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突然冒出一個想法:
春天過去之後,我們該怎麼辦?
這樣的想法出現在仍有春意的四月,似乎有點早了,但我確實這樣擔心著。
原因很簡單:春天和它所象徵的美好,都太快了。
短短幾個月之前,我們還在討論著「如何抵達春天」。
但轉眼間,花開得差不多了,雨也已經下過了,好像春天的過場已經走完,而那些寄託於被春天所解決的問題,又將浮出水面。
所以,如何延長這個春天,成了當務之急。
同事@宋宋 前段時間去日本旅遊,在公交車上偷聽到兩個初中生年紀的學生在聊天。用僅會的一點日語儲備,她隱約聽出,似乎是在談論一年級的某個女生,是自己暗戀的人。
那一刻她的感受是,真有春天的氣息啊。
所以我有一個大膽的設想,如果暗戀仍在發生,那麼春天就不會結束。
這就是春天的魅力,它不僅僅是一種季節,也是一種狀態。
也是這樣的時刻讓我們後知後覺地發現,春天似乎是可以描述的。
如果我們想要去往春天,那就必須找到它們。

但問題是,到底怎樣的時刻才會讓人想起春天呢?
村上春樹在書裡寫“喜歡”時,他是這樣說的:
“最最喜歡你,綠子。”
“什麼程度?”
“像喜歡春天的熊一樣。”
為什麼是春天的熊?
因為那個時候小熊剛從冬眠裡醒來,它迫切地需要一個玩伴,需要分享它隱藏了一個冬天的快樂。
是的,這就是會讓人想到春天的時刻。
是喜歡,是想一起玩,是漫長等待後的迫不及待。
春天真的有一百種形態,但每一種都讓人歡喜。
對於@Huang-xu 來說,太陽就是春天,被照著的日子總是昏昏欲睡,但又格外清醒。
對於@聲聲慢 來說,漂亮衣服就是春天。每次穿上好看的,自己喜歡的衣服,都會不自覺地想像春天一樣招搖。
對於@王橙子 來說,自己的寶寶就是春天。因為每次看著他的臉,就會莫名感到開心。
總之,春天仍存在於春天之外的任何時候,任何地點。
所以,如果我們仍想一次次步入春天。
那麼別無他法,我們必須得找到這樣的時刻,因為這或許是留住並延長春天的唯一方式。

但一個讓人有點洩氣的事實是:
能隨時想起春天,其實是一種很稀有的能力。
它要求我們必須足夠相信,相信春天所象徵的美好會發生,相信正在經歷的感受能復刻。
最重要的,是相信春天是可以被儲存的。
@田丹丹 在某年春天來臨的時候,泡了一盆豆子,每天都在換水,只是希望這盆豆子能和春天同步發芽,成為某種可以被重溫的春日時刻。
但豆子最後沒發芽,春天也不出意外地過去了。
@Chao盈 的家門口有一棵櫻花樹,她每天早上出門的時候都會拍一張照,記錄它開花的全過程,讓春天的來臨變得更具體。
後來變成了拍落櫻,再後來花謝光了,她把原本的那些照片也刪掉了。
去往春天的前提永遠是先感受到春天,尤其是當它的離去無法避免時,在別處過春天就更加重要了。
儘管面對春天的離去,我們常常束手無策。
但幸運的是,我們不止擁有一個春天,所以也就多了一點點,去往春天的可能。
哪怕春色留不住,但春意總是在的。

也正是因為春天以一百種樣子存在著,
所以我們才有了一百種方式駛向春天。
駛向一次自在的外出,一種無憂的生活,一場快樂的體驗。
所以我們再一次誠摯地向你發出邀請:
這是我們和一嗨租車發起的“開駛春日近距離”活動,希望在春天尚在場的時候,多一個前往的理由。
春天只有一季,但對於春天的渴望卻從未停止過。所以我們需要多一種去往春天的方式,也需要一種更有掌控感的抵達旅途終點的可能。
就像一嗨租車一直以來所提供的陪伴一樣:希望你從心出發,用自在的駕駛奔向春天,用自由的方向感受春天,而一場暢快的自駕體驗或許就是這個春天的入門獎券。
關於春天,我們想象,我們找到,我們抵達。
無論這趟駛向春日旅途的另一端是什麼,至少我們都確信,這是開往春天的路。
開往那些讓我們想起春天的時刻,開往那些盎然的生活。
我們始終相信,春天不只有一個樣子,也不止有一種朝它奔去的方式。
《夜間獨白》裡有句歌詞,“春天來得很慢,春天才有浪漫。”
而那些讓我們想起春天的時刻,或許就是浪漫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