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兩年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邊得癌症的人也越來越多,小時候只有在電視報紙上聽到的“癌症”字眼,正在以一種稀鬆平常的方式走近我的日常生活,我環顧四周,發現自己並不是個例。
李治中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後來在美國杜克大學拿到了癌症生物學博士學位,之後長期致力於做抗癌藥的研發,在癌症研究領域頗有話語權。

根據李治中博士在他的演講 《我們是兼職在闢謠,別人是全職在傳播偽科學》中提供的資料,中國每年新確診的癌症患者數目超過400萬,因癌症去世的人超過280萬。
這意味著每過1分鐘,中國就會有超過8個人被診斷為癌症。
而癌症發病率相關度最高的一個因素是人的壽命,當一個人的年齡超過55歲以後,癌症發病率就開始呈指數級別上升。
根據《2016年世界衛生統計》顯示,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已提升到76.1歲。
所以,隨著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癌症普遍化是一個必然。
另一個會讓你覺得癌症越來越普遍的原因,是社會整體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
過去一些病人直到去世的時候,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得的是什麼病,而體檢的普及和醫療水平的進步,讓更多的癌症患者得到了確診。
當然,這是一件好事。因為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存活的可能性就越高。

癌症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可怕。
“事實上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3500萬人帶癌生存,他們和癌症一起和諧地共存著。”
比如電影《我不是藥神》裡的那些慢粒白血病患者(白血病俗稱血癌),就可以依靠藥物(如格列衛)控制病情,過上和正常人相似的生活(這種情況下,癌症就類似於一種慢性病)。

後兩者其實是在推動癌症治療的“去化療”化,因為化療不僅會殺死癌細胞,還會殺死正常的細胞(如免疫細胞)。
有些病人在戰勝癌細胞之前,免疫系統先倒下了。

怎樣對付癌症?李治中博士表示:
-
預防是上策,篩查是中策,治療是下策。
最好的辦法,還是防患於未然。
儘可能讓自己遠離容易引發基因突變和免疫逃離(基因突變和免疫逃離會誘發癌症)的環境。典型的如吸菸對肺癌發病率的影響。
美國人均吸菸量(藍線)和肺癌死亡率(黑線)對比圖
你可以透過上圖發現兩條曲線的走向極為相似,區別在於黑線比藍線滯後了20年左右。這恰恰是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所需要的時間。
除了吸菸之外,容易引發癌症的其他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還包括:
酗酒、長期不運動、不良飲食習慣(如蔬菜攝入過少)、慢性炎症、電離輻射、感染、環境汙染等等。

以上說的都是後天(生活習慣和環境)影響,其實影響癌症發病率的,還有先天因素,即基因。
2016年,著名的醫學期刊《JAMA》發表文章《Familial Risk and Heritability of Cancer Among Twins in Nordic Countries 》,提供了癌症的遺傳資料。
研究表明,同卵雙胞胎(522對)裡有38%患上了同一種癌症;異卵雙胞胎(496對)裡有26%患上同一種癌症。
這其中,不同的癌症遺傳影響和家族環境影響各不相同。具體的研究方案這裡不展開了,簡單列一下結果。
不同癌症的遺傳影響
也就是說,以上這些癌症,很大程度上是遺傳基因導致的。
1.如果你發現自己患某種癌症的可能性比普通人更高,那就要主動改變自己某方面的生活習慣(如控煙、加強運動或者多補充膳食纖維等等)。
因為帶有容易罹患某種癌症的基因並不代表一定會得病,你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去儘可能減少發病的可能。
2.可以為買重疾險和防癌險,百萬醫療險做參考。
李治中博士說,有3500萬人是帶著癌症生活的,但治療癌症是要花錢的。

所以我建議年輕人可以直接購買重疾險,有條件的可以去香港買帶分紅的香港重大疾病險,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我建議買國內防癌險或者百萬醫療險。
因為重疾險有年齡限制條款,越早買越便宜,即便有些重疾險老人也可以購買,但相應的保費也一定會很高,出現了保費保額倒掛的現象,真的沒什麼必要了。
60歲以後買香港重疾險價效比已經很低了,可以考慮專門購買防癌險或百萬醫療是個好選擇。
3.如果你發現自己罹患某種癌症的可能性比較高,可以專門針對那種癌症做篩查甚至是做一些特殊性的預防。
比如美國50到75歲的人裡,有70%會做常規的腸鏡篩查,發現苗頭就可以儘早治療。癌症在零期、一期和二期階段存活率是非常高的,但有那麼多專案,你究竟該做哪些檢查,這個基因檢測的結果可以給你一個參考。
圖為癌症在不同階段的存活率
還有一個更為特殊的案例,來自安吉麗娜·朱莉。
她透過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是BRCA1突變基因的攜帶者,醫生估測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機率非常高,而且她的母親也是在56歲那年因為癌症去世。
權衡之後,安吉麗娜·朱莉先後切除了雙側乳腺、卵巢以及輸卵管,以預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生。
做出了選擇之後,朱莉在《我的醫療選擇(My medical choice)》一文中呼籲:
“我選擇公開自己的這段經歷,是因為有很多女性並不知道,她們也許生活在癌症的陰影之中。我希望,她們也能夠接受基因檢查;如果患癌機率較高,她們也能夠獲知,她們擁有可靠的選擇。”“人生總是伴隨著許多挑戰。如果我們有能力承受和掌控,就無需懼怕。”

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家人。
推薦閱讀:
1. 「充裕未來3」詳解。
2. 「加裕智倍保」詳解。
本文轉載綜合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瞭解香港保險,從港險寶寶PRO開始!
港險寶寶PRO· 您的香港保險專家· 渠道合作
我們代理不僅是一份保險
更是一份濃情的責任與關懷
讓您知己知彼,理智資產配置!
— The end—

港險寶寶PRO
掃描下面二維碼丨新增客服諮詢

點選關注【港險寶寶PRO】,瞭解香港保險,從現在開始!

點選“閱讀原文”,免費索取計劃書“預約赴港全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