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美俄:又蠢又壞的歐洲!

在經歷白宮吵架事件後,當地時間3月1日晚,“受盡委屈”的澤連斯基跑到英國尋找溫暖了。

為了顯示與特朗普的不同,英國首相斯塔默走出唐寧街10號大門向來訪的澤連斯基送上了長達數秒鐘的擁抱。澤連斯基離開時,兩人在黑夜中又緊緊擁抱了一次,摸來摸去,像極了一對偷情的狗男女。

連英國媒體都覺得太過肉麻,表演痕跡太重。

英國和烏克蘭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英國又成功地放出了一筆貸款,共22.6億英鎊。
英國人對放貸是有癮的,當年亞投行剛成立時,它就不顧美國反對,果斷加入了。
澤連斯基則又可以大喊一聲:兄弟們,我又要到飯了。

澤連斯基聲稱這筆貸款將用

“被凍結的俄羅斯海外資產的收益”

償還,看來他又是不打算還了。

俄羅斯海外資產共有3000多億美元遭西方凍結,涉及多個國家,這些本金和收益,是烏克蘭所能支配的?

再者說,隨著局勢變化,有哪個國家敢隨便沒收俄羅斯資產?

英國的貸款會蛋打雞飛嗎?並不會。

烏克蘭的土地、資源、礦產、甚至人力都可以用來抵債。在放貸收貸方面,大英帝國可比美國更有經驗。

這筆

22.6億英鎊的

貸款還具有政治意義。英國以此表示要跟歐洲團結一致,繼續支援烏克蘭打下去,給美國製造壓力。

這種壓力的目的是不讓美國拋棄歐洲,把美國拖住。
因為歐洲那些散兵遊勇無法在軍事上對抗俄羅斯,否則,英國也不用私下裡勸澤連斯基修補與美國關係。
說白了,就是英國和歐盟都存在被美國拋棄的心虛和恐懼感。
攪屎棍在全球攪了一兩百年,幹得盡是些坑人的勾當。

歐洲現在三天一小會,五天一大會,表態時個個慷慨激昂,催人尿下。

然而,歐盟並不是一個國家,任何口號要轉化為實際行動,需要二十幾多個國家的共識決,有一個國家反對都不行(感謝匈牙利吧,讓它們可以在那裡一直裝下去)
要說壞,還有誰比法蘭西更壞?

這是俄羅斯方面釋出的2024年歐盟天然氣買家的資料,法國遙遙領先。

榜單上的國家都沒有否認,在前四位當中,只有匈牙利是誠實的,它沒有一邊喊著制裁俄羅斯,一邊偷偷去採購俄羅斯能源。

法國呢,它就不是一般的噁心了。

這又當又立的嘴臉絲毫不輸英國,義大利也是個小婊砸,還有西班牙。

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有連線北非的油氣管道,即便如此,它們還要偷偷從地中海進口俄羅斯的液化天然氣。
然而,地中海三婊卻一直在慫恿俄烏繼續打下去。口號喊得飛起,要別人徹底切斷與俄羅斯的往來,波羅的海三傻還真這麼幹了。

歐洲還有個大傻–德國。

上圖表格說明:德國就是個傻子,法國就是個碧池。

本來默克爾在臨走前給德國安排好了

北溪2的啟用時間,結果蹦床運動員這幫人上來就叫停了這項計劃。

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後,有人覺得還不夠放心,乾脆把北溪管道給炸了。
德國說什麼了?這叫有助於“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
哪位好心人炸的?謝謝哦。

德國拿出大把大把的錢去向美國、北歐進口天然氣,而近在眼前的廉價又充足的能源就是不要。

法國實際上是在偷偷賺德國的錢,還給德國輸電。
這就是“團結”大旗之下的歐洲真實狀況。它們不但算計別人,內部也互相算計。

以前,它們總是在配合美國,為虎作倀。

但特朗普令它們感到痛苦,因為

特朗普有夠壞,壞到可以六親不認,壞到可以不顧大局,壞到可以將“王八拳”打到歐洲頭上。

為了閃開“王八拳”,馬克龍就想禍水東引。

2月9日,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馬克龍接受CNN採訪時說:
“我的第一個問題是問美國,歐盟是你們的首要問題嗎?不,我不這麼認為。你們的首要問題是中國……”
還沒打呢,就舉起白旗出賣別人了。

2月24日,馬克龍訪問美國期間,又苦口婆心地勸說特朗普,“你們的首要任務是什麼?據我所知,是向中國加徵關稅。正如特朗普總統說的,他們對我們不公平。算了吧,你們不能同時對中國和歐洲發動貿易戰。”

小白旗又舉了一次。

法國

對中國使壞,就能避開美國這一拳?

