您已經參與了眾多重要的華語電影作品,到如今的《詭才之道》您覺得自己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陳柏霖:表演藝術是一種心智狀態不斷彈性變化的過程,然而外在的表演狀態卻無法回到十幾二十歲的模樣。此外,表演與個人的人生經歷密切相關,因此它既可以是向內挖掘自我,也可以是向外展現;既可以是呈現真實的情感,也可以是塑造虛構的角色。這種多樣性使得表演充滿了彈性與無限可能。
在這個時代,電影變得越來越珍貴且獨特,因此珍惜每一次合作的機會,將所扮演的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並傳遞給觀眾,成為了一項重要的使命。對於表演的理解,我認為永遠無法完全掌握,因為每個時代的敘事方式、語言風格、修辭手法以及價值觀都在不斷變化。因此,表演者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進行“考古”式的探索,並保持彈性以適應時代的變遷。

表演在這個時代的呈現方式需要不斷調整,因此我始終保持著學習的態度。正因為表演永遠充滿變化與彈性,且深受時代影響,所以我們必須持續學習,每天都在進步。表演的本質在於其不可預測性與時代性,這正是它永恆的魅力所在。
導筒:您出演過很多不同型別的角色,您是如何挑選劇本和角色的?有什麼特別想嘗試的角色型別嗎?
陳柏霖:在演藝工作中,我始終保持著一種隨緣的心態。正如我常說的,很多事情都要看緣分。有時候,即使你非常想拍某個劇本,它也不一定會落到你手裡;即使劇本到了你手中,經過層層篩選,最終的角色也可能並不適合你。因此,我選擇順其自然,保持開放的心態。如果有有趣的專案,並且時間允許,我很樂意參與其中。至於想要嘗試的新角色,其實有很多。比如最近我看了《豺狼之日》,覺得其中的殺手角色非常有趣。雖然這是一部電視劇,但現在的電視劇製作水平已經非常高了。如果有機會,我很願意嘗試這樣的角色。
導筒:您曾憑藉《我可能不會愛你》獲得金鐘獎最佳男主角,您如何看待獎項對演員的意義?
陳柏霖:獎項和獎金只是拍攝過程中的附帶收穫,是一種額外的鼓勵,並非拍攝的主要追求。對我而言,首要任務是用心拍攝,在拍攝過程中享受樂趣,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如果恰好能因作品獲獎,那自然是皆大歡喜的事情,我也期待未來能獲得更多這樣的認可。在我心中,事情的先後順序理應如此。
導筒:您曾參與過很多兩岸三地的影視作品,您覺得不同地區的影視創作環境有什麼差異?
陳柏霖:在我看來,拍戲其實不會因地域不同而有本質區別。以大陸地區的拍攝經歷來說,每次參與的劇組都風格各異;在臺灣拍戲同樣如此,每個劇組都有獨特之處。過去在香港也是這樣,儘管是香港電影,但不同劇組所帶來的感受和需要適應的內容都大相徑庭。我覺得,拍攝的關鍵在於導演的創作思路以及故事的呈現方式,這才是需要做出調整的核心,而非取決於地域。當然,從規模上看,中國大陸地區的劇組規模要大得多。在大陸拍戲,工作人員數量眾多,像拍攝現場配備的廁所車,在臺灣就沒有,臺灣甚至沒有給演員配備的專用車。而泰國和歐洲拍戲時是有廁所車的,這對於女性演員來說十分重要。相較之下,臺灣的拍攝環境規模確實小一些。
導筒:您平時喜歡看什麼型別的電影?
陳柏霖:最近我喜歡的電影,第一部當然是《詭才之道》。此外,我最近去電影院看了《完美的日子》,這部電影比較偏文藝風格。還有一部叫《某種物質》。其實我什麼型別的電影都會看。另外,我也會看動漫和電視劇,雖然不算頻繁,但偶爾還是會看的。
導筒:臺灣地區的很多型別片都在大陸收到歡迎和關注,您也參演了很多型別片,可以談談你對臺灣型別片的觀察和看法嗎?
陳柏霖:我個人非常喜歡《周處除三害》這種型別的電影,但型別片這個話題確實有點難回答,感覺有點複雜。我覺得大陸有很多型別片,也有很多很好看的作品。不過,兩岸的電影市場可能不太一樣,不是每一部電影都能在兩邊都受歡迎。關於商業片的定義,我覺得很難明確,因為它的範圍很廣。最後,我認為電影製作中劇本和前期工作非常重要,像《詭才之道》這樣打磨多年的電影,確實能讓人感受到團隊的誠意和努力。
導筒:這次的新作品在大陸公映,您覺得大陸的觀眾應該更多關注本片的哪些亮點?
陳柏霖:這是一部難得的驚悚喜劇電影,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樣的作品,我深感幸運。我認為它受眾廣泛,不同年齡段的觀眾都能從中有所收穫。觀影時,年輕觀眾能看到當下的自己,年長一些的觀眾能從中看到未來的人生狀態,而影片中的某些情節或許也能喚起人們對父母過去生活的回憶。所以,推薦大家走進電影院,在歡聲笑語中放鬆身心,享受一段愉快的時光。

