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0 星期四
二月廿一
乙巳年 蛇
己卯月 戊子日
春分
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中國平均地溫已穩定透過10度,這是氣候學上所定義的春季溫度。而春分節氣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中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此時也是早稻的播種期。
春色從此分,春意從此濃。
北京時間3月20日17時1分
將迎來“春分”節氣,
它是春天的中點。
江蘇黿頭渚櫻花,攝影師@孟濤
圖源:星球研究所
▼

此時節,
天氣和暖,草木蔥蘢,
陌上花開,萬物拔節生長,
恰逢人間良辰。
杭州植物園靈峰探梅,攝影師@張聖東
圖源:星球研究所
▼

春分到了,
真正氣象意義上的春天也就到了。
古人云: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此時正是播種希望、迎接豐收的好時節。
廣州的街道,洋紫荊,攝影師@靜言
圖源:星球研究所
▼

春 分

物 候
Spring Equinox
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
組圖 | 誰最中國

玄鳥至丨第一個五日,元鳥又稱玄鳥,即燕子。燕子是春分來,秋分去的候鳥。

雷乃發聲丨第二個五日,雷是春天陽氣生髮的聲音,陽氣在奮力衝破陰氣的阻擾,隆隆有聲,此時下雨天會出現雷聲。

始電丨第三個五日,開始見到閃電。
春 分

花 信
Spring Equinox
春分三候對應的花信是: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組圖 | 物道

一候海棠


“風有信,花不誤,歲歲如此,永不相負。”春分時節,桃李開得正酣,海棠、梨花、木蘭這三種花信也如期而至,海棠花姿瀟灑,如霞似錦;梨花凝脂欲滴,嫵媚多姿;木蘭幽姿淑態,別具風情。三花一開,滿園春色,熱鬧非凡。


春 分

習 俗
Spring Equinox
春分祭日,國之大典

春分習俗中最主要的是祭日,最早從周代就開始了。《禮記》說:“祭日於壇。”《帝京歲時紀勝》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社日酬神,祭祖掃墓

春分前後是春社日,官府及民間皆祭社神祈求豐年,社神就是土地神。南方各地在這一天要演戲酬神,稱為“社戲”,魯迅的小說《社戲》描寫的就是這個事兒。此外,這天要以社糕、社酒饋贈親友,祭祀土神,並設宴待客。
立蛋慶春,有趣就好

中國自古就有“春分立蛋”的傳統。據史料記載,這個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人們以此慶祝春天的來臨。傳說,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立蛋比賽。據說豎好的話,可保持十幾天不倒。有民俗專家表示,春分“立蛋”意在留住春天,孕育吉祥。有人認為這裡面有科學道理: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都一樣長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於立蛋。但這種說法似是而非,立蛋與春分其實並不相干,使雞蛋站立起來的因素是地球引力。

鳶飛滿天,春意融融

清人高鼎《村居》詩說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說的就是春分時期放風箏的民俗活動。這個活動傳承至今,比如南京,今到春分,大家放風箏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燕子磯。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裡也說:“兒童放(風箏)之空中,最新清目。”這是由於在放飛時,眼睛要一直盯著高空的風箏。遠眺可以調節眼肌功能,消除眼的疲勞,從而達到保護視力的目的。
春 分

養 生
Spring Equinox

(新疆鞏留縣吉爾格郎鄉薩尕草原,攝影師@姜曦;圖源:星球研究所)
飲食:戒酸增辛。春分與驚蟄同屬仲春,此時肝氣旺,腎氣微,故在飲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腎補肝,同時,由於肝氣旺,易克脾土,故也要注意健運脾胃,健脾祛溼。飲食上可多吃薑、蔥、蕎、韭菜、淮山、枸杞、土豆、椰菜、雞肉、鯉魚、 鯽魚等。
起居:多曬太陽。在起居方面,雖然春分天氣日漸暖和,但日夜溫差較大,而且仍不時會有寒流侵襲。此時,要注意添減衣被,“勿極寒,勿太熱” 。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或風疹等傳染病,更應注意適時添減衣被, 可以多曬太陽,以利祛散寒邪。

精神:心平氣和。在精神調養方面,要做到心平氣和,保持輕鬆愉快、樂觀的情緒,從而安養神氣,切忌大喜大悲、情緒波動劇烈。春分時節,春光明媚,鶯飛草長,桃紅李白,百花盛放,此時仍然是郊遊踏青的好時節,可在風和日麗時結伴郊遊,以利肝氣疏洩。
保健專家提醒說,此時節,乍暖還寒,要注意保暖,也要注意花粉過敏。建議過敏症患者最好減少外出,或在外出時做好防護,如戴上眼鏡、口罩等。此外,不可隨意將花草放入口中嚼食,不認識的野菜更是千萬不能盲目亂吃。
春 分

詩 詞
Spring Equinox


癸丑春分後雪
【宋·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少年遊·小樓歸燕又黃昏
【宋·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餘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
任薄倖、一從君。

今日春分
不負春光,不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