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妹們看最近這段時間的熱搜了嗎?各高中突然急切地推行週末雙休,各大公司突然急切地推行強制下班,各地方突然急切地宣佈中考試點改革政策。


2025年這才剛開頭,“反內卷”的槍聲噼裡啪啦一頓響,連帶著各種中考改革新政策,可太熱鬧了。
先說高中雙休,好多地方都是今年才開始施行,還有不少地方同步取消了晚自習。

據說是因為現在高中生心理狀態普遍不太好,《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就有高中生抑鬱檢出率高達40%的資料。
雖然抑鬱檢出率並不等於抑鬱症,但看看不少高中走廊裡的加高鐵護欄以及隔三差五的社會新聞就知道,情況已經不容樂觀。
中國的孩子們太累了,一天24小時,高中的普遍情況是6:30起床,晚上10:30到家,時刻爭分奪秒在學習,睡眠時間非常難保障。
成年人996尚且一身疲憊、怨氣蠻深,這些十幾歲的孩子長年累月又怎麼能熬得住?
我以為推行高中週末雙休事件一呼百應的事兒,沒想到很多家長先抵制了。反對理由無非是孩子回家玩手機、沒有自制力、不如在學校效率高。“衡水學生家長認為雙休是胡搞”這個話題還上過熱搜第一。

至於為啥衡水學生家長的態度這麼引人關注,那是因為“衡水模式”最有代表性。
靠著老師拼命教、學生拼命學的精神、精確到分鐘的作息,連續創造了很多個高考神話。
如今要反內卷,“衡水模式”這隻出頭鳥,自然要先被關注。
根據南風窗的記者調查,目前衡水很多高中的放假模式已經調整成了:每兩週放一次,一次放2天,前一週校內雙休,學生自習或參加社團活動,第二週可離校雙休。
延續了20多年的“3週休1天”的月休安排,就這樣成為了歷史。
我之前看相關新聞評論區,很多網友說人人都想反內卷,但是中高考的壓力在那裡,誰也不敢鬆懈。
其實咱們能想到的事兒,那些常年累月搞教育的專家,也一樣能想到。
今年已經明確提出“雙一流”高校本科力爭再擴招2萬人,力爭讓更多學生“上好大學”。
最讓父母們擔心的中考五五分流,現在也有希望改。
兩會很多代表都提出推行“十年義務教育”,即小學5年+初中3年+高中2年的學制。

雖然目前還沒落地,但各地都在進行各種積極的試點。去年全國新增了60萬普通高中學位,今年廣州又宣佈要再增加1萬,對初中孩子來說是大好事兒。
淡化競爭和多元錄取的趨勢也很明顯,我給各地姐妹們羅列一下,姐妹們也可以說說自己所在地還有沒有什麼新政策哈。
1
北京市
科目調整:考試科目從10門減少到6門,考語文、數學、外語、物理、道德與法治、體育。其中,道法將實行開卷考試,小四科變考查科目。
命題方向:壓軸題難度提升,要求深度理解題幹,體現“深度學習能力”考核。
錄取方式也有調整,北京已經有一小部分高中實行了1+3專案,東西城5所普通高中,已經開始試點登記入學。中考成績知識畢業依據,不過這個試點規模還不算大,如果效果好,以後可能會推廣。
2
河南省
考試模式創新:生物、地理實行“學完即考”(初二期末),成績以等級呈現;歷史與道德與法治合場考試(130分鐘),允許自帶參考資料。
實驗操作調整:2027年起取消生物實驗考試。
3
山東省
總分與科目改革:
總分從760分(臨沂)降至530分,計分科目為語文(100)、數學(100)、英語(100)、體育(70)、物理(80)、道法(80)。
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改為等級評價(ABCD),藝術納入考核科目(合格/不合格)。
2025年起物理、化學、道法三科試點全省命題,2026年覆蓋更多科目。:旨在降低考試難度,防止超標命題,推動教育公平。
4
深圳市
錄取機制改革:取消“省重線”,僅設“普高線”和“職普融通線”,合併錄取批次,志願數增至8個,採用平行志願投檔。
普高擴招:新增10所普通高中,淡化“重點高中”標籤,拓寬升學渠道。
5
河南省
河南新鄭有個很有意思的舉措,當地5所高中辦學質量大體相當,錄取時只有一條分數線,過線就可以上高中,均分生源,孩子們不用分分計較。
對接高考模式:調整考試結構與內容,增加綜合素質考察,2025年全面落地。
我前兩天還和傑森媽媽說,可能到她兒子中考的時候,就已經能普及高中了,到時候誰也不用因為一分兩分的,發愁到睡不著覺。
不過話說回來,還是得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反內卷不等於躺平,任何稀缺資源的爭奪,必然伴隨著競爭和篩選。
只不過咱們不能低頭讓孩子一味刷題,而是要抬頭看路做好規劃,張弛有度勞逸結合,才是最好的。


🔔客廳板凳已擺好!
速速點選關注樹媽影片號
謝謝你們的小愛心



往期精選
01
|
02
|
03
|
04
|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