導筒:您對未來的演藝事業有什麼規劃和期待?還想挑戰哪些型別的角色?
陳柏霖:今年我尚未接演任何戲劇作品。對我來說,接戲更多是基於緣分和感覺。對於未來將要拍攝的劇目,我持開放態度,靜候佳音,期待能有驚喜降臨。我認為,如果過早設定限制,便會失去許多未知的可能性。因此,我希望能遇到有趣的劇本以及與角色相契合的機會。
導筒專訪張榕容正文
導筒:您在《詭才之道》中飾演的角色凱薩琳是一個堅強,固執而獨立的女性,您是如何理解和詮釋這個角色的?
張榕容:凱薩琳這一角色具有高冷的氣質,其形象設計帶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復古風格。在那個時代,普遍存在著“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信念,凱薩琳也深受這種觀念影響,並以此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她對他人同樣持有這種態度,並非出於否定,而是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更加努力。然而,在與傑西卡及其同學的互動中,凱薩琳逐漸轉變了自己的想法,開始意識到有時候不必過於苛求自己,也可以適當放鬆。這種轉變使得凱薩琳逐漸學會了放過自己,不再一味追求完美。

導筒:片中您有很多情感爆發力很強的戲份,您是如何調動情緒和表演的?
張榕容:在參演這部影片之前,我們便開始了長達兩年的劇本打磨過程。導演每隔幾個月或半年便會帶著新版本的劇本與我們交流,我們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正是在這種共同創作的過程中,我逐漸對凱薩琳這一角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正式拍攝的第一天,我便能夠順利地融入角色,這得益於我們在前期投入的大量準備工作,包括劇本研讀和排練等,這些都為角色的塑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導筒:您個人最喜歡哪一場戲?
張榕容:我特別珍視我們在KTV裡的時光,大家忘卻了一切煩惱,彷彿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純粹地沉浸在為同學感到高興的氛圍中。快樂是如此真摯,唱跳之間流露出日常生活中的可愛與純真,那份簡單而直接的喜悅,讓人感受到難得的溫馨與美好。
導筒:您的角色是與片中其他三位主演串聯最緊密的,與陳柏霖,王淨,姚以緹都有不少同場,與他們的合作感覺如何?
張榕容:我感到非常安心,因為我們之間的合作可謂一拍即合,且相識已久。在私下裡,我們的性格都非常真實,相處時總是以最真誠的態度一起玩樂或討論各種事情。因此,從拍攝一開始,我就感受到了一種家人般的溫暖氛圍,彷彿無需過多擔憂,因為他們始終在我身邊支援我,而我也同樣會在他們身邊支援他們,共同為角色做出最出色、最適合的表演。當然,每個人在拍攝過程中都難免會經歷緊張、彷徨,甚至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做好。但正是因為有他們在身邊,那些在開拍前不必要的瑣碎負面想法都自然而然地消散了。這種相互支援與信任,讓我們能夠更加專注於表演本身,共同創造出最好的作品。

導筒:《詭才之道》這樣風格的作品,對您來說會是很大的挑戰嗎,這次合作給您帶來了哪些新的啟發?
張榕容:這是我首次嘗試這樣一種獨特概念的恐怖片,它徹底顛覆了我對恐怖片的傳統認知。我特別喜歡影片所塑造的世界觀:在陰間的朋友們並沒有特異功能,頭髮不會突然變長,也不能穿牆或隱身,甚至他們也會感到疼痛。他們的存在只是為了嚇唬人,為此他們處心積慮,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排練,力求讓自己的嚇人技術更加完美。這種概念對我來說非常新穎且有趣,是我從未見過的。因此,膽小的朋友們無需害怕,而那些尋求刺激的觀眾也可以放心觀看,因為影片中依然包含了一些精心設計的嚇人橋段,能夠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

導筒:您曾憑藉《逆光飛翔》獲得臺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您如何看待獎項對演員的意義?
張榕容:在獎項這個問題上,我認為如果從一開始就奔著獲獎去進行表演,那麼就會失去表演的初心。對我而言,最初的想法只是演好這個角色,以及思考這個角色能給我的生活和生命帶來怎樣的衝擊與改變。獎項固然是一種肯定,非常珍貴,但沒有獲獎也絕不意味著停滯不前。與其一直糾結於之前拍過的戲,不如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接下來要接演的角色上。從籌備拍攝到影片上映,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而等到真正獲獎時,可能已經拍完一兩年了。總是沉溺於過去的榮光並無益處,不如著眼未來,思考下一步的方向。
導筒:您曾參與過《妖貓傳》這樣知名的大陸影視作品,合作兩岸三地不同的電影團隊,對您會有怎樣的看法
張榕容:選擇拍攝專案時,主要還是取決於所接作品的型別。有些是商業片,有些則偏文藝,兩者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就比如我在歐洲拍攝時,既有商業片的拍攝經歷,也參與過文藝片的創作。即便是在同一地區拍攝,不同型別影片的劇組氛圍也大相徑庭。
導筒:這次的新作品在大陸公映,您覺得大陸的觀眾應該更多關注本片的哪些亮點?
張榕容:在影片中,我們融入了大量新時代的網路用語,可謂萬梗齊發。影片的幽默感自然純粹,絕非刻意為之。在此,誠摯邀請大家走進電影院,與我們一同沉浸在這場歡樂的玩梗盛宴中。即便是膽子較小的觀眾也無需擔憂,而膽大的朋友更要來觀影,觀影結束後,也歡迎大家分享看法,說說哪些情節最讓您印象深刻。
導筒:許多臺灣地區的型別片在大陸備受歡迎與關注,您有豐富的型別片參演經驗,能否分享下您對臺灣型別片的觀察與見解?
張榕容:我覺得臺灣的商業片和古裝片相對少一些,更多電影是關注人物的內心世界和自我成長等主題。我認為電影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個好的劇本,我非常希望看到更多優秀的劇本創作。以我們這次的電影《詭才之道》為例,我們從劇本開始,一步一步和導演打磨角色,花了很長時間做前期準備工作。正是因為有了紮實的前期工作,我們才開始拍攝。我希望觀眾在電影院觀看時,能感受到我們的努力和誠意,因為這部電影至少打磨了三年才開始拍攝。

