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 | 77
事到如今,《射鵰》挨邊過6億叫不叫“爛尾”不好說,起碼,按它起步就蹦至九霄雲外的預售來看,總結為“票房瘋開低走”還算客觀?
《射鵰》的預售,也真是開了2025年院線電影第一奇觀。
開售45分鐘便破了1千萬,2個多小時的功夫又破3千萬,剛一天過去,毫無意外拿下1個億。一條牛哄哄的戰報讀來,每個字都灼眼:

滾滾氣勢,哐哐砸錢,《射鵰》預售享盡萬千寵愛,宛如環繞於金山銀山之間。以致於最終賣爆3億,聽來也不過一樁平常事。

那時期的肖戰也輕裝上陣,不見第一次上春節檔吃飯的忐忑,被問有無票房壓力時回答,“我盡全力出演了,現在該有壓力的是片方。”
儼然一副“發我的卷子已經寫完,能考幾分就交給天定”的姿態。或許他心裡門兒清,作為粉圈投餵出來的第一大戶、內娛最頂流量——
3億,已經是他為《射鵰》這部怎麼看、怎麼難下口的電影,所能雕出的一筆最高價。它代表著流量收割電影市場的天花板。
同時也是敬告天下資本:最多就這麼多,最厲害也就這麼厲害,往後再打流量的主意,試圖為電影引流變現,務必掂量妥了那一杆兒秤。

1.
徐克的選角很常反轉是沒錯,初看以為他在用腳選,真看了電影呢又值得一聲“哇塞”——怎料人都難逃晚節不保,老眼昏花。
就很難不懷疑,徐克是不是被老搭子程小東忽悠瘸了?畢竟6年前《誅仙》的票房猶如天上掉金豆子,活活把窮片方養成了富爸爸。

那是2019年中秋檔,《陳情令》播完一個月,“爆爆戰”的人氣仍火得竄天。小學生都懂的道理,趁熱打鐵抬一部肖戰電影,且等著數錢。
可都不敢想,竟是那麼金燦燦的數字:
預售就被粉絲幹滿4千萬,如果按傳聞的“不到5千萬成本”,那麼預售已經銷掉這筆賬,再在上映時大氪特氪,氪到4億收官屬實見證奇蹟。
4億吶!
對於《誅仙》這種灰頭土臉,打眼一看就燒不起錢,全員最大咖大概是李沁的電影,4億,其中大半都靠白撿來的新晉頂流硬扛。

這就很《孤島驚魂》了。那部投資不超500萬的片子,爛是真爛,命好也的確好得不像話,趕在楊冪《宮》大爆前就選她做女主。
《宮》一爆,楊冪一飛昇,《孤島驚魂》入暑期檔一抬,白花花的9千萬票房砸也能把片方砸暈。由此創造一個新詞,“粉絲電影”。
《誅仙》再現粉絲電影的雄風,也重燃院線對流量電影的一小丟期待——《誅仙》前不久,鹿晗的《上海堡壘》虧得一些人的天快塌了。
這也不得不說《誅仙》動了一個腦筋,把原定8月初上映的檔期延到中秋,一來《陳情令》完結,方便粉絲移情《誅仙》一鼓作氣衝;
更關鍵的是,以原時間開畫的話,《誅仙》會直挺挺與《哪吒1》對撞……當然那會兒也沒人敢開這種腦洞,一部動畫電影能賣瘋50億。

那年吸光暑期檔大盤的50億“艦艇”,被《誅仙》完美避過所以活得尚好,如今再吸春節檔大盤的《哪吒2》,沒給《射鵰》留一口飯。
似乎彎彎繞繞6年,肖戰的電影終究繞不出哪吒的乾坤圈,免不掉一仗。這就是所謂的運氣嗎,走好運時,天都願意拉你一把——可就“一把”。
“一把”好運過了,繼續往前,總要有點兒什麼作為安身立命之本。站路人視角來看,肖戰目前最大的本,依然是他潑天的流量。

但僅用流量生啃春節檔大片這塊硬骨頭,著實為難粉絲也惹路人生厭。
號稱4億投資的《射鵰》,用“3倍回本”的演算法得賣到12億才能踩線過關,而今大勢已去,這個6億顯然就沒過關。

剩下的壓力給到一部叫《得閒謹制》的電影。孔笙首次執導電影,蘭曉龍編劇,講述抗日背景下,老百姓與日軍對抗的主旋律故事。
然後肖戰再擔一番。
這還真是比《射鵰》更難懂的一手牌。不過,倒是對肖戰的選戲風格看懂了一個大概:永遠迷信老一輩名導,唯愛恢弘正氣之大作。

上過一次斷頭臺的人習慣求穩、不出大錯為妙。
2.
的確,“穿上戎裝,保家衛國,秒切硬漢”,向來是流量轉型大法的入門級範本。既調整“型”,能吃上“國宴”,更預示著某種榮耀與認可。
這條路子的領軍人是黃景瑜。
36億的大爆片《紅海行動》之前,他因為那部下架劇,基本處於“被冷藏”狀態。狙擊手顧順一朝令他翻身,從此至暗中終於透進了光。

