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話留學】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推動教育國際化,助力中國建設教育強國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生院院長吳宏偉長期致力於教育事業,始終關注中國教育的國際化發展。
近年來,他透過深入調研和科學分析,為推動中國教育強國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

本文來自:廣州日報

2024年,吳宏偉圍繞教育事業積極發聲,提出了多項具有前瞻性和實踐意義的提案,其中“將香港建設為國際教育中心”的觀點備受關注。
他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優勢,能夠在國家教育對外開放中發揮重要作用。
“國家已經明確了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包括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等,但教育領域的定位尚未完全凸顯。”吳宏偉表示,“因此,我期待將香港進一步定位為國際教育樞紐,這樣不僅能吸納更多人才,也能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 
吳宏偉特別提到,香港在教育國際化方面的優勢,包括雙語教學環境、與國際接軌的教育體系以及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這些都為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奠定了堅實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他的想法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的2024年施政報告中得到了體現。
施政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措施,包括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等,旨在加快將香港建設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助力國際高階人才匯聚。
此外,吳宏偉還提出在香港建立國際科技中心,展示中國從古代到現代的科技發展成就。他希望透過這一平臺,不僅向大灣區居民展示中國的科技實力,還能吸引國際訪客,向世界傳播中國的科技故事。
“科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科技展示,我們可以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瞭解和認同。”吳宏偉說。
2025年,吳宏偉的關注重點轉向了國家教育強國戰略的實施。他表示,教育是國家的根本,人才是強國的基礎。“教育搞好了,國家才可以富強。”吳宏偉認為,香港要吸引的不僅是香港本地及內地的人才,還要吸引全球80億人口中的優秀青年,讓他們領略中國文化,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基於多年工作經驗,吳宏偉首先提出了最佳化國際學生簽證政策的設想。“去年年底,國家將過境免籤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延長為10天,實行240小時過境免籤。是不是也能對國際學生實行類似的便利措施呢?”
他介紹,自己在工作中接觸過不同型別的國際學生,包括攻讀學位的學生和聯合培養人才。他認為,進一步放寬國際學生來華留學的簽證手續,或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親身體驗中國的發展。
“這樣的措施不僅能夠提升國際學生的來華意願,還能體現國家的開放與友好。”吳宏偉補充道,“我們可以在保護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簡化流程,為國際學生提供便利。”
吳宏偉還關注到國家的外國學者研究基金專案。他表示,目前這類基金主要依託於內地高校和科研機構,香港的科研單位難以申請。
他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化城市,具有獨特的科研環境和國際合作網路,能夠吸引更多國際學者來華工作。
“在‘一國兩制’的制度背景下,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扮演著‘超級聯絡人’的角色。如果能將該基金專案延伸至香港,我相信會有更多國際人才參與到中國的科研專案中。”
吳宏偉表示,香港在吸引國際人才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包括成熟的法治環境、國際化的科研平臺以及與國際接軌的教育體系。“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將香港打造成國家吸引全球人才的重要視窗。”
展望未來,吳宏偉希望能發揮教育工作者的優勢,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融合發展。
他相信,大灣區在教育資源整合、人才流動和政策協同方面有著巨大潛力。“我們要打破行政壁壘,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將大灣區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教育高地。”
教育不僅是國家發展的基石,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我們要透過教育國際化,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文化魅力和發展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吳宏偉說道。
跑贏留學起跑線
掃描二維碼,新增1V1留學諮詢顧問
【新時代新勢力 | 2025國際教育領軍者年會暨福布斯中國留學行業頒獎典禮】
2025年3月29日,上海將迎來一場教育行業的頂級盛會——「新時代新勢力」國際教育領軍者年會!活動匯聚行業大咖,開啟深度圓桌論壇,分享前沿趨勢;同期舉辦國際教育行業交流晚宴,搭建高階合作平臺;更有2025福布斯中國留學行業系列評選頒獎典禮,見證行業標杆的誕生!
誠邀教育從業者、留學家庭及行業關注者共同參與!點選下方小程式,立即報名,搶佔席位,與領軍者同行!👇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夥伴反饋說經常看不到我們的更新,這裡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我們的推送哦!

相關文章