導筒:您在生活中是一個怎樣的人?和銀幕形象有什麼不同?
張榕容:我認為凱薩琳本質上是一個由點脆弱的女孩子,卻偏偏要裝作十分堅強的模樣。由於她需要承擔起幫助大家提升業績的責任,因此她始終未曾放鬆過,一直在不斷地鞭策自己努力前行。這方面與我存在較大差異,我性格中帶有一些懶散,更傾向於選擇輕鬆的方式生活,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勞碌,故而並未像她那般極端。

導筒:您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工作之餘喜歡做些什麼?
張榕容:我平時在家如果沒有其他事情的話,可以一天花十個小時看動漫。我比較喜歡看動漫,因為看動漫時我不需要去思考如何表演。相比之下,當我看到真人演戲時,總會不自覺地想,如果是我來演的話會怎麼表現,這反而讓我無法完全放鬆地欣賞。因此,我有時候更傾向於看動漫,因為那種表演形式是我無法演繹的。我從五歲就開始看漫畫,那時候甚至連字都還不太認識,但就這樣看了很多年。後來,我也開始看動漫。有時候,我喜歡整理家裡的東西,比如把A區的東西搬到B區,這樣家裡看起來就會有些不一樣;再把B區的東西搬到C區,家裡又會變得更有新鮮感。此外,我還很喜歡花,所以偶爾會買些花來插在花瓶裡,這樣也能花掉不少時間。
導筒:您對未來的演藝事業有什麼規劃和期待?
張榕容:去年,我有三部電影上映,經歷了頗為繁忙與具有挑戰性的階段。緊接著,我又完成了一部電視劇的拍攝,目前正在休息調整中。對於今年的工作計劃,我希望能夠接演一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以適度的工作節奏避免過度勞累。從我與柏霖的合作中可以看出,我們始終致力於詮釋多樣化的角色。我們不會因某個角色受到好評而安於現狀,重複相同的表演。這體現了我們對工作的熱忱與追求。我們渴望遇到更多富有創意與挑戰性的角色,如同《詭才之道》中那般充滿誠意的作品。我非常期待能夠收到更多優秀的劇本,並願意與編劇和導演共同投入更多時間,精心打磨角色,共同創造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在本次專訪的最後,陳柏霖和張榕容也一起向內地觀眾推薦了《詭才之道》
陳柏霖:希望在2月22日,大家能懷揣著愉快的心情走進影院。已經觀看過《哪吒2》的朋友們,不妨也來觀看《詭才之道》這部電影。由於我們都熱愛電影,因此希望將這部好電影分享給大家,共同品味其中的精彩。

張榕容:《詭才之道》將於2月22日上映,這是一部完全顛覆觀眾想象的恐怖喜劇片。無論膽大還是膽小的觀眾,都歡迎前往電影院,與我們一起盡情歡笑,享受這場獨特的觀影體驗。
編輯/整理:史婉如
導筒王淨專訪:
導筒現場 · 北京
《詭才之道》周邊場
活動詳情:
時間: 
2月23日 週日
放映+映後抽獎 16:50-18:50
地點:
首都電影院(西單大悅城店) 5號廳
北京市西城區西單北大街131號西單大悅城F10
報名方式:
票價:55元

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付款


傳送付款截圖至下方客服微信
同時回覆“ 北京 詭才之道 “
報名觀眾將人手獲得
官方海報一張
官方票根一張
映後抽獎周邊
(數量以現場實際為準)
主題貼紙
主題髮卡
注:除不可抗力因素取消活動,一經售出,恕不退款。轉票可自行轉讓或者轉送。
觀影說明:
1.至少提前10分鐘憑付款截圖及入群情況簽到,早到可優先選座
2.觀影過程中禁止使用任何自發光物品(如電腦、手機、手電等),禁止屏攝及大聲喧譁
3.遲到的觀眾請勿使用閃光燈
▲▲▲
推廣/合作/活動加微訊號:directubeee
▲▲▲
創作不易,感謝支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