恰恰相反,馬克龍越是懦弱,越是容易捱打。

果不其然,馬克龍對特朗普循循善誘並沒有起作用。

據法新社報道,馬克龍剛離開美國,2月26日,特朗普就宣佈美方已決定對歐盟徵收25%關稅,適用於汽車和其他各種商品,並將“很快”宣佈。
28日,馬克龍跑到葡萄牙放狠話,他說:“歐洲人將做出回應,對美國徵收對等關稅,因為我們必須保護自己”。
歐洲一姐一肚子壞水,有利時,強調“法國”;不利時,強調“歐洲”。好事一人獨享,壞事由歐洲分擔。
馬克龍想禍水東引,本質上跟當年英法出賣捷克斯洛伐克是一樣的,目的是想鼓勵納粹德國去進攻蘇聯,結果卻是巴黎被德軍佔領。

回頭還得依靠蘇聯來拯救歐洲。

法國這種又蠢又壞的嘴臉,在幾十年之後並沒有改變。

除了在關稅問題上使壞,上個月底,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空母艦還首次訪問了菲律賓,在蘇比克灣與菲律賓海空軍在南海海域舉行了聯合演習活動。
法國航母戰鬥群司令馬拉德少將表示,法國航母的部署“並不是針對任何國家的挑釁”,只是在“在該地區航行自由”。

法國海軍實力也就那麼回事,以前還得跟英國海軍互相攙扶著到亞太轉一轉。

現在英國海軍實在不行了,法國只好一個人跑出來,的是展現自己在配合美國“印太戰略,以避免被美國甩掉
這些北約成員國很怕美國退出或削弱北約,極為心虛。

法國和德國這幾天又揚言要建立“歐洲軍”,實現歐洲防務獨立。

這跟“戴高樂”號來菲律賓的目的一樣,雖然手段不同,但都是做給美國看的–你不要想甩掉我啊!

拜登在位的時候,歐美很和諧。

特朗普上來就另搞一套,令歐洲在面對中美俄三大國時,就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了。

想給美國當狗子,但美國喜歡虐待動物;想自立為王,但實力又不夠。
2月24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對美國提出的關於烏克蘭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中美俄投了贊成票,法國和英國投了棄權票,決議透過。

這就是歐洲在面對中美俄時的尷尬處境。

如果歐洲真的像它們所說的要不顧一切支援烏克蘭,英法只要投出一張反對票就可以否決草案了。

但英法都希望對方投反對票,勾心鬥角,結果誰也不敢投。

對於這種情況,歐洲國家都心知肚明,

支援烏克蘭的戲要做,但又不能真的做。

歐洲總是在強調“歐洲利益”,但這是個偽命題。

哪有什麼歐洲利益,有的只是英國利益、法國利益、德國利益、阿貓阿狗的利益……

北約的共同防禦機制,讓它們有了一家人的錯覺。

實質上,北約在華約解散之後還要繼續存在,是因為它可以同時滿足美國對歐洲的兩大戰略需求:

一、外製俄國;二、內壓德國。
如果這兩大戰略需求降低了,甚至不存在了,那麼北約也將走向解散。

美國思路開啟一下,和俄羅斯一起榨取歐洲利益,豈不更容易,反正是收割利益,收割誰不是收割。

德國還需要壓嗎?德國如今領先全球不是製造業,而是LGBT、是窩裡鬥、是去工業化。德國經濟一旦嚴重滑坡,美元的對手-歐元的根基也會動搖。

或許不用多久,北約就會被空心化。歐洲自己去支撐,美國不買單了。
亞洲版北約的計劃也會變成一地雞毛。
同樣道理,

美國也可以跟,呃……比如印度,一起收割日本、韓國、菲律賓……

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美國在衰落,它早已沒有當年推行“馬歇爾計劃”那種大戰略、大手筆的雄心和能力。

特朗普喊“讓美國再次偉大”,就是因為他看到了這一點。

但他拯救美國的方式卻是急病亂投醫。
美國要割誰的肉來大補一下?硬的根本啃不動,可以下嘴的當然是又蠢又壞的歐洲,烏克蘭只是開胃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