黃景瑜之後有王一博,先搭檔黃景瑜做維和警,接著與胡軍一起開戰鬥機,家國情懷演了不少。但挺白皙一小夥兒能貼硬漢嗎?
片方:粉絲說了算。可現實又是,畫面一通燃炸也沒燃出多炸的票房,《長空之王》《維和防暴隊》加一塊兒才13億冒頭。

王一博倒不會在一棵樹上吊著,作品中,相對符合想象的是《熱烈》,演憨憨的街舞小子明顯長在舒適區,僅需本色出演就好。
以及大鵬這導演也很懂一部分觀眾。他是另一版陳思誠。而徐克,經此一戰,不得不服老。所以小成本《熱烈》不負大鵬捨命吆喝,大賣9億。
title有了,“體育電影票房冠軍”。

跟對團隊、選準角色,對實力不足的流量來說也是一條安全之策,保底不會演砸。至於《無名》就,一測便知王一博的能力有幾何。
《無名》在票房這塊也叫不響名,薅了影帝影后為王一博增光添彩,即使虛套一層文藝片的皮也絕不算小製作,最後,卡點9億。

話說《無名》上映的2023年春節檔更比今年血腥,《滿江紅》《流浪地球2》全湊了一個熱鬧,不僅是三強鼎立,按當時的說法——
也是頂流對打,王一博vs易烊千璽。
可嚴謹來講,這“對打”有點對不上呢?王一博至此也算影壇新人,四字歷經關關考驗、升級,做演員做到2023年早跟“流量”沒了關係。

在王一博初嘗頂流甜頭的那年,他憑《少年的你》開始割席流量。此後每一部電影做到有效演出——但凡扛一番,必有主流獎提名。
四字扛一番就顯得聰明,首選小成本、直奔得獎而去的片子,其次,即使大片的一番也不會是c位一番,是與前輩們共享這個位置。

如此操作,文藝片的演技秀到,商業片的票房賺到,也就活該他在一眾老叔為首的電影圈獨佔太子爺一席。老叔對好苗子也如飢似渴啊。

大導演們為《小小的我》包場
特別恐怖的又是,連胡歌這一級中生,也在文藝片市場帶不動票房,但四字可以,《小紅花》《奇蹟》《小小的我》全破10億。
易烊千璽是不太沾邊流量了,但他率先為流量們闖出一條不同於黃景瑜的、不那麼“捷徑”的轉型路:拿演技硬夯吧,別無他法。

朱一龍也快從流量圈退出,在博演技生的路。他的獎運大大好過四字,第一部轉型電影《人生大事》就K.O.了四字拿到金雞影帝。

論票房能力,他也不缺。
《人生大事》驚豔所有人衝破17億是證明。《消失的她》作為熱話題爆片入賬35億也蠻輕鬆。有點牛的是《河邊的錯誤》破3億這件事。
一部鐵血文藝片,朱一龍獨擔一番——行吧,也沒有很獨,畢竟一路營銷捎著餘華戳到年輕人群的心趴。但3億也真的不簡單。

導致《負負得正》區區過7千萬的時候,懵了,難不成《河邊的錯誤》那3億的大頭要記餘華身上?總之這一部令朱一龍趔趄了一腳。

3.
事實上,更早於四字、朱一龍涉足影壇的一位流量是王俊凱。
他拍《長城》《解憂雜貨鋪》,包括去年終於抬出來還不如埋了好的《749局》時期,tfboys還是連體嬰。

王俊凱先跑進了電影賽道。
可跑了這麼些年,流量轉電影人的方法幾乎試遍,文藝片演,商業片演,小人物演,愛國青年演,換皮很多,依然是王俊凱本凱的臉。


這張標準愛豆臉,出現在三小隻階段或許最能打,但掛上大銀幕,“長得太好看”未必不是阻撓——此處艾特同為重慶美男子的肖戰。
直給的美貌,好像真的會封印電影感。
何況王俊凱的票房也很難哄得片方高興。除了《萬里歸途》搭上張譯、題材也吃香所以過了10億之外,幾乎一片血淋淋。

搞得暗戳戳也溜入電影市場的範丞丞,看著都略贏王俊凱一毛錢——不是演技,是挑角色、“傍大腿”的眼光,範丞丞起碼有自知之明。
他作品不多,但緊貼沈騰、馬麗這些全民最愛的大佬們演喜劇片、做喜劇人,這何嘗不是天資欠缺的流量生,又一條電影“捷徑”呢?

喜劇電影終究才是院線電影的真頂流,那就放棄做帥哥、凹演技,歡歡喜喜跟著一線喜劇演員吃香喝辣,先鋪開一把路人盤再說。
喏,去年春節檔,在《熱辣滾燙》斷崖式領跑票房的衝擊下,範丞丞被沈叔叔奶著,共演的《飛馳人生2》不就攬下33億成為亞軍?

流量逐夢電影圈,逐的到底是“拋開粉絲以外,還有多少路人願意買票進場”的這股吸金力。純靠粉絲髮電擱電影這兒,始終難發財。

我先笑為敬。戳圖片檢視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