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動檢視更多

初心:為什麼我們想做家長會員課?
前段時間,《我的二本學生》作者黃燈老師進行了一場名為“如何塑造立體的人”的演講。她結合自己多年的一線教學觀察再次強調:當教育淪為“成績、競爭、成功”的單一敘事時,孩子們正在變得麻木而漠然。而破解方法之一,在於家長要為孩子構建一張厚厚的“精神墊子”——用愛的支撐,讓孩子的生命充滿彈性和伸縮性。
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當社會要求家庭成為孩子的情緒緩衝,父母們沉重的壓力無人分擔。大部分的現代家長,過得並不比孩子的生活更容易:
● 職場父母們,面對的一邊是內卷的職場環境,一邊是焦慮的教育環境
● AI衝擊下,大量層出不窮的“專家觀點”,讓高質量的育兒資訊更難被識別
● 中年人的內在覺醒,特別是女性覺醒正在發生,但時間的稀缺帶來被困住的無力感
……

這正是我們想要開設C計劃家長會員社群課的初衷。作為深耕思辨教育9年的專業機構,從23年到24年,兆凡老師斷斷續續開設了4期思辨育兒共學營,近千家長的真實反饋和好評,也讓我們更加堅定——想要在內卷、高壓、倦怠的時代,透過社群的方式構建起家長成長共同體,用理性思維和深度聯結,賦能家長的育兒和自我成長,一起不盲從、不迷茫、不孤單。
大環境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但至少能同一幫志同道合的家長一起,探索出路和解法,彼此支援。

C計劃家長課的核心特色是什麼?
能帶來哪些收穫?
當然,市面上有非常多種類繁多的課程,每個人需要按照自己的時間精力、目標、感興趣的專家等綜合進行考慮選擇。C計劃家長會員課,由C計劃聯合創始人、思辨領域專業導師郭兆凡系統設計,持續7周時間,相比市場上碎片化的知識付費產品,有科學思維、行動練習、社群支援三大亮點。
科學思維
瞭解我們的人都知道,作為專業的批判性思維教育機構,我們給超過5萬成人做過培訓,太清楚人們會陷入在哪些思維誤區,怎樣拆解問題背後的核心因素了。
例如,很多育兒課都會聊到培養孩子的自主性,需要留出時間和空間,但很多時候會忽視了,自主性需要落地在家長對待孩子的日常具體言行中。如果家長能在日常生活中,持續提供科學的、適合的正反饋語言鼓勵,孩子就會產生看得見的變化。
這一次,我們選擇了“怎樣增強孩子的自主性?如何從控制變成支援?怎樣創造家庭親密感?”,三大痛點問題,融合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領域的研究,結合《驅動力》《學會思考》《遊戲力》三本經典書中的高質量乾貨,拆解痛點問題背後的底層邏輯,方法論不僅僅可以用來拆解育兒場景,還適合遷移用於深度分析自己和伴侶的類似困擾。

行動練習
家長會員產品中的課程,除了聊理論之外,更會談談具體的實踐方法。除了改變認知和觀念,學思考方法,這七週很重要的是:【練習】。
兆凡老師會結合9年的一線教育經驗,將理論拆解成為“可執行、可複製”的行動練習模板,落地在生活中,從自我覺察開始,幫助你逐漸調整做法,和孩子形成互動交流,培養習慣。
你會練習向孩子道歉、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孩子正反饋、減少說話、觀察孩子、詢問孩子的感受、和孩子討論作業、邀請孩子一起遊戲……你可能遇到困難,也可能會有出乎意料的反饋;而兆凡老師,也會蒐集大家在行動中的困擾和卡點,透過直播的方式進行答疑,形成閉環。
聽起來有點擔憂?當大家一起做一些事,互相交流收穫、困擾、難點、挫敗,就會變得更容易。
聽起來有點累?兆凡老師會帶大家先做減法,減少無效的溝通和行動,少說、少管、少做,反而讓你有更多時間,更輕鬆。
以長期主義的心態,日拱一卒,日積月累,就能發生看得見的變化。(所以為什麼是7周,習慣並不容易養成呀!)

03
社群陪伴
在研發這套課程時候,我們也調研過不少家長課,很深的感觸是,很多課程停留在單向輸出上,更有課程選擇用說教和有壓迫感的語言,讓家長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產生“反省“。但是改變的發生,往往不是從認知和要求開始,而是從“有能量”開始。
在C計劃家長課社群中,我們會設計不同的方式,讓大家梳理、表達感受和困擾,在群內彼此看見打氣;透過問題互動和打卡練習,你也能看見社群中其他家長的思考、做法和反饋,獲得更多元化的、具體的實操經驗和支援。
我們一直很驕傲的事之一,是C計劃彙集了一幫志同道合的家長,願意一起以長期主義的心態穩步前進、不放棄探索出路,這樣的社群狀態、精神連結和每個人之間的碰撞交流,相信會成為你能量的來源。

/家長們討論深度話題,相互打氣/

課程的導師是誰?可以如何幫助到我?
正如前面所說,課程的設計和帶領導師,是C計劃的聯合創始人和CEO郭兆凡老師。她畢業於清華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專注教育創新與思維訓練11年,為騰訊、清華等機構提供專業培訓。她的課程不是簡單的“教方法”,而是幫助家長突破固有認知,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教育路徑。
郭兆凡老師還是《學會提問》唯一特邀影片導讀專家,向這個銷量超過百萬的圖書的讀者們,分享自己在思維領域的心得;同時她也是批判性思維經典入門級科普《學會思考》的聯合作者,課程也將會結合書裡的一些核心思維方法進行講解。

除了幫助上萬成人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善於用清晰的思考方法拆解問題外,兆凡老師還有很多親密關係衝突的處理經驗,清楚家長常見的卡點和難點;
她也曾被要求、被命令、被指責,或是有些方面“該做卻做不好”,她會結合兒童視角的困境來分享解法;她也在美國小學中長期做志願者,瞭解一些美國資深教師的做法。
上面每一點,她都在生活中踐行了超過8年,深深理解尋找平衡的微妙之處。
在培訓了近千人的思辨育兒營中,使用者反饋:“郭老師好厲害。有孩子後也學了很多育兒知識,但聽完郭老師還是會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透過使用這些科學的方法,形成思維習慣,對自己對娃都相當實用”。此外,兆凡老師也是一位成長中的男孩的媽媽,會用文字在自己的公眾號@郭兆凡grace上記錄下自己對育兒的點滴思考,相信她理性、堅定和有溫度的風格,能給你很多啟發。
感興趣歡迎關注⬇

在這7周的時間內,兆凡老師會提供的支援有:

具體課程內容怎麼學習?
花多少時間學才能達成效果?
三大主題,聚焦3大痛點——
主題1:如何讓培養孩子的主動性?——減少獎懲和批評,給孩子正反饋
主題2:如何幫孩子提高作業效率?——學會做減法,分析原因對症下藥
主題3:如何在家庭中創造親密感?——和孩子玩遊戲,減少功利心,找回笑聲,緩解焦慮

每個主題都會形成類似的“學習-實踐-覆盤-習慣”閉環,在每個主題各自2周的時間內,會包含以下內容:

現在報名有哪些福利嗎?

📌 開營倒計時僅剩1天,快來報名吧!

撰稿/編輯:魚丸
排版:番茄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給更多朋友~
C計劃8年潛心打磨一門課
C計劃思辨直播課,以批判性思維和經典書深度閱讀為核心,幫助孩子懂閱讀、愛思考、善溝通、會選擇、負責任,適合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學生。
點選這裡檢視購買,越早購買,